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湛江那些情懷地標,卻在漸行漸遠

菜單

湛江那些情懷地標,卻在漸行漸遠

霞山法國風情街區

霞山法國風情街區位於湛江市霞山,是為了體現城市文化內涵而改造建設的小區。

霞山法國風情街區是集愛國主義、休閒、購物、旅遊為一體的小區,湛江海濱公園到綠蔭路段定位為法國風情酒吧街,法國駐廣州灣總公署作為湛江抗法紀念館;

綠蔭路到民治路段定位為古玩商品經營街,民治路至逸仙路段定位為文化用品經營街區,在“廣州灣”風情街配套建設霞山文化廣場。

湛江那些情懷地標,卻在漸行漸遠

霞山法國風情街區

霞山區最早的街道是沿岸線建成的“海邊街”(今東堤路),垂直海邊街接連碼頭的貝丁街(今逸仙路),兩街也不過十來間商鋪。東堤路北接漢口路尾,止於原海富大酒店。與霞山東堤路舊稱一樣,湛江赤坎區的民主路也舊稱“海邊街”。

【東堤路路口段,可見路的東邊已是高樓,而西面大多數殘存著“廣州灣時期”的法式騎樓】

由於東堤路東邊的海邊建起高樓擋住視線,再也見不到海潮了。現在的東堤路只有西面仍保留著當年不少的法式騎樓群,保留狀況良好。

湛江那些情懷地標,卻在漸行漸遠

湛江那些情懷地標,卻在漸行漸遠

東堤路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在霞山區海濱路,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混凝土結構,門窗仿哥特式,建築面積800平方米。建立後至1945年,廣州灣租借地法國公使署均設於此。

1950~1954年湛江市人民政府亦設於此。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三層以上築鐘樓。正門為弧形臺階,直通二樓,兩側各有兩個小弧形臺階,三層前均有歐式花欄圍廊。室內寬敞,築有壁爐、裝飾性門窗。

有鮮明的近代西式建築風格。

湛江那些情懷地標,卻在漸行漸遠

東堤路

又稱霞山天主教堂,是清末法帝國主義入侵湛江後所設計,建築為雙尖石塔,巍峨高聳,莊嚴肅穆;

大廳能容納千人,四周花木環繞,是湛江唯一的哥特式教堂,也是全國重點教堂之一。1991年被列為湛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湛江那些情懷地標,卻在漸行漸遠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

赤坎老城的精華所在是它曾為古商埠,依此而發展起來的碼頭、街道、商鋪、民居構成了赤坎繁華昌盛的過去。

據悉,湛江赤坎在宋代已具小商埠雛形,到了明、清兩代成為雷州半島的主要商埠港口。

清末以前,赤坎區的民主路、南華廣場一帶都是海灘,船隻停在鴨乸(nǎ)港外,來往貨船隻能乘潮透過鴨乸港進出商埠,並可直泊古老渡等商埠碼頭。

湛江那些情懷地標,卻在漸行漸遠

湛江那些情懷地標,卻在漸行漸遠

湛江那些情懷地標,卻在漸行漸遠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

乳白色雕塑,分為頭帆、肚帆、尾帆,高度不同,層次有序;

周邊設立四座不同造型,神態迥異的不鏽鋼雕塑,分別是——當代浪潮、旭日東昇、柱擎南天、騰飛之路,四座副雕。

建成於改革開放年代的三帆寓意揚帆的航船,乘風破浪,突飛猛進。

湛江那些情懷地標,卻在漸行漸遠

維多爾天主教堂

始建於1958年,橋名含中華國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敵侵佔之意,以紀念1898年湛江人民抗法鬥爭的英雄事蹟;

公園中心廣場屹立著抗法英雄的塑像,也是湛江市最大的亞熱帶園林式公園。

湛江那些情懷地標,卻在漸行漸遠

赤坎埠古渡頭老街

作為廣東省第一跨海大橋,湛江海灣大橋總投資約12億元,全長3981米,形如蛟龍出海,如長虹臥波,氣勢非凡。

這是一座寄託著湛江振興發展的希望和信心之橋,也是一座創新之橋——-實現了“1個國際首創,2個國內首創,5個廣東第一”。

湛江那些情懷地標,卻在漸行漸遠

赤坎埠古渡頭老街

作為湛江八景之一,觀海長廊共兩條,一條在霞山市區東的海灣邊上,一條在赤坎區的金沙灣海濱上,是近年由市政府投資建設的濱海帶狀海濱公園,

長廊上綠草油茵,花色芬芳,古木怪樹一束束,一林林,形成一條千姿百態,景觀變幻的園林長廊,成為湛江人最喜歡的休閒天地和外地遊人必觀的城市風光。

湛江那些情懷地標,卻在漸行漸遠

更多湛江精彩,請關注湛江8網微信(zjcity),或登入湛江8網www。gdzj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