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餃子的前世與今生

菜單

餃子的前世與今生

在中國有這麼一句俗語“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是中國深受百姓喜愛的傳統麵食之一,距今已經有1800多年曆史 ,在北方每到逢年過節都必定要吃餃子。小編作為一名吃貨,自然對餃子是毫無抵抗力。那麼大家都吃餃子,對於餃子的來歷知道多少呢?今天就跟大家來說說餃子的那些事。

餃子的前世與今生

說起餃子,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那就是醫聖張仲景。大家知道張仲景是因為他是著名的醫學家,他寫的《傷寒雜病論》對我國的醫學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張仲景是當時長沙的太守,這個官是承襲而來的,但他從來都不喜歡做官,沒有官老爺的氣派,反而他喜歡給人看病,他有著極高的醫學能力和醫學素養。但是在當時的封建時代,百姓是不能輕易接觸到官員的,官員也不能隨便的去百姓家裡。於是,張仲景在不上班的時候就在家裡開設了診堂,即使是這樣,因為封建思想,去他家裡看病的人還是很少。後來他想出一個辦法,釋出了告示稱初一十五這兩天是專門為百姓看病,診所設在衙門,所以初一十五這一天,他的衙門大堂都是門庭若市。

餃子的前世與今生

東漢末年,張仲景在長沙任職已滿,告老還鄉。當時恰好是冬季,寒風刺骨,大雪紛飛。在河邊上,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難民,衣不蔽體,被凍得手腳生瘡,耳朵都凍爛了,心裡非常難受。回到家後,他一直將這件事記在心上。經過精心的研究,他研製出來一個可以抵抗寒冷的方子。於是在冬至的那天,為窮人舍藥治病,專門醫治那些被凍慘的難民。而材料就是用羊肉和一些除溼祛寒的藥物一起熬製,煮熟了再撈起來剁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將麵皮煮熟。張仲景讓手下給難民們派發了煮熟的麵皮包裹的食物,人們喝了湯,吃了食物後,兩耳生熱,再也沒有人凍傷耳朵了。由於麵皮包著食材,包好後像人的耳朵,於是張仲景就給它取名“嬌耳”,這就是最初的餃子,發明者正是醫聖張仲景,餃子就這麼流傳開來了。

餃子的前世與今生

到了三國時期,餃子已經成為了日常食品,這個時候也不叫嬌耳了,因為外形像月牙,而被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流行很廣泛了,有“天下通食”之說,當時餃子煮熟後是和湯裝在一起混著吃,所以當時人民把餃子叫餛飩。宋代人稱餃子為角兒,也是在這個時期,餃子傳入了蒙古。隨著蒙古人的東征西伐,把餃子帶到了各個地方,甚至還傳播到了俄羅斯等國家。

餃子的前世與今生

到了明朝,出現了除了冬至吃餃子,春節的時候也吃餃子的習俗,往餃子裡塞銅錢的玩法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清朝吃餃子則在年三十晚上子時吃,這個時候就正式用餃子的名稱了。餃跟交諧音,年三十晚上的子時是新舊兩年交替的時間,所以當時的餃子也有“更歲交子”的寓意,而餃子這個名字也流傳至今。

餃子的前世與今生

餃子經過一千八百多年演變到了今天,包餃子吃餃子已經成為了中華人民的傳統習俗,而餃子是種類是多樣化,什麼餡料的都有,當然也傳到了世界各地。而對於我們華夏人民來說,餃子不僅僅是一種可以填飽肚子的美食,更是一種習俗,一種情感,遊子無論身在何處,家裡那一碗餃子,總是能勾起思鄉情緒,萬家燈火,那一碗餃子就是象徵著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