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從《後翼棄兵》想到羽生結弦,天才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分身”?

菜單

從《後翼棄兵》想到羽生結弦,天才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分身”?

話說最近,大家看得最爽的一部劇是什麼?

相信很多人都會是這一部吧——

《後翼棄兵》。

從《後翼棄兵》想到羽生結弦,天才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分身”?

天才女主一路升級打怪,戰勝了自己內心的魔咒,最終成就國際象棋“皇后”的故事,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女主爽劇”。

從《後翼棄兵》想到羽生結弦,天才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分身”?

劇中很“神奇”的一幕是,女主從小最開始接觸、愛上國際象棋後,時常會在重要節點在大腦中浮現出“意念棋盤”,每當這種“意念棋盤”出現時,女主就會順利推匯出接下來的步數,大獲全勝。

特別是在最後一集,女主終於成功戒酒、戒藥、戰勝內心的魔咒後,那個曾經“不吃藥就看不到”的大腦中的意念棋局,終於又出現時,簡直成為全劇的高潮。

從《後翼棄兵》想到羽生結弦,天才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分身”?

嗯,好吧,大家是不是又在以為,雞架我又串號了?

沒有沒有。之所以想到這部劇,正式因為這個很多劇迷覺得“誇張”、“戲劇化”的情節。在現實的體育競技比賽中,是真實存在的。

選手們把這種狀態叫做“ZONE”(進入領域)。

從《後翼棄兵》想到羽生結弦,天才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分身”?

“ZONE”指的是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下,身心產生變化的一種特殊狀態,據說,受過嚴格專業、嚴酷訓練的頂級選手在極少數的比賽中、發揮到極限狀態時,可能達到進入“ZONE”的狀態。

從《後翼棄兵》想到羽生結弦,天才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分身”?

這件事兒讓羽生結弦簡單來說(雖然這事兒我等凡人根本體會不到也根本不簡單),就是高度的“身心合一”後,產生的凌駕於整個比賽場館之上的高度集中的競技狀態。

從《後翼棄兵》想到羽生結弦,天才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分身”?

“是可以非常細微的感知自然的一切,冷靜地感受風,感受細節。眼球如何移動,觀眾看向哪裡,用怎樣的力量進入方式去跳躍等等,所有這些細微的東西都能夠感知的過程。”羽生結弦曾經這樣解釋所謂的“ZONE”的狀態。

從《後翼棄兵》想到羽生結弦,天才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分身”?

他的回答,也得到了當時在採訪時的其它兩位世界冠軍荒川靜香、本田武史的認同。“運動員一生中能進入ZONE的場次真是太珍貴太少了!”

從《後翼棄兵》想到羽生結弦,天才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分身”?

羽生結弦提及的,他的運動生涯中,真正體會到進入“ZONE”狀態的比賽有兩場,一場是2015年NHK杯,自由滑《SEIMEI》後,總分首破300分大關的那次表演,另一次就是2017年赫爾辛基世錦賽,自由滑《希望與遺贈》時的絕地反擊,創造了GOE+3時代自由滑的最高分。

從《後翼棄兵》想到羽生結弦,天才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分身”?

不僅是羽生結弦,此前也有其它運動員表示,當進入ZONE的狀態時,整個人像是“分離”了一樣飄在場館的上空,幾乎是能“浮在半空中注視著場中正在比賽的自己”一樣的狀態。

這樣來講,就和《後翼棄兵》中的貝絲能看到浮現在空中的,其實是自己腦內的巨大棋盤相似的狀態了。

其實說了一圈兒,所謂的ZONE,到底是怎樣的狀態,大概是除當事人之外,誰也說不清楚的狀態。總歸是超級厲害的競技體驗就是了。

從《後翼棄兵》想到羽生結弦,天才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分身”?

可是你說所謂的ZONE,就是靠天才、天賦就能“進入”,就能得到的麼?真不是。

電視劇中,天才如貝絲,她的成功靠的不是任何人,就是自己對國際象棋的真正熱愛、全身心投入。最後不依靠任何外力看到的那魔幻的“腦內棋盤”,是對她所有努力的補償。

現實中,天才如羽生結弦,他的成功,更是千次萬次不知疲倦、不知疼痛的跳躍,才能得到的,純粹、剔透的技術與藝術。那些在場館中進入到ZONE狀態時感受到的風、掌聲、呼吸聲、祈禱聲,冰刀劃過冰面的聲音,起跳落冰時清脆的“咻~叭”聲,也都是對他的無聲獎勵。

從《後翼棄兵》想到羽生結弦,天才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分身”?

天才向左,而不斷的進取,為天才插上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