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有一種守護叫“童伴媽媽”

菜單

有一種守護叫“童伴媽媽”

本報記者 祝 闖 通訊員 江雪嬌 鄒莎莎

在村委會旁邊開闢一塊供兒童活動的空間,聘請專人打理。室內裝飾五彩斑斕,教具、玩具樣樣都有;室外場地寬闊、空氣清新,村裡的孩子都可以在這裡學習、玩耍、參加主題活動……這是湖北省孝昌縣的“童伴之家”。

孝昌縣“童伴之家”的設立得益於中國扶貧基金會與湖北省民政廳等聯合開展的“童伴媽媽”專案。2020年8月,專案啟動後,在孝昌縣民政局的指導下,花園鎮、鄒崗鎮、周巷鎮和小河鎮的10個村設立起“童伴之家”,聘請了熟悉村情、熱心兒童工作的10位兒童守護員擔任“童伴媽媽”。由此,山裡的孩子們多了一處溫馨、安全的“遊樂場”,村裡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生活也多了一份陪伴和守護。

陪 伴

在鄒崗鎮李集村,“童伴之家”設立之初,作為“童伴媽媽”的周貴平組織村裡的家長帶著孩子來現場體驗。活動中,周貴平發現其他孩子都在玩自己喜歡的玩具,只有小濤(化名)眼睛盯著玩具,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當察覺到有人看他時,他就轉身離開了。小濤的異常舉動引起了周貴平的注意。

事後,周貴平到小濤家走訪,得知小濤的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父親患有精神疾病,母親疑似患有精神障礙,全家靠低保和殘疾補貼維持生計。“無論我怎麼和他打招呼,他都只是盯著我,一句話也不說!”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周貴平感慨道,“那一年小濤10歲,特殊的家庭環境,導致他性格有些孤僻,不願意與人交流。”

在此後的兩年,周貴平隔三差五就會到小濤家看望,每次去都會帶給他一些小禮物。久而久之,小濤看周貴平的眼神變得柔和了。今年元宵節前夕,周貴平又來到小濤家中,叮囑他按時返校。小濤迴應了周貴平的叮囑:“好的,我會按時返校!”

小濤屬於精神關懷缺失的兒童,“童伴媽媽”周貴平的入戶走訪有針對性地提供了人際調適、精神慰藉、心理疏導等關愛服務,讓小濤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溫暖。

據周貴平介紹,入戶走訪是“童伴媽媽”專案的服務內容之一,她平均每月至少要走訪20戶,詳細記錄入戶物件的家庭情況和孩子的需求。如今,村裡有未成年人的家庭,她基本都去過了。

周貴平告訴記者,當前她有個心事,就是小濤媽媽的精神障礙一直沒去醫院鑑定。“如果小濤父母都被認定為重殘,小濤就符合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認定標準,就可以申請相應的生活補貼了!”

守 護

“村裡未成年人391人,留守兒童22人,低收入家庭兒童10人,每日在村兒童45人,外出上學週末在村兒童78人,長期在外兒童或每季度返村兒童268人……”

在周巷鎮袁山村“童伴媽媽”吳巧珍的工作日誌上,村裡各類兒童的基本情況一目瞭然。“我在村裡工作了很多年,對各方面情況比較熟悉,成為‘童伴媽媽’後,我和孩子們走得更近了。”吳巧珍說。

在這些兒童中,讓吳巧珍印象最深的是妞妞(化名)。2020年,妞妞爸得了重病,為了治病家裡花光了所有積蓄,還借了不少外債,可最終人還是去世了。不久後,妞妞的爺爺奶奶雙雙病倒,照顧一家人的生活重擔落在了妞妞媽的肩上。為了維持生計,妞妞媽選擇外出務工,妞妞成了留守兒童。

得知妞妞一家的重大變故後,吳巧珍及時上門走訪,詳細瞭解了妞妞一家的情況,並逐級報給鎮民政辦、縣民政局,幫助一家人申請了低保。

媽媽外出務工後,剛上初中的妞妞經常去“童伴之家”,和吳巧珍交流學習和生活情況。

“童伴媽媽”吳巧珍的出現,不僅使妞妞一家儘快享受到了社會救助政策,還使他們得到了社會力量的幫助,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吳巧珍經常叮囑妞妞:“你要理解媽媽的辛苦與不易,在學校安心讀書,有什麼困難和不開心,都可以和吳媽媽說。”

周貴平和吳巧珍的故事是孝昌縣透過“童伴媽媽”專案解決農村兒童問題、滿足兒童需求的縮影。據孝昌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關於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中,對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及其家庭救助幫扶作出了明確規定。孝昌縣“童伴媽媽”專案的實踐,就是這項政策在當地的有益探索和落實落細,其中“童伴媽媽”的服務內容也是對村兒童主任工作職責的細化和延伸。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2月25日)

【來源:民政部_媒體報道】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