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廢黃河與黃河改道

菜單

廢黃河與黃河改道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小探探八卦圈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申明:如涉版權,請聯絡刪除

KFC的老家在泗洪一個很偏很偏的鄉下(泗洪是革命老區:能成為革命老區都是偏僻不發達的地方),所以在小學之前幾乎沒有離開我們的村。但是我外祖母家在宿遷。記得唯一一次去外祖母家,路過洋河(夢之藍的那個洋河;洋河不是一條河)時看到一條河,父親說是廢黃河。當時隱隱約約知道黃河是在北方,洋河的這條廢黃河與書上說的黃河沒有關係吧。後來書讀多了,才知道這就是北邊那條黃河改道過來的。黃河歷史上究竟改了幾次道?下面轉發一篇文章(怕將來找不到這篇文章了)。

另外關於黃河,KFC以前還有些錯誤。原來以為黃河流入黃海(都有黃),近兩年才知道現在黃河入海口在渤海。另外江蘇的領海也不是東海,而是黃海,儘管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連雲港有個東海縣(東海的水晶很有名的),而且東海也不靠海。

小時候也會把三門峽和三峽弄混了。現在知道了:三峽在長江上,三門峽在黃河上。哎,KFC的功底就是這樣。

黃河的歷次大改道

轉載自《大明號》

黃河,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孕育著浩瀚的民族文化,然這條母親河卻以善淤著稱而決口改道頻繁。據記載自公元前602年始,黃河決口近1600次,較大的改道達26次,真可謂“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黃河河道的變遷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一、先秦時黃河單一固定河道的形成

先秦時期,因無堤防束縛,古黃河下游在平原沃野間自由的遷徙漫流,遂形成多股河道,即“北播為九河”。《山海經·山經》和《尚書·禹貢》可謂最早記載黃河古河道的古代文獻,其記載的河道分別稱《山經》河和《禹貢》河。兩者在今衡水深州市附近分道而流,《禹貢》河折向東,經今滄州市青縣後入海。而《山經》河應為“北播為九河”中最北的一支徒駭河,在今天津市區南入海。

廢黃河與黃河改道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生了有記載的首次大改道,即自宿胥口奪河東徙。黃河河床淤高,又無堤壩護佑,每遇汛期免不了漫溢氾濫。故戰國時,各國為保疆域紛紛營建防河大堤,即“堤防之作,近起戰國”。自此黃河有了單一固定河道,《山經》河、《禹貢》河等岔流漸次消失,專走自宿胥口改道的《漢志》河(因《漢書·地理志》記載其河道故名)而結束了多股分流的局面。此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西漢末期。

二、東漢王景治河後的安流期

王莽新朝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河決魏郡(今河南濮陽西北),泛清河以東數郡”。因經久不予堵塞,河患愈演愈烈,肆虐汴渠、濟水間長達近六十載。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奉詔徵發數十萬工整治河患,自滎陽東(鄭州西北)到千乘海口築黃河堤千餘里。王景勘測地勢,截彎取直,加固險要堤岸,疏浚淤積河段。自此黃河決溢漸少,進入安流期,800餘年沒有改道。

廢黃河與黃河改道

五代時黃河決溢頻率顯著增加,而藩鎮的割據混戰,甚至以水代兵,更使河患愈演愈烈。五代53年曆史(907至960年),共18年有決溢的記載,即平均3年就會有一次河患發生。

三、北宋時的劇烈變遷——人為強制東流

北宋時黃河河道的變遷可謂創紀錄的頻繁劇烈,168年間竟決溢89次,黃河漸成大患。北宋初,黃河下游沿用王景治河時舊河道,稱京東故道。然此河道因行水時間長已淤積嚴重,已瀕臨改道變遷的前夜。由於此時期的決溢改道太過頻繁,下面簡略敘述。

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黃河在chán澶州(今河南濮陽西南)商胡埽sào決口而改道北流(埽是指用捆紮的秸稈、石頭等修建的護河堤壩),此為黃河北流,在今天津東南入海。

嘉祐五年(1060)北流黃河在大名府魏州第六埽決口而東向分出一條支流,《宋史》稱二股河,亦稱黃河東流。由此黃河下游分兩股河道分流入海。

廢黃河與黃河改道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黃河盡歸東流入海,這是人為干預而堵塞北流的結果。此後,黃河在決口北流和強制東流間漂泊不定。

1)1081年,澶州小吳埽決口北流,仍由天津處入海;

2)哲宗時回河東流工程陸續興修,至1092年已大部東流;

3)然僅僅數載,1099年黃河又在內黃決口,奔騰北流間東流盡絕。至此北宋勞民傷財、苦心經營的回河東流工程徹底以失敗告終。正如《宋史》中所載:“屢塞屢決,至南渡而後,貽其禍於金源氏(即統治黃河中下游的金朝)”。

那北宋為何要屢次堵塞黃河的北流河道呢?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河不東,則失中國之險,為契丹之利”。黃河如果北流,一者會氾濫北宋統治的核心地帶——農耕極發達的河北數州,毀壞當地的御河漕運和農田水利,進而影響國家財富的積聚和沿邊軍糧的供應;二者會淤塞河北沿邊地區為防禦契丹鐵騎而修造的池塘、湖泊設施。故北宋朝廷“竭天下之力以塞之”。然黃河東流高仰、北流低下,回河東流工程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引水就高,即使耗費鉅額財力,也只能以失敗告終。

四、黃河奪淮入海

廢黃河與黃河改道

南宋建炎二年(1128),東京留守杜充為抵禦已近在咫尺的金軍,在滑州掘開黃河提防。

時金將宗翰、宗輔率主力自河北南伐,誓言捕獲宋高宗,滅亡趙宋王朝。1128年十月,宗翰、宗輔會軍毗鄰黃河北岸的濮陽,杜充為自保掘開黃河堤防,妄圖以洪水阻擋敵軍南下。黃河自此奪淮入海,然禦敵功效卻甚是微弱。金軍繞道山東南下,高宗則一路輾轉狂奔南逃,甚至避居海上,金軍“遂行海追三百餘里”後北返。難怪《宋史》給杜充的評價是“喜功名,性殘忍好殺,而短於謀略”。

黃河改道後,入淮通道常遷徙不定,或泗水、或guō渦水、或穎水……。直到明中後期潘季馴治河後,黃河下游河道才基本固定。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到萬曆二十年(1592),潘季馴共四次主持治河工作,其秉承“築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於兩旁……”的策略,徹底扭轉了黃河下游河道“忽東忽西,靡有定向”的混亂局面,自此明清故道行水兩百餘載。

廢黃河與黃河改道

清咸豐五年(1855),黃河在河南開封府蘭陽縣(今蘭考)北岸銅瓦廂決口,向東北方肆意橫流,奪山東境內大清河入渤海。自此南向穿越蘇北注入黃海的黃河下游河道極速斷流。當時清廷正忙於鎮壓太平天國,加之整治水患耗費甚重,故採取了“暫行緩堵”的放任態度,即“現值軍務未平,餉糈xǔ(指糧食)不繼,一時斷難興築,……所有蘭陽漫口,即可暫行緩堵”。由此黃河下游河道自趨向東南轉為北行山東,今黃河下游大體即沿此線東流。

拓展——在黃河、長江衝擊下中國陸地面積的自然增長

廢黃河與黃河改道

廢黃河與黃河改道

廢黃河與黃河改道

廢黃河與黃河改道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