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藉助資源稟賦、錨定雙碳目標甘孜“碳”索之路這樣跑起來

菜單

藉助資源稟賦、錨定雙碳目標甘孜“碳”索之路這樣跑起來

藉助資源稟賦、錨定雙碳目標甘孜“碳”索之路這樣跑起來

硬梁包水電站首部樞紐施工面貌。聶亮 攝

四川線上記者 蘭珍

“滋滋”轟鳴不斷、機器手臂來回揮舞,各種碰撞摩擦聲不絕於耳……2月23日,在位於瀘定縣的華能大渡河硬梁包水電站引水隧洞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多臂鑽操作,以保障引水隧洞開挖進度。“兩條長14。4公里、直徑13。1米的引水隧洞全線貫通指日可待。”華能瀘定公司總經理陳洪林表示。

硬梁包水電站是大渡河干流28級梯級規劃的第14級電站,電站建成後每年可節約原煤消耗21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46萬噸,是甘孜州清潔能源發展重點專案之一。

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指出,要聚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牢牢把握將清潔能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的著力方向。

藉助資源稟賦、錨定雙碳目標甘孜“碳”索之路這樣跑起來

引水隧洞施工現場。馬斌 攝

錨定“雙碳”目標,甘孜州能夠做什麼?

“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甘孜人如是說。作為全省重要清潔能源基地和打造川西北生態示範區的主陣地,甘孜州人口密度、工業化水平均偏低,特殊的經濟發展結構,具有綠色低碳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廣闊空間。

亮家底:

清潔能源豐富,實現雙碳目標有基礎

“甘孜好山好水好風光。”這是社會各界對甘孜州的評價,也是甘孜州豐富“水”“風”“光”資源的真實寫照——全州水電、風電、光伏累計可開發量約1億千瓦,相當於4。5個三峽水電站。

清潔能源優勢得天獨厚,其中水電,更是獨樹一幟。

據統計,甘孜州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超過5000萬千瓦,技術可開發量達4130萬千瓦,約佔全省可開發容量的30%,在全國市、州中排名第三。

藉助資源稟賦、錨定雙碳目標甘孜“碳”索之路這樣跑起來

正鬥光伏已建成的部分。鄉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2021年9月29日,總裝機300萬千瓦、世界級高土石壩、涉藏地區裝機和投資最大的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首臺機組投產發電。該水電站將於今年迎來全部機組投產發電。在春節期間,20多個工作面不停工,1300名建設者堅守工地,以實現3月份完成最後一臺機組的安裝除錯任務。

截至目前,甘孜州建成水電站211座,累計裝機佔技術可開發量的32。8%,約佔全省的14%;

水電裝機佔全州發電總裝機容量1390萬千瓦的97。3%。

水電成為了本地經濟引領的“先行官”。甘孜州發改委主任周世武介紹,2020年甘孜州水力統調電站發電量共計471。58億千瓦時,其中約89。7 %以上外送出。作為國家“西電東送”的重要能源基地,甘孜州正為全省乃至全國“雙碳”目標實現做出應有貢獻。

除了能源的產出來自電力,甘孜州能源消費主動力也以電為首。“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達到71。42%,高於全國46。12個百分點,全省35。12個百分點,已基本實現以清潔能源為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周世武表示。

藉助資源稟賦、錨定雙碳目標甘孜“碳”索之路這樣跑起來

正鬥光伏升壓站施工現場(資料圖)。鄉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不僅如此,林草碳匯作為世界上最為經濟的“碳吸收”手段,甘孜州在直接減碳領域更是極具優勢。

據甘孜州林業和草原統計資料,目前甘孜州森林面積達535。8萬公頃,林地面積10442。7萬畝,森林蓄積達4。85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35。02%,高於全國目標10。02個百分點,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84。5%,減碳作用明顯,碳匯開發可謂是潛力十足。

謀作為:

擴大清潔能源優勢,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2月22日,位於鄉城縣正鬥鄉正鬥村草壩子的光伏建設現場如火如荼,地上已擺好一排排鋥亮的工字H形鋼筋樁,10來名工人在機器協助下,固定住位置,“突突”插入地中。“我們加緊建設,最多一天可打樁400個,為後續架上支架、接線,安裝光伏板做準備。”現場施工管理員何幫勇介紹。

藉助資源稟賦、錨定雙碳目標甘孜“碳”索之路這樣跑起來

22日雪後,位於甘孜縣甘孜鎮斯俄片區的火古都光伏電站。劉炳科 攝

2021年12月14日,總裝機40萬千瓦、全球首個超高海拔光伏實證基地專案——國家電投四川甘孜州南部正鬥光伏實證實驗基地專案啟動,預計今年9月30日前全容量併網發電。

正鬥光伏不是甘孜州的第一座光伏發電基地。早在2015年7月10日,甘孜縣火古都村光伏電站成功併入甘孜220伏變電站,正式投入了運營,開創了新能源公司在四川境內建設大型光伏專案的先河。該專案總裝機容量50兆瓦,年平均發電量達到7700萬千瓦時。

作為全國光能最富足的地區之一,甘孜州一直不遺餘力,在清潔能源上做文章,堅持“基地化、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光伏資源。目前,全州已建成光伏電站24座,裝機37。4萬千瓦時,在建20萬千瓦競價光伏專案,啟動40萬千瓦實證實驗基地光伏專案,2022-2024年擬開發光伏專案近500萬千瓦,持續推進水光互補和源網荷儲“1+N”專案實施建設。

光伏電站被稱為“陽光銀行”,可以直接產生經濟效益。“每年我們村能分紅4萬多元。”雅江縣紅龍鎮馬它馬村村民麥朵說,馬它馬村就享受到“陽光銀行”的福利。省委軍民融合辦在雅江協調援建的光伏扶貧電站,2020年下半年併網發電,當年電價收益含補貼,參與建設的17個村就收入70多萬元。

資源變資產,還在於“用”。甘孜州清潔能源基地開放建設,啟用新的經濟發展空間。“

據估算,未來甘孜州將新建風電、光電5500萬千瓦以上,帶來直接總投資超2000億元,間接帶動近數千億產業規模

,將有力促進甘孜州就業和增加長期穩定稅收,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周世武表示。

看未來:

開發多能渠道,穩步最佳化能源供給結構

為實現“雙碳”目標,甘孜州一直在做低碳能源的“加法”。

“相較於以前靠燒炭、耗電取暖方式,集中供暖效率更高,同時更加綠色、節能。”2月21日,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理塘縣第二中學,冰天雪地的操場和溫暖如春的教室形成鮮明對比,技術工人正在挨個檢視供暖管道閥門、檢修裝置,一併測試效果。暖氣能否暢通執行,關乎月底開學後學生們能否溫暖上課。供暖熱源來自理塘縣卡灰村溫泉,透過13公里的輸水管道傳輸到熱力站,再在學校釋放,溫暖教室。

無獨有偶,康定、稻城兩地去年末,也同樣利用溫泉地熱資源,成功實現了部分地區和學校的集中供暖。

集中供暖,是地熱資源利用的形式之一。

根據勘探結果,甘孜州高溫地熱資源具有點多面廣儲量大、地熱水溫度較高、埋藏較淺易於開發等特點,是四川省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也是全國地熱資源富集區域。這樣的優勢,為實現多能互補、後續最佳化能源供給結構提供助力。

藉助資源稟賦、錨定雙碳目標甘孜“碳”索之路這樣跑起來

陽光下火古都光伏電站正在執行。劉炳科 攝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動力,高能鋰電池的應用在減少碳排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最佳化能源供給結構,甘孜州的另一大重要助力,就是鋰礦資源。

2019年6月,位於康定市的大型新能源專案融達鋰業康定甲基卡鋰輝礦就正式投產。

“甲基卡鋰輝石礦區是國內現已探明的儲量最大的鋰輝礦區。”甘孜州自然資源局礦業權管理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鋰是生產高能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關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前景,在交通領域減碳過程中也佔有重要地位。甘孜州的鋰礦開發,也必然為‘雙碳’目標的實現,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四川線上】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