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二戰期間,人們為了生存下去,都會吃些什麼東西

菜單

二戰期間,人們為了生存下去,都會吃些什麼東西

戰爭期間,為了支援前線士兵的作戰,很多國家的公民都選擇更換原本的工作,承擔了新的家庭責任,甚至改變了他們的飲食方式。國內實行食物配給制,而軍隊則得到最好的食物供應,而其他人則勒緊腰帶湊合著吃。不過人們沒有抱怨,而是開始創新。

英國人也定量配給他們的食物,但他們沒有像美國人那樣又充足的小麥供應,因此這導致了製作不同種類的麵包,或用非常規的配料製作麵包。在德國佔領下的波蘭,食物更是稀缺。人們用土豆和大麥等替代食材,來製作他們以前喜歡的食物。

儘管二戰期間,人們的飲食質量並不是很好,但這些食物還是幫助人們維持了一些正常生活的外表。戰時海綿蛋糕

二戰期間,人們為了生存下去,都會吃些什麼東西

海綿蛋糕是一種簡單的美味,從文藝復興時期就已經存在了。它既美味又容易製作,但在二戰期間,其原料——麵粉、糖、黃油和雞蛋,在士兵中需求量很大。因此雞蛋和糖在世界各地的雜貨店裡尤其短缺。

威爾士版的海綿蛋糕做的時候不用雞蛋,但要用很多的人造黃油、糖漿和牛奶。果醬通常塗在蛋糕的兩層中間。它不像現代食客習慣的那樣鬆軟,但如果烹飪得當,它仍然可以呈現出金色的色調。土豆麵粉酸奶油

二戰期間,人們為了生存下去,都會吃些什麼東西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18?人口在戰爭中喪生。德國人奪走了他們所有的土地,這意味著波蘭人民必須竭盡所能地利用他們所擁有的一切。

然而,並不是每頓飯都是一件苦差事。土豆麵粉酸奶油和藍莓餃子一起吃,是波蘭兒童的最愛。

酸奶油由牛奶、糖和土豆粉製成,類似於標準的生奶油配方。

Maria Karpowiczowa,一個在華沙以外長大的女人,一直再收集二戰波蘭食譜,她說到土豆麵粉酸奶油時說:“孩子們很喜歡吃土豆麵粉酸奶油,因為他們可以在餃子上塗上大量的酸奶油。”假魚片

二戰期間,人們為了生存下去,都會吃些什麼東西

在英國,廚師們試圖透過煎假魚片來保持表面上的飲食正常。魚片的烹飪方法與真正的魚片相同,但材料用的是米飯。

為了製作假魚片,他們把米飯和雞蛋混合在半英寸厚的炒飯中,冷卻後切成片。然後他們在“魚片”上撒上面包屑(如果有面包的話),再把它們炸成金黃色。經濟飯菜

二戰期間,人們為了生存下去,都會吃些什麼東西

二戰期間對肉類的需求很高。那些在前線的人得到了大部分的肉,所以那些在後方的人,想出了很多有趣的方法,來擴充套件他們已有的或創造新的食譜。

20世紀早期的主食是肉卷,用絞碎的牛肉和各種配料做成麵包,然後烘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廚師們開始用蔬菜來做一頓經濟的飯菜。

這類食物裡沒有牛肉,而是一杯豌豆,一杯土豆泥和一罐濃縮番茄湯製成的。並且,這是一種獲取蔬菜營養和利用剩菜的最有效方法。捲心菜煎土豆

二戰期間,人們為了生存下去,都會吃些什麼東西

定量配給的很大一部分,是利用剩飯剩菜儘可能長時間地生存下去,所以很多食物基本上都是混在一起吃的。“捲心菜煎土豆(bubble and squeak,用剩菜中的捲心菜和土豆做成,有時有熟肉)”並不是一種特定的食譜,儘管有一種必需品:土豆泥。

在定量配給期間,土豆很容易種植,供應充足,可以接受任何口味的食物。所以當用土豆泥製作bubble and squeak的時候,土豆泥通常會製成一種土豆煎餅,充填各種肉類和蔬菜。豆餅

二戰期間,人們為了生存下去,都會吃些什麼東西

沒有面粉做麵包,聽起來可能不可能,但當這種主食稀缺時,被佔領的波蘭的人們就只能湊合著做。在許多情況下,他們會用豆類來代替麵粉。

豆子沒有面粉那樣的味道和稠度,所以但當它們被煮碎後,就會變得有延展性,可以變甜,做成蛋糕。最終在其中加入6湯匙的糖,就可能變得非常美味。塞滿了葡萄乾的洋蔥

二戰期間,人們為了生存下去,都會吃些什麼東西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蔬菜很豐富。不過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不可能運到海外而不變質,所以美國人被告知要用它們來填飽肚子。而洋蔥很容易種植,也非常耐寒,於是在20世紀40年代,廚師們開始在洋蔥裡塞滿各種配料。

葡萄堅果(既不含葡萄也不含堅果,而是由小麥和大麥製成)是當時美國的主食。儘管有些人認為這種穀物無味,但它使塞入的洋蔥具有類似於碎牛肉的稠度。配上適量的香料,這道菜甚至可以成為一道美味的開胃菜。羅斯福咖啡

二戰期間,人們為了生存下去,都會吃些什麼東西

咖啡是許多人的必需品,但在二戰期間,美國幾乎所有的咖啡豆都被運往海外,這使得咖啡成為最難定量供應的東西之一。而當時美國人基本上每五到六週消耗一磅,這意味著他們每天只能喝不到一杯。

非常想喝一杯咖啡的美國人,開始製作“羅斯福咖啡”,當時以總統的名字命名。這種咖啡實際上只是重複使用了咖啡渣,並製成了稀咖啡替代品。有時,像菊苣和Postum這樣的成分,和咖啡混合在一起。菊苣為咖啡添加了香料,而Postum是一種由麥麩、小麥、糖蜜和麥芽糊精製成的咖啡替代品。紅燒牛舌

二戰期間,人們為了生存下去,都會吃些什麼東西

牛的舌頭又大又硬,像橡膠一樣堅韌,絕對不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能享受的食物。但在二戰期間,美國家庭只能買到像舌頭和腳這樣的肉製品,這為那時的菜餚帶來了有趣的變化。不過牛舌不是簡單的盛在盤子裡的大舌頭,而是以更接近於砂鍋的方式呈現。

在製作這道菜時,人們會加入胡蘿蔔、洋蔥、芹菜和番茄醬。而為了讓舌頭變得可以食用,還必須煮上兩個小時,然後在蔬菜包圍的砂鍋裡再燉兩個小時。Spit Soup,一種湯

二戰期間,人們為了生存下去,都會吃些什麼東西

在烹飪創新的歷史上,這道菜並沒有什麼令人垂涎欲滴的名字,但這道菜本身確實很美味。這種湯是在被佔領的波蘭發明的,利用了多餘的大麥。

波蘭人不再能吃到豐富的食物,因此像牡蠣、鳳尾魚等蛋白質和栗子等簡單的食物,都已經不可能出現在餐桌上。

為了在二戰中生存下來,波蘭人用大麥做了一種湯。不過在喝湯的時候,他們必須把殼吐出來,因此它的名字聽起來,也不怎麼可口。碎肝

二戰期間,人們為了生存下去,都會吃些什麼東西

這是一種傳統的猶太食譜,使用了豬油,雞肉的脂肪和脆皮——來強化構成這道菜大部分內容的碎肝。

在二戰期間,猶太人家庭被建議延長他們的食物配給,這可能意味著使用麵包屑來加強食物或做一個素食版本。

這道菜的素食版本,使用了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在花園種植的任何東西。

而各個家庭也把肉換成了青豆、豌豆、洋蔥、水煮蛋(如果可以的話)和餅乾。木屑製成的麵包

二戰期間,人們為了生存下去,都會吃些什麼東西

二戰期間,生活在英國和德國的人沒有美國人喜歡的大片麥田,所以他們把僅有的少量小麥和鋸末混在一起,也被稱為“樹花”。

一份德國的“黑麵包”食譜,要求用半粒黑麥,兩份甜菜片,兩份鋸末,一份“切碎的樹葉和稻草”。所有東西都混合在一起,然後像往常一樣烘焙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