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失眠了怎麼辦,一文章讓你瞭解失眠,遠離困擾

菜單

失眠了怎麼辦,一文章讓你瞭解失眠,遠離困擾

在現在快節奏的生活當中,我發現很多人都會有失眠的表現,症狀或輕或重,尤其是壓力較大的中青年群體多發。

最近也有很多人說自己晚上睡不著覺,或者睡著後一點輕微的外界擾動就容易驚醒,或者經常夜間2、3點鐘,3、4點鐘就醒了等等,問我怎麼辦,所以這次我就係統地講一下失眠了該怎麼辦。

失眠了怎麼辦,一文章讓你瞭解失眠,遠離困擾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失眠的定義:

西醫失眠症是指

睡眠困難症

,症狀如感覺疲勞、煩躁、情緒失調、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差等,常常表現為不能入睡,睡不穩、早醒和睡醒後不能恢復精神。失眠症的病因多種多樣,可由精神、心理和身體疾病所引起,入睡困難或起始性失眠往往常伴有焦慮、恐懼或抑鬱等情緒障礙。

失眠主要分為:1、短暫性失眠,即失眠時間少於一週。2、短期性失眠,即失眠時間在一星期與一個月。3、慢性失眠,即失眠時間在一個月以上。部分慢性失眠患者由暫時性失眠延續而來,另一些是由於軀體化焦慮狀態所致,如憂慮、不安、過度警惕、反覆思量等。

失眠在《內經》中稱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臥”,現在中醫病名為“不寐”,主要是由於

情志

、飲食

內傷

,或病後及年邁,

稟賦不足

心虛膽怯

等病因,引起心神失養或

心神不安

,從而導致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的一種病症。主要表現為

睡眠時間

、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

疲勞

、恢復

體力

與精力,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不酣,時寐時醒,或醒後不能再寐,重則徹夜

不寐

《黃帝內經》:“陽入於陰則寐,陽出於陰則寤。”

《素問·病能論》曰:“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何也?……髒有所傷及,精有所寄,則安,故人不能懸其病也。 ”

《醫宗必讀,不得臥》:“一曰氣盛,一曰陰虛,一曰痰滯,一日水停,一日胃不和”

而我們的正常睡眠又分為兩個時相: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兩者可以相互轉化。由一個慢波睡眠和一個快波睡眠組成睡眠週期,每個睡眠週期歷時約90分鐘。人們每晚的睡眠通常經歷4~6個睡眠週期。慢波睡眠 慢波睡眠由淺至深又可分為四期(S1~S4期)。第一、二期稱淺睡期,第三、四期稱深睡期。深睡期對恢復您的精神和體力具有重要價值。

失眠了怎麼辦,一文章讓你瞭解失眠,遠離困擾

西醫對失眠的治療主要是以治療原發病為主,如甲亢、貧血、焦慮狀態、精神疾病等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失眠,則往往以治療原發病為主,失眠症狀自然會好轉。西醫治療原發性失眠(原發性失眠是指沒有任何因素導致的失眠),以病人自己規律作息、放鬆心情、自我暗示等療法,嚴重的會予以安眠藥治療。

失眠了怎麼辦,一文章讓你瞭解失眠,遠離困擾

中醫治療失眠是以辯證的基礎上予以中藥、針灸等治療,中醫主要是分五種證型,具體如何區分及相關治療,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果失眠如何自己簡便處理,參照下面的論述:

肝鬱化火:

心情急躁易怒,不想吃東西,胃口不好,口渴,喜歡喝冷水,嘴巴幹,口苦,小便黃,大便乾結難解。舌苔的顏色是黃的,或者舌苔黃膩,脈弦而數,或者脈弦滑數。中醫治療會予以疏肝解鬱、清熱瀉火等治療,中醫針灸處方一般也是以清肝經火熱、疏肝解鬱為主。我們自己碰到這種情況,可以試試自己按揉安眠穴、風池穴、行間穴、俠溪穴,按揉力量以感覺按壓穴位處有輕微酸脹感即可,每個穴位按揉3-5分鐘。(各穴位定位在文章最末尾處)

痰熱上擾:

心裡煩躁,喉嚨裡面痰多,或者咳嗽多痰,會有胸悶,泛酸噁心,口苦,頭重,看東西感覺旋轉等等,嘴巴里面會感覺黏黏的,舌苔黃而且黏膩,脈滑數。中醫治療會予以清熱化痰等治療。這種情況可以適當按揉豐隆、中脘、內庭等穴位。按揉力量以感覺按壓穴位處有輕微酸脹感即可,每個穴位按揉3-5分鐘。

陰虛火旺症狀:

心煩,心中悸動不安,伴有頭暈耳鳴,健忘,腰痠夢遺,手腳心發熱,感覺手腳心熱的不舒服,嘴巴乾燥想喝水,嘴巴里面津液少。舌頭紅,舌苔薄,或者舌苔幹,脈細數。一般中醫治療以滋陰降火、養心安神為主。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自己按揉三陰交、照海、神門、太溪等穴,按揉方法如前面所講。

心脾兩虛症狀;

睡覺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頭暈目眩,沒有精神,渾身乏力沒有力氣,飲食無味,面色少華。舌頭淡,舌苔薄,脈細弱。中醫治療以健脾養心、益氣補血為主。按揉穴位:心俞、脾俞、足三里、安眠等穴。

心膽氣虛症狀:

睡不著覺,多夢,非常容易驚醒,一點小小的聲音就能夠被驚醒,膽怯心悸,遇事善驚,呼吸短淺、說話聲音低氣息短淺、倦怠,小便清長。舌質淡,脈弦細。中醫治療以安神定志、益氣鎮驚為主。按揉穴位:心俞、膽俞、神門、百會、安眠。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失眠症狀比較嚴重,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正規的醫院尋找醫生,儘早正規治療,並且建立信心,切勿急病亂投醫。

失眠了怎麼辦,一文章讓你瞭解失眠,遠離困擾

附穴位定位:

長度衡量方法: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四指併攏,以中指中節橫紋處為準,四指橫量作為3寸,食指與中指併攏為1。5寸。

安眠:取俯臥位或側伏位,安眠穴位於項部,當翳風穴和風池穴連線的中點。(翳風穴:位於頸部,耳垂後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風池: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於耳垂平齊。

行間:在足背側,當第一、二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俠溪:在足背外側,當第4、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豐隆: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一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

中脘: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線中點即為此穴。

內廷:在足背當第2、3蹠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三陰交: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

照海:位於人體的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神門:位於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陷處。

太溪: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心俞:在背部,位於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犢鼻:屈膝,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解溪: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膽俞:在背部,當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百會:後髮際正中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