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世界史:運動的理論說明了與無機自然界

菜單

世界史:運動的理論說明了與無機自然界

亞里士多德的“自然”運動和“強制”運動的理論說明了與無機自然界——即非人造的無生命物有關的目的因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亞里士多德界定了四類變化:1。實體性的變化,指一個實體(事物)的產生和消滅,如一匹馬的出生和死亡。2。性質上的變化,指一個實體(事物)變化了特性,如一片葉子由綠變黃。

世界史:運動的理論說明了與無機自然界

3。數量上的變化,指一個實體(事物)增加(或減少)了特性,如一隻貓變得滾圓笨重,或瘦小輕盈。4。位置上的變化,指一個實體(事物)改變了空間位置,如一塊石頭掉落地上或一支箭射向靶子。“自然”和“強制”運動學說屬於最後一類變化。起初一切事物都有四種元素——火,氣,水和土組成——前兩種元素在上面(火比氣重),後兩種元素在下面(土比水重)。

不同事物都由這四種元素按不同比例構成。這樣,含土量最多的事物自然在下面。含水量最多的事物自然會覆蓋這些“富含土元素”的事物。那些含火量最多的事物會向更高方向運動,而含氣量最多的事物置於含火量最多的事物下面。這意味著個別事物以四元素的比例多少“找到它自然的位置”,用亞里士多德的這一理論可以說明落體運動。

世界史:運動的理論說明了與無機自然界

這樣目的因就能解釋落體運動了。為了把四因都用上,我們可以說,事物的自然位置是目的因,它的重量是動力因,通向自然位置之路的是形式因,組成事物質料的是質料因。當我們水平方向射箭時,箭首先作水平運動,然後逐漸下落,成一定角度落在地上。箭從弦上發出後並不直接落地,它受外力推動運動,沿一定方向飛行而不像“自然運動”那樣垂直落地。

因此箭“被迫”以它不曾有過的方向飛行。這就是亞里士多德的強制運動說。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開始以另外方式解釋落體現象。自然運動和強制運動,連同目的因的概念一起受到了批判和摒棄。(參見伽利略)在天文學上,亞里士多德區分了宇宙的天界和地界兩個領域。自然運動和強制運動說適用於宇宙中最接近地(“sublunary”,月下的)的領域。

世界史:運動的理論說明了與無機自然界

恆星和行星屬於天界,它們做勻速圓周運動。這裡有三個基本的天文學前提假設:1。宇宙被分為天界和地界兩個領域,每個領域有各自的運動法則。2。天界的運動軌跡是圓周形。3。天體呈勻速圓周運動。此外,宇宙被認為是有邊界的。所有這些假設都包含在所謂的托勒密世界觀中(參見第五章,天文學),這些假設一直在天文學中佔統治地位,直到新時期出現的與之對立的觀點站穩腳跟後,人們才拋棄了這些假設。

新力學理論(伽利略和牛頓)推翻了亞里士多德對地球表層運動的理解,新天文學理論(哥白尼,開普勒和牛頓)推翻了亞里士多德對天界性質的理解:根據新理論,整個宇宙受相同法則的支配,各種天體以不同速度呈橢圓形運動(在一個無邊無際的宇宙中)。

世界史:運動的理論說明了與無機自然界

亞里士多德對形式和質料的區分與他對現實和潛在的區分緊密相聯:此時此刻(現實)的一粒松樹種子只是一粒種子,但它自身存在著成為一棵樹的自然能力(潛能)。在樹的成長中,種子自身具有的能力得到實現。這樣潛能就變為現實。亞里士多德將這個生物學特點普遍化為適用於所有事物的通則:一切個別事物都混合了潛能和現實性,而一切事物都想使潛能變為現實。

世界史:運動的理論說明了與無機自然界

因此,亞里士多德對變化給出生物學的解釋,而不是米利都派哲學家和原子論者所給出的力學解釋:在亞里士多德看來,變化是潛能的現實化。以這一變化概念,亞里士多德也就避開了成問題的非存在的概念。變化不是存在與非存在之間的來回變動。創作不是從無到有(拉丁語:ex nihilo)。基於生物學發展和創造性製作的變化概念是對已有能力的實現。可能性就是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