每天資訊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菜單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何為“氣”?是物質的存在的形態(氣體、液體);是表達人的生死的(有氣/沒氣);是精神狀態(氣象、氣質、氣色,以及氣宇宣揚、氣壯山河);心情(喜氣、怒氣及心平靜氣、垂頭喪氣);也可以中醫的(陰氣陽氣);可以表現為藝術(氣韻生動、元氣淋漓);還可以是宗教家用其言修煉的(氣沉丹田);哲學家用講本體(太虛即氣)、論人性(氣質之性)。因此,要 尋求關於氣的周延定義或從西方語言找到與其接近的詞,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血氣”

“氣”的觀念在春秋時期已經形成。李存山指出,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哲學和醫學就已經把 “血氣”作為生命有機體的基礎和本質,“血氣”概念是從血液和呼吸之氣昇華發展而來的。 “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左傳·昭公十年》) ,血氣為本的生命原初狀態,充滿著因生存困境而導致的慾望與爭鬥。“血氣”並非是人所特有的一種氣,它更傾向於表達一種生命的自然原初狀態。在儒家看來,水火、草木等雖然也有 “氣”,但它們沒有 “創生”的能力。受到儒家正名思維的影響,人與動物的 “名”不同,人的生命也與動物的生命存在著絕對差異性。這個差異化在原始儒家那裡就是指人的道德性,即仁義、禮分等。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孔子曾說: “君子有三戒: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論語·季氏》) 血氣者,是一個人生命產生、變化發展的重要生理標誌,也是理解生命的時間維度。血氣在人,便有了 “屬人”的意味。 這種意味使人不僅不能再以血氣來自詡生命的生成與存有,而且要有主動拒斥血氣自然屬性的能力。 孔子對於血氣的最初論述,構成之後孟荀二人對於血氣觀念的繼承和發展。

孟子認為 “夫志, 氣之帥也; 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 故曰: ‘持其志,無暴其氣。’” ( 《孟子·公孫丑上》) 首先,人是有意志的生命,而這種意志是人的血氣之 “帥”; 其次,人是有身體的自然存在, 血氣充佈於這自然存在之中。人的生命,其意志是主導,其次才是人的自然存在,二者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意志不可被摧殘,血氣亦不可被暴露傷害。正如孔子所言: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孝經·開宗明義》) 孟子對身體的理解,要比孔子的 “保全”多出許多主觀的 “意志力”。所以,血氣的問題,在孔子那裡是要持 “戒”的,但在孟子這裡則是要涵 “養”的。

孟子說 “無暴其氣”,指氣不可紊亂無序。換言之,在孟子看來,氣的運動絕非一種自然化的流動,而是與人的意志力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公孫丑問孟子: “既曰 ‘志至焉,氣次焉’,又曰 ‘持其志無暴其氣’者,何也?”孟子曰: “志一則動氣,氣一則動志也。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 《孟子·公孫丑上》) 焦循 《孟子正義》解孟子言 “一者”,認為其是指一種志氣閉的狀態。 “志氣閉則氣不行,氣閉塞則志不通,蹶者相動。今夫行而蹶者,氣閉不能自持,故志氣顛倒。顛倒之間,無不動心而恐矣,則志氣之相動也。” 趙歧解為 “閉塞釋志一氣一,其轉語為抑鬱”。 “一”表示一種寂然不動的狀態,因為此處是孟子在討論 “不動心”的問題。乍看起來 “寂然不動”就是一種 “不動心”的狀態,但這種不動只是一種 “閉塞”的狀態,會轉向抑鬱的情態。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氣與志在孟子看來,其應然狀態應是 “動”的狀態, 這才是人的生命狀態。孟子在這裡解釋不動心,不是用志與氣的停滯來解釋,而是用以 “志”統 “氣”來解決 “心”的問題。所以,持志就是表現出強烈的意志力,意志力的堅定與恆久,可以解決血氣因無根而產生的混亂。 如果說孟子的血氣是由志,即意志力所控制、統攝。那麼,對於荀子而言,血氣的意義開始有了較為獨立的一面。 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 曰: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 曰: 分。分何以能行? 曰: 義。故義以分則和,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故宮室可得而居也。( 《荀子·王制》)

“氣”幾乎是一切自然物質存在的根基,但 “氣”尚不足以被稱為 “生命”。氣在物者,只是 “氣”而已,但之於動物和人,則變成 “血氣”。《禮記·三年問》曰: “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 有知之屬,莫不知愛其類。”“生” “知”二字加上 “氣”,才可構成 “血氣”之全部。 “生”是生命孕育的現象。水、火雖有氣卻無生,它們只是自然之現象,而非自然之 “孕育”。單純認為 “氣”是一種自然哲學之觀念,是對於 “氣”觀念的窄化。由氣到血氣,是先秦中國哲學對於無為的 “自然”與 “有為”的人類社會的一種初步的分判。

在荀子看來, “血氣”是動物與人所共有的自然屬性之基礎,人需要正視其自身的自然一面,而不能僅憑道德文章的說教就認為自己有 “超越”的一面。如果說孟子更堅信人的意志力,那麼荀子則是對人的自然一面給予充分尊重。荀子在討論另一充滿爭議的觀念 “性惡”時,曾指出 “本始材樸”。“材樸”是荀子對人自然本質的基本認識,就是血氣的一般狀態。“本始”作為邏輯起點,必然指向變化與發展,即所謂 “偽”。人不會停留在血氣的材樸狀態而不加以進化。所以,人在氣、生、知外,還有 “義”。義,禮義也。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 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 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慾,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荀子·禮論》) 比起孟子堅信人的意志力,稷下學風與戰國後期的社會變化,令荀子更加意識到人之血氣的 “原始衝動”。因而,在進行政治制度設計和道德教化時,不能忽略血氣的實際影響。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血氣乃人之本然狀態,其中含有生存的本能和飲食男女的慾望,荀子認為要使這些 “血氣之慾”得到最好的安排, 就是要遵從 “禮”。所以,人與其他動物相比,其分不在於 “血氣”,而在於人在血氣之外還有禮義。 可以說,以血氣為基礎,荀子為血氣之軀的人,找到一條 “人為”的可能路徑。

孟子的 “知言養氣”與荀子的 “以禮治氣”

雖然孟荀都認同 “血氣”作為人生命之基的意義,但對於 “氣”的態度有所不同。孟子對人性 的內在力量更富有自信,認為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 《孟子·離婁下》) 。人和禽獸的差異,實際就是其道德之心,即內在的心性。這種分別在庶民和君子身上表現得很明顯。庶民由於其生存環境的困難,往往因為境遇困難,便放棄了其為人之道德、意志力; 但君子可以逆境而生,始終保持內在的心性德性。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可以說,孟子對於人的德性要求實際上是一種 “強命題”,他雖然認同血氣是人的自然基礎,但這並不是 “人之為人”的根據。人之為人不在於血氣,人內在的心性德性才是人存在的意義。所以,孟子特別強調內在精神的挺立,因而其學說即使是在當時,也被認為 “迂遠而闊於事情”(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但另一方面,正是因為孟子對人性有著極為堅定的信心,因此其心性學說的展開,才可能透過 “知言養氣”而達成對 “血氣”的超越, 實現人的自身價值。 《孟子·公孫丑上》曰: “‘敢問夫子惡乎長?’曰: ‘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所謂 “言” 者,《說文解字》曰 “從口、 聲”。李學勤主編的 《字源》認為,“言”的構字方法是 “舌”上加一區別符合 “一”而成的指式字。“舌”與 “言”關係密切,就像 “刀”與 “刃”關係密切。言語一旦表達出來,便指向一事,故孔子講 “巧言令色鮮矣仁” ( 《論語·學而》) ,又言 “非禮勿言” ( 《論語·顏回》) 。

“言”不僅是某種言說的方式,其真正所指涉的是 “言”的內容、“言”的方式及 “言”者的德性修養。故如孟子所言: “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生於其心,害於其政; 發於其政,害於其事。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 ( 《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將辭的屬性與內在的德性聯絡在一起,焦循 《正義》注此章,認為 “孟子云,我聞人言,能知 其情趣所趨”。李景林認為,“知言”實質上就是 “知義”。“知言養氣”章所謂 “知言”,是針對著 告子把人的肉體實存 ( “氣”) 、情感生活與道義相互外在的觀念而發的。 “言”看起來與 “血氣” 一樣,都只是外在的表現,但孟子的思想一定是向內深入,因此,知言就是知言之內在。 既然知言是一種由表及裡的路徑,那麼 “養氣”的途徑是否也是如此呢?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 “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 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孫丑上》)

雖然孟子在這裡沒有明確地解釋 “浩然之氣”,但他透過 “養氣”來說明浩然之氣的面貌。“揠苗助長”這個例子便是 “養氣”路徑的反證。首先,“苗”是有其自然本性的,自然本性就是一物之所為一物的根據,充塞天地之間, “直養”便可,即是 “配義與道”的 “集義所生”。 “苗”之本性需用心涵養,直養的方式並不是粗糲放任,而是 “集義”所生,要以重苗敬畏之心與仁義之心去養, 因而養苗之辛勞,與養氣之敬、慎相當。心思要正、志向要明。所以,不肯去養苗,苗便不生長; 若以他力去揠苗,則是破壞了直養,使苗枯萎。 “養浩然之氣”,就是要用敬慎之心去養血氣,使其超越自身之侷限,反身而誠,成就人的真正價值。孟子絕非不承認自然性,只是更強調對自然之氣的超 越。正如楊澤波所指出的,“孟子不以自然之天討論問題,只以德性之天作為道德的終極源頭”,血氣並非孟子所反對的。

恰恰相反,孟子正是認識到血氣的自然性質,才強調要以 “知言養氣”來超越血氣,為人的道德踐形提供依據。 所以,孟子的 “養氣”思想,表現出非常明確的由表及裡、由外向內的思考路徑,同時也為儒家的身體觀念賦予了強烈的道德色彩和內化傾向。至此,教化意義,在孟子看來就是要達到 “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孟子·盡心上》) 的境界。血氣所構成的身體面貌,只有透過意志 力的內化工夫,才可以達成 “踐形”的身體。聖人之所能踐形,是因為聖人透過教化而有了內在的工夫涵養,其身體也就從形色之中得以超越。可見,孟子的 “知言養氣”,是由身體向內轉,繼而由內向外超越的身教觀念。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荀子與孟子有著明顯不同。如前所論,就血氣而言,荀子更重視的是血氣的自然屬性。這一點從荀子對天的理解中也可以發現。“荀子所理解的天完全是自然性的”,同樣對血氣的理解,也是純乎於自然的。“散名之加於萬物者,則從諸夏之成俗曲期……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 ( 《荀子·正名》) 荀子面對人與物相區別的特殊性價值時,並沒有去找一個精神性的維度,而是尊重自然性上的差異性,即其 “類”和 “分”。這種分類的思想,特別強調 “分”的依據和標準。正是因為要去求清楚分的標準,荀子對人提出 “知”的要求。牟宗三認為,“荀子於心則只認識其思辨之用,故其心是 ‘認識的心’”。荀子不是向內去尋找一個 “血氣”的超越路徑,而是向外去找一個 “血氣”的恰當位置。這也是他 “治氣養心”出發的思想前提。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荀子·修身》曰: “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 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楊倞引 《韓詩 外傳》有: “君子有辨善之度。”言君子有辨別善之法,即謂禮也。但是,郝懿行認為 “扁”當為 “辯”; 王念孫認為扁,讀為徧,扁善即是一種普遍的善,“扁善者,無所往而不善也。君子依於則無望而不善”等解釋。如果將扁理解為 “辨”或 “辯”,那麼扁善之度當解釋為 “對於善的一種判斷的法度”; 如果將扁善理解為普遍之善,則指向一種後果論,即這種普遍的善可能存在的限度。所謂 “後彭祖”,部分注家認為當解釋為 “超越彭祖”,治氣養生和修身自名應是修身的一體兩面,其外在之呈現,就是以禮義的原則來治氣養生; 其內在之呈現,就是修身之自覺。二者互為表裡,其理想便是: 一則實現身體的最好狀態———長壽; 一則實現生命的最高境界———聖人。

至於透過禮義來治氣養心之術,荀子也給出詳細的方法: 治氣養心之術: 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 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 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 順; 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 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 卑溼、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 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 怠慢僄棄,則照之以禍災; 愚款端愨,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 《荀子·修身》) 剛強與柔和、多慮與統一、勇猛與和順、迅疾與知止、狹隘與廣大、貪利與高志等,荀子在這裡所陳列的治氣養心的方法,皆是以禮節制的方法。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王天海認為,荀子在講 “治氣養心”時,第一層意思 “側重於生活、儀表、行止的節制,總論禮於人、事、國的重要性”; 第二層意思 “重在人的心 性、品行、才智的修養,故云 ‘由禮’‘得師’‘一好’是其術業”。由此可見,荀子的 “治氣”方法就是用禮義來引導、教化血氣,即以 “偽”的方式,使人能夠以禮義的方式生活,使身體、生命 脫離生存的困境,真正進入向上的生命力中來。

儒家身教觀

從養氣到治氣,一養一治,先秦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儒家的身教觀由此逐漸成型。從血氣出發來看,“氣”是屬於自然幻化之物,其出現就是生命的孕育,“氣”的生成流轉就是生命的生生與變化。孔子所言血氣多是 “順”“戒”,但到孟子這裡,“氣”是需要 “養”的,人為的因素出現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儒家人文精神的一種新的覺醒。血氣需要由志來統攝,由心來引導,君子要善養 “浩然之氣”。人的血氣之所以與動物的血氣不一樣,是因為人懂得以德養氣。 “氣”不僅要順,更要 “養”。如果說 “順”氣反映的是一種樸素的儒家身體觀,即對身體要重養,重其生命的歷程與階段,在什麼歷程注意什麼時期的生命特徵; 那麼,到了孟子的養氣,這種對於身體限制的突破開始出現了。對身體內在性的強調,證明儒家對於身體的認識已經由外向內昇華,生命愈發生動起來。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或者說,在孔子時期, 物我之分尚未成為一個構建禮樂社會的困境,但到了孟子時代,面對 “義利”紛爭,物我之間的差異性不斷加深,儒家將關注的焦點落在 “我”之上,強調物我之差異,就是為了不讓 “我”淪入到 “物性”中。儒家必須要完成 “血氣”由物性向人性轉移。這個過程需要對身體進行覺醒,一旦身體得以覺醒,人才可能超越其自然屬性,走向 “應該怎樣做人”的生命之中。孟子講 “養浩然之氣” “存夜氣”,均是要從精神內在去統攝血氣之軀,以強大的意志力來統攝身體的物性,使人能夠超越 “動心”時的浮躁,走向 “應該怎樣做人”的 “大丈夫”境界。

到了荀子時代,現實社會的複雜性和功利性日趨加劇,荀子必須將儒家學說的 “效用”呈現出來。當德性化的言說不足以解釋當時之 社會現狀時,荀子必須要承認人間的惡性與缺憾,並在此基礎上,給出積極的解決方案。因此,荀子更偏重於在承認 “血氣”之慾不可磨滅的前提下,以禮義加以規範,使人以 “人為”的方式,達成 “怎樣做人”的價值追求。由孟子到荀子,“血氣”概念的豐富,反映出早期儒家已經意識到所有的教化都不可以離開 “身教”。換言之,對 “血氣”的思考,使早期儒家的教化哲學形成 “身教”的傳統,而這一傳統恰恰是工夫論的原始萌芽。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身教”是禮樂教化與德性教化的基礎。第一,“恕”道是實現血氣與心性內在統一的身教 “內法”。孟子講 “知言養氣”,氣的涵養是透過 “反身而誠”來做到的。《孟子·盡心上》曰: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徐復觀認為,孟子 “一個人的精神活動,不是以一個生理之我為中心,而是與萬物共其呼吸,這既是上下與天地同流……推己及人謂之恕,這是仁擴充的初步而切實的工夫。”體認 “萬物皆備於我”的方法是要向內去觀照自身——— “反身而誠”。孟子的 “反身”路徑並不純是對自身的 “冥想”,而是透過 “恕”道去完成。

“‘恕’意指個人透過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而將自己心願推延到他人身上,其中也要考慮到他人所希望的及不希望的。” 儘管孟子對 “恕”沒有再做更多的論述,但 “強恕而行”表達了一種毫無私心的 “反身”———沒有純粹的 “以己觀己”,而是將內心的四端養成、推擴出去,投射到他人和萬物之上,再反射到自身。這樣,作為個體的 “身” 和 “心”便有了充盈於天地之間的 “氣魄”,使看似極具特殊性的血氣有了與萬物相通的可能,也使身心達成內在的統一與和諧。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第二,“禮義”實現了自身與他人、社會統一的身教 “外法”。荀子雖然不同於孟子,但他的現實主義精神,也使 “治氣”有了積極的現實意義。稷下學風百家爭鳴,往往將人置於社會政治的大環境之中,皆欲提供一套治世的理念。那麼,對於真正的個體而言,如何才能使 “自治”與 “治世” 相契合呢? 荀子在討論 “治氣”時提到,“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 ( 《荀子·修身》) 。物雙鬆解 “一好”,認為指 “專一其好學之心”。荀子重 “知”,在他的思想中外在的經驗世界尤其重要。“由禮”“得師”皆需有 “學”,而好學即是求知,荀子所講的知,是 “體認之知”,既含有著經驗的認識,又囊括了理性的覺醒。

在荀子這裡,他並沒有孟子那種對人精神意志的高度自信,而是更相信在經驗世界中,環境對於人的影響。所以, “善”不是一種內在自覺,而是一種 “知”,只有 “知善”,才可能 “向善”。因此,荀子在講 “治氣”的身教路徑時,非常尊重氣的氤氳流轉。這種氣所具有的客觀屬性,使 “治氣”變成一種動態的生成的過程。也就是說,荀子承認教化的動態過程,進而承認人之生命的變化性、不確定性與複雜性。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第三,孟荀的統合使 “身教”有了 “內外兼修”的可能。 “身教”不僅承認個體血氣之軀作為人之存在的自然基礎,同時將這一自然屬性納入一種對自我的突破中。孟子以意志力為統攝,向內昇華了人的身體,使身體作為一種現實的土壤,去孕育呵護四心的萌發,最終以大丈夫的人格,踐形其身體,呈現出 “萬物皆備於我”的 “浩然之氣”。荀子以禮義為挈矩,向外延伸了人的身體,使身體作為一種價值的承載,去思、去知、去偽,最終以扁善之度,聖王之制來安頓身體,達至 “學至乎禮而止矣”( 《荀子·勸學》) 的境界。

如何“以氣養身”?看孟荀怎麼說

總體而言,雖孟荀路徑雖有不同,但他們所言的教化思想,皆非空中樓閣。儒家對於身體之特殊性卻有著深刻的洞見。血氣之軀的特殊性,使每個人都呈現出不同的生存樣態,這是儒家早已發現的生命奧義。但是,血氣之軀有其不確定性,在其自身,有缺有盈、有盛有虧; 在與外物的接觸過程中,有進有退、有生有滅。如果不能夠對這一不確定性加以教化,很容易陷溺於 “身體”的 “物性”中,失去生命的活潑的、積極的意義。故而,孟荀從不同的維度,都試圖提出超越血氣侷限的身教觀,由此表達出早期儒家既尊重身體,又更強調身體之修為的價值理想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