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死於流鼻血的上帝之鞭,也曾怒懟秦朝和漢朝,征服過半個歐洲!

菜單

死於流鼻血的上帝之鞭,也曾怒懟秦朝和漢朝,征服過半個歐洲!

很多人將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率領的蒙古鐵騎稱為“上帝之鞭”。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歷史上真正的上帝之鞭,指的是秦漢時期的匈奴。阿提拉是古代亞歐大陸匈奴人的領袖和皇帝,歐洲人稱之為“上帝之鞭”。阿提拉大約生於公元四百零六年,他曾率領軍隊兩次入侵巴爾幹半島,包圍君士坦丁堡,亦曾遠征至法國的奧爾良地區,最後終於在沙隆之戰被停止向西進軍。匈奴王阿提拉曾經橫掃歐洲,但是他的死法很離奇。他是在一場戰爭後死於流鼻血,流鼻血導致了他的昏迷,淤血讓他窒息而死。

死於流鼻血的上帝之鞭,也曾怒懟秦朝和漢朝,征服過半個歐洲!

關於阿提拉的外貌,特徵和性格,主要的資料都出自普利斯庫斯的《出使匈奴王廷記》。阿提拉的外形與亞洲東部黃種人的特徵頗為相似,甚至與韃靼人的特徵如出一轍。所以他的確保有了典型亞洲東部的外貌特點,而沒有歐洲人的外形特徵。在書中他用以下方的文字描述了阿提拉的外貌:“身材矮小,胸膛廣闊,頭大眼小,鬍鬚稀疏而呈灰色,鼻子扁平,體形長等不太均稱。這些都是匈人常見的特徵之一。”阿提拉在西方歷史上通常有“上帝之鞭”之名,而他的名字也成為了殘暴和野蠻的同義詞。這也許也與他的外貌和特徵有關連。

死於流鼻血的上帝之鞭,也曾怒懟秦朝和漢朝,征服過半個歐洲!

阿提拉以後成為唯一統治匈奴人的君主,並將矛頭指向當時的拜占庭帝國。但是當匈人軍隊到達君士坦丁堡後,面對著迅速重建後的新城牆卻顯得束手無策。阿提拉於是提出恢復“和平”的條件:“拜占庭人需繼續履行納貢的責任,以及把多瑙河以南5日騎程內的防禦工事全部撤除”。 此後協商斷斷續續地持續了約三年。

死於流鼻血的上帝之鞭,也曾怒懟秦朝和漢朝,征服過半個歐洲!

在阿提拉死後,他的帝國迅速瓦解消失,使他在歐洲歷史中更富傳奇性。在西歐,他被視為殘暴及搶奪的象徵,但也有歷史記載形容他是一個偉大的皇帝,尤見於古北歐的薩迦文獻記載中。在與羅馬為敵的過程中,匈奴人雖然消滅了城外的羅馬守軍,但由於欠缺攻城器具所以面對著君士坦丁堡的巨大城牆只能圍困該城。

死於流鼻血的上帝之鞭,也曾怒懟秦朝和漢朝,征服過半個歐洲!

在中世紀的各國文化中,統治者經常會吹噓自己的祖先是某名最強大的征服者。 阿提拉,作為一個從亞洲來臨的蠻族征服者,在此原因下他的事蹟被傳奇化地儲存下來,同時他的血脈也一直流傳下來。其中保加利亞的沙皇是當時被視為最可信為阿提拉後代的君主。

死於流鼻血的上帝之鞭,也曾怒懟秦朝和漢朝,征服過半個歐洲!

有關阿提拉的生活背景,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是兇猛野蠻和文明社會的公敵,直至今時今日,大量電影與藝術品對他的描繪也是如此。但是,根據現有的資料,現今在一些國家中,在有關阿提拉歷史的記載上均是褒多於貶的,比如在古代的日耳曼史詩中,就稱阿提拉是一個高尚和慷慨的盟友。而且,之後的音樂家貝多芬,也曾嘗試譜寫一部關於阿提拉的歌劇,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一計並未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