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不斷精進,成為自己的超級英雄

菜單

不斷精進,成為自己的超級英雄

“一年的經驗用10年,第一年具備相關的經驗,此後9年都是在吃第一年的老本。”一位做教育的前輩曾這樣跟我說過。自從做了老師之後,無法持續地提高自己,一直是我內心深處的恐慌。

儘管每年的學生都不一樣,但每年都上一樣課,講一樣的練習,考一樣的內容,老師該如何突破呢?

這本《技巧:如何用一年時間獲得十年經驗》,但從書名來說就獲得我的中意,這是一個本講自我成長的書。我也很好奇作者,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不斷精進,成為自己的超級英雄

(一)

每個人都是超級英雄

作者在自序中就開篇明義地說道,“超級英雄不一定需要能夠在高樓大廈間來回跳躍,不一定要會變身,也不一定要會發射鐳射炮。只需要能夠不斷跳出自己的迴圈,都算是超級英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迴圈。網上之前有一個這樣經典的段子,一位記者問一個放羊的少年的對話頗為引人深思。

記者問,“為什麼放羊?”。

少年回答,“存錢。”

記者再問,“存錢做什麼?”

少年答道,“娶媳婦”

記者追問,“娶媳婦幹嘛?”

少年回答,“生孩子”

記者窮追不捨地問道,“生孩子幹什麼?”

少年不耐煩地回答,“放羊”。

這個段子看起來有些虛構的成分,然而真實世界這樣的案例有很多。我有一個表哥,他讀書很晚,大概8、9歲才上一年級,初中沒畢業就輟學打工去了。這些年,他幹過很多活,最近一份工作是理石廠的鋸石工人。

他已經有兩個女兒了,大兒女6歲,還在家裡待著沒上幼兒園。居無定所的他,也完全不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無疑他女兒又會重走他的老路。

我之前在北京做記者,北漂的時候有北漂的迴圈,一年拼命工作,表面光鮮亮麗,最後卻也存不下來幾個錢。回老家做老師,又有新的迴圈,不少人都是先在私立學校當老師,之後考公立學校或者公務員,然後就這樣一輩子過去了。

小番茄的出生,就讓我走出了北漂的迴圈。在未來,我也會繼續打破在縣城當老師的迴圈,繼續回到大城市中拼搏。

(二)

從一個初中生變身技術骨幹

在《技巧》一書中,作者講了很多自我突破的例子,其中前妻栗子的例子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

栗子是一個河南農村姑娘,家裡孩子比較多了,初中畢業就去北京投奔姐姐了。姐姐和姐夫在北京胡同裡開了一家小小的理髮店,她就店裡當學徒。

有一次,栗子跟一個理髮的顧客聊天,獲知他的月薪8000元,是做程式設計的。她心動不已,在姐夫的支援下, 花1萬元買了臺電腦,去北大青年報名學習計算機程式設計。

上課第一天,根本沒碰過電腦的栗子,問的兩個問題是“隨身碟是什麼?怎麼關機?”磕磕拌拌的畢業後,她也找不到太好的工作。

好幾次試用期都沒過的她,最大的優點就是肯學,不管領導怎麼說,同事怎麼說,她始終是一副笑臉,樂於請教。栗子的第三份工作,遇到了技術大咖的作者,技術開始穩步提升。

後來,栗子嫁給了作者,結婚生娃之餘不忘繼續提高自己技術。月薪從800元到1500元,再到8000元,直至去年,栗子已經是年薪40萬,知名網際網路大廠的技術骨幹。

在入職前夕,栗子給大廠的HR寫了這樣的一封信,“如果我告訴你們真實的學歷,我可能連初篩都過不了,但要共事了我不想欺騙你們,我只有初中的學歷,如果你們後悔了,我可以立刻就走。”

過了幾天,栗子還是成功拿到了這份offer,她的同事基本上都是清華、北大、郵電大學的高材生。

(三)

突破在生活隨處都有

也許,關於職場上的跨越太大了,但生活中,蒲坡舒適區的空間也有很多。

比如,關於閱讀的例子,就讓我印象很深刻。

作者說,“閱讀的意義是建立一個新的思維模式,以及積累資料量。前者是從‘0’到‘1’,後者是從‘1’到‘100’。前者要解決有的問題,後者則要解決運轉速度的問題。”

這也揭示學習的實質,先要看知道有哪些領域,自己對哪些領域感興趣。然後在要去努力探索,在探索過程中發現新的目標。

作者明確反對向別人求書單。他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隨便拿基本陌生領域經典的書籍看,在看的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再去看新的書。在找書的過程中,是發現書的過程,也是認識自己的過程。

關於這點,我再同意不過了。哪怕是對不愛看書的人,自我超越的路徑也很多,不管是某類運動、某類樂器,還是烹飪,或者旅行,都是如此。

拿烹飪來說,如果每天重複那幾道菜,那幾道做法,生活想必很快就厭煩了吧。作者曾經將菜市場能夠買到所有的菜,都買來做過了一遍。

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專門找沒有做過的食材,根據網上的菜譜,學習做飯。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而在任何地方,都有突破舒適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