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追趕學習到並駕齊驅,自主車企的時代到來了嗎?

菜單

追趕學習到並駕齊驅,自主車企的時代到來了嗎?

蘇洵在《六國論》中說過,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這句話拿來形容曾經的中國汽車產業大環境就顯得尤為貼切。相較於合資品牌,中國的自主車企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真的可以說是姑姑不疼、姥姥不愛,非但與合資無法做到平等競爭,在外資面前也完全是一個下等馬形象。

但中國汽車產業作為一個年輕的後來者,即便自主車企們收到“市場換技術”的合資圍剿,它們也在艱難的大環境下一點一點的積累,在夾縫中覓得一席生存之地,硬是虎口奪下今天的市場份額,半分天下,徹底改變如今中國車市佈局。

追趕學習到並駕齊驅,自主車企的時代到來了嗎?

從銷量崛起到大浪淘沙,市場殘酷的淘汰了許多,如今剩下的自主頭部車企自然是沒有一個省油的燈,這些歷經風浪、從一葉孤帆成長為雄偉戰艦的自主車企們,到底各自有著怎樣的秘密和底牌呢?支撐它們屹立不倒到茁壯成長的核心要素又是什麼?

追趕學習到並駕齊驅,自主車企的時代到來了嗎?

小城裡走出的巨人

從產品角度出發,我們能看到自主車企以SUV市場為藍海,取得的一系列亮眼成績。而在這其中,長城汽車以哈弗H6、坦克300等車型,在中國汽車市場寫下了一筆濃厚的色彩。

從坦克、WEY上面可以看出,長城慣用的品牌戰略是以品類打造品牌,即便很多人對多而雜的長城品牌有著擔憂,認為“專而精”才是品牌發展向上的康莊大道。但從筆者看來,豐富與專精都不該是被定死的“正確”道路,長城有著自己的思考,“每天進步一點點”這句話才是長城汽車一路走過來最真實的寫照。

追趕學習到並駕齊驅,自主車企的時代到來了嗎?

回望歷史,長城汽車的前身作為保定這樣一個非大城市鄉鎮集體企業,能在當年當年上有“三大三小”、下有省版“三大”國企——邢臺紅星、保定田野、石家莊徵天這樣的“正統”車企包夾之下,蹣跚學步發展壯大,當“紅保石”成為過眼煙雲之時,長城卻逐漸成為中國汽車市場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從長城發展史來看,幾乎從未被上帝眷顧,初嘗轎車沒有生產資質,皮卡市場成功卻被政策限制。。。但長城成功的最大因素,恰恰是這種“一直被針對”而培養出來的危機感。有句話說的好,被什麼保護就會被什麼束縛,站在今天的維度來看,長城的危機意識是長城取得三十年的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

追趕學習到並駕齊驅,自主車企的時代到來了嗎?

如今的中國車市,泥沙俱下的“黃金歲月”一去不復返,大浪淘沙進行時的到來,長城的輝煌成就會不會成為其放開手腳、丟掉包袱轉型變革的巨大阻礙?在搶“增量”到拼“存量”的時代,長城能不能繼續做好品牌向上?讓我拭目以待。

由低到高的逆襲

開頭說到,國有汽車企業因為合資車企獲益良多,但“市場換技術”的目標並沒有實現,反而將市場和未來發展都拱手相讓。不管是一汽,還是東風,合資品牌紅紅火火,攻城略地,然而,不管車型資源、生產工藝、零部件供應鏈、管理體制,都沒有讓自主品牌獲得更好的市場地位。反過來看,堅持獨立自主發展的民營企業,正在開始迎來全新的發展高峰,而吉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與集大成者。

追趕學習到並駕齊驅,自主車企的時代到來了嗎?

吉利一開始的造車也是來源於拼湊,李書福造吉利一號就是用賓士的外殼加上紅旗的底盤。但拼湊的東西不但成本高,製造出來的東西更是不倫不類,談何讓人買賬?更何況造車如果真的這麼簡單,也不會讓合資車近乎成為了一枝獨秀的存在了。吉利從基礎出發,先瞄準低端市場,豪情、自由艦等車型的誕生成為吉利的第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後,吉利汽車並沒有停下發展的步伐,不停的推出子品牌,就是為了能夠多條腿走路,不被“廉價”或者“低端”的標籤所束縛。後來便是大家所熟知的收購沃爾沃,買下戴姆勒股份,CMA平臺的開發。。。吉利的發展開始了多品牌化的道路,並逐漸壯大至今。

追趕學習到並駕齊驅,自主車企的時代到來了嗎?

有人說同樣是多品牌策略,為什麼吉利能成功?事實上,那些倒下的車企所謂的多品牌,互相間根本沒什麼實質性產品、技術、營銷上的差異化,僅僅是換個Logo而已,這種只是自欺欺人的多品牌。而吉利的多品牌則是在追求品牌的差異化,吉利面對新興市場主打價效比;領克一方面拔高品牌形象一方面做全球主流品牌;沃爾沃進一步提升高階市場能力。。。另外吉利還有著強大的營銷和戰略整合能力。

綜合來看,吉利的成功有著自己獨特的一套品牌戰略,但我們也要看到在汽車新四化、使用者新四化的當下,吉利也面臨著巨大的變革壓力,下一個十年二十年會不會仍然是吉利的時代?

追趕學習到並駕齊驅,自主車企的時代到來了嗎?

彎道超車?技術至上!

與前面兩家在燃油市場取得成功的車企不同,比亞迪屬於靠著汽車市場的百年變革,在電動化時代來臨之際,彎道超車的典型。

比亞迪從來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不管是做電池還是造車。早在比格電池大獲成功的時候,王傳福就已經意識到電子產品將會迎來不可避免的降價,做出了收購秦川汽車這樣高瞻遠矚的決定;當拼湊的“皇冠”比亞迪F3在巨人肩膀上起舞之時,王傳福再一次看到了燃油車時代的遲暮,開始埋下一條新的隱線。

追趕學習到並駕齊驅,自主車企的時代到來了嗎?

中國汽車產業的落後,在於國外先進汽車公司在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上的技術壟斷優勢,而這一切將伴隨汽車電動化的到來被通通打破。比亞迪當年埋下的隱線,減少燃油車研發費用的原因,就是大力研發電動汽車,這一次,王傳福要做的是讓電動汽車的世界市場,從日本人、德國人、美國人引導變成中國人自己。

追趕學習到並駕齊驅,自主車企的時代到來了嗎?

比亞迪高瞻遠矚的戰略目光遠不止於此,有句話叫打敗你的不一定是同行,很可能是比亞迪。別人有,我敢做;別人沒有,我敢想。副總裁孫一藻的這句話是比亞迪如今的真實寫照,比亞迪幾乎獨自搞定了汽車所有零部件的自研,建成了自給自足的完整產業鏈。這也成功的讓比亞迪在中美貿易戰中成為中國唯一一家不被卡脖子、獨立搞定電動汽車三大件的廠家。

從當年模仿豐田皇冠的比亞迪F3,到現在給豐田提供技術支援的比亞迪,無論是電池還是汽車,比亞迪都走出了自己的路,擁有真正的核心技術,在電動化浪潮中崛起的比亞迪,必將成為中國汽車引領未來汽車變革的風向標。

追趕學習到並駕齊驅,自主車企的時代到來了嗎?

寫在最後:

汽車的大變革時代是自主車企最大的機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量與存量都會給自主車企帶來良好的土壤。無論是提到的長城、吉利、比亞迪,還是未提及的長安、奇瑞等等,亦或是異軍突起的“蔚小理”們,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汽車工業勢必崛起,世界汽車市場會有中國自主車企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