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鋰離子電池低溫長迴圈的析鋰研究

菜單

鋰離子電池低溫長迴圈的析鋰研究

析鋰是鋰離子電池負極發生的一種嚴重的副反應,它會造成鋰離子電池的容量下降,降低電池的安全性。在本文中,同濟大學的研究人員以37Ah商用鋰離子電池為研究物件,闡明瞭在長期低溫(10C)迴圈過程中的析鋰演變。在不同退化階段對電池進行分析,稱為“不動點分析”,以評價析鋰現象。結果表明,在450次迴圈的轉折點處,電池的容量衰減以及內阻增加呈減速趨勢。作者認為析鋰造成電池的可迴圈鋰損失,是電池退化的主要原因。此外作者對電池進行了拆解分析,包括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表徵,以進一步揭示電池容量衰退的機理。透過定點分析的表面和斷面SEM表徵,揭示了析鋰的形貌和厚度變化,以及被固態電解質介面膜覆蓋的析鋰的形貌變化。XPS分析進一步揭示了固體介面膜的組成,其內部存在析鋰。簡而言之,析鋰是非均勻性的,空間依賴性強。

本研究物件為37Ah的大方形金屬殼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是NCM523,負極是石墨和炭黑的混合物。電壓區間為2。8-4。2V,工作溫度範圍為-30℃-55℃。

1)迴圈老化測試

在-10℃進行迴圈老化測試,分別迴圈250次、500次和900次。以2C(74A)進行恆流恆壓充電,直至電壓達到4。2V,接著進行恆壓充電,截止電流為0。05C。靜置30min之後,以2C進行放電,當電壓降至2。5V時進行恆壓放電,截止電流為0。05C。在-10℃每進行25次迴圈,則在23℃進行效能測試。

2)效能測試

在迴圈期間進行效能測試。以1C CCCV充電至4。2V,截止電流0。05C。靜置30min。以1C 恆流放電至3。0V。靜置30min。按以上流程迴圈3次,取最後一次的放電容量作為電池的標準容量。

3)HPPC測試

在23℃下進行HPPC測試。以1C放電至50%SOC後直接以150A放電18s,隨後靜置40s,以100A充電10s,接著靜置40s。

下圖為電池的容量曲線和23℃測試的充電和放電內阻。-10℃迴圈的電池,其放電容量持續降低。然而,在大概450次迴圈左右,容量衰減速率明顯減速。同樣,在450次迴圈左右的內阻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因此在本文中將該點作為轉折點。大概在700次迴圈之後,容量變化很小,接近恆定值。在-10℃的容量逐漸穩定在22Ah左右,而23℃的容量穩定在24Ah左右,容量恢復率接近5%-9%,表明在某種程度上容量衰減是可逆的。450次迴圈之前,內阻呈線性增加,與初始內阻相比增加了2倍多。然而,經過450次迴圈後,內阻呈現平緩的趨勢,這與之前的內阻行為完全不同。透過比較容量和內阻的變化,可知它們表現出高度相似的變化行為。在轉折點處也會發生內阻行為的明顯變化。

鋰離子電池低溫長迴圈的析鋰研究

對迴圈250次、500次和900次的電池進行放空電,觀察析鋰現象。從下圖可知在電極上出現大量的銀色區域,主要集中在電極的邊緣,歸因於析鋰。由於是在放電態下進行的拆解,因此大部分的金屬鋰不可逆。不均勻的鋰析出歸因於電池中心的溫度高於邊緣溫度,低的溫度改變了電池內部結構的的電學性質。而且,電極邊緣處的電流密度越大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外,對於大型方形電池,幾何不均勻性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因此,電池只是部分割槽域析鋰,而其他部分可以正常充放電。

鋰離子電池低溫長迴圈的析鋰研究

下圖為-10℃不同迴圈次數的表面SEM形貌。其中(a-c):靠近極耳,(A-C):中心。(a,A)250次迴圈,(b,B)500次迴圈,(c,C)900次迴圈。很明顯,從下圖a所示的負極表面不均勻形貌可以看出,析鋰呈不均勻分佈。晶須的寬度約為0。2 ~ 0。3 μm。此外,長鋰晶須周圍還存在不規則形狀的大塊鋰。相比之下,中心的鋰沉積量要少得多,其晶須寬度約為0。3-0。4um,略大於靠近極耳邊緣的析鋰寬度。如圖b所示,大量的金屬鋰析出,長鋰鬚生長迅速,並且鋰晶須之間相互彎曲纏繞。可能是由於受到隔膜的限制,導致晶須彎曲生長。長鋰晶須的寬度約為0。3um,幾乎沒有變化。在電池的中心(B),儘管析鋰量大大增加,然而仍然無法完全覆蓋石墨表面,仍可以觀察到石墨的形貌。對比(b,B)和(c,C),儘管兩者的迴圈次數相差400次,但是負極表面的形貌變化很少,因此間接闡明容量和內阻在迴圈後期呈現穩定的趨勢。

鋰離子電池低溫長迴圈的析鋰研究

為了確定析鋰厚度隨迴圈次數的變化,作者對-10℃迴圈不同次數時靠近極耳邊緣的負極進行了截面SEM表徵。負極的兩側均有析鋰,然後析鋰導致的厚度增加不同,可能是因為不均勻的鋰沉積所致。此外作者發現鋰深深地沉積在石墨的縫隙中,而不僅僅是在石墨的表面。兩層鋰沉積的密度有明顯不同。上層的鋰緻密而薄,相反,下層稀疏而厚。上層的厚度大致為2um。經過500次迴圈後,鋰沉積的厚度明顯增加。上層的厚度接近23um,下層的厚度接近20um。負極出現裂紋出現,部分石墨粒子被析出的鋰所包圍,其中一些顆粒產生斷裂。更重要的是,石墨的層狀結構發生剝離。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增加的析鋰覆蓋了石墨顆粒的表面,使表面膜變厚,體積發生變化,從而導致顆粒開裂和分層結構剝落。石墨顆粒的破裂導致活性物質的損失,這也是造成容量退化的原因之一。此外,在集流體的下部區域產生了厚度為0。2 μm的透明SEI薄膜,而在迴圈250次的負極上卻不存在這種現象。它很可能是由於析鋰和電解液之間的反應造成的。相比而言,中心的變化更加明顯。集流體兩側的析鋰量明顯增加,集流體上部析鋰厚度在15 μm左右,下部析鋰厚度在10 μm左右。另外,迴圈900次的負極截面圖與迴圈500次的負極相差不大。總而言之,隨著迴圈的進行,鋰沉積從石墨縫隙中開始增長,在轉折點前析鋰迅速,而在轉折點後則急劇放緩。由於增加的析鋰覆蓋了石墨顆粒的表面,改變了體積,導致顆粒開裂和層剝離,從而誘發活性物質的損失。此外,由於析出的鋰具有很高的活性,它與電解液發生反應,形成緻密的SEI膜覆蓋在負極表面,耗盡可逆的鋰。

鋰離子電池低溫長迴圈的析鋰研究

接著作者對迴圈250次的負極表面進行XPS分析,如下圖所示,a圖為靠近極耳區域,b圖為電池中心區域。透過表面元素分析,沒有發現鋰峰,進一步表明負極表面的鋰被消耗了,參與化學反應。XPS分析表明負極表面存在SEI膜,SEI膜的主要成分為烷基鋰和碳酸鋰。此外,在SEI膜中還存在LiOH和LiF,這些可能是LiPF6分解的產物。在Li 1s譜中存在Li2O,與O 1s譜的金屬氧化物吻合。因此我們可知SEI膜主要包括烷基鋰,碳酸鋰,LiF,LiOH,Li2O等組分。為了探測金屬鋰的存在,採用3000eV氬離子進行刻蝕。經過120s刻蝕之後,在靠近極耳邊緣處的XPS圖譜中,於52。5eV處出現鋰峰,表明存在鋰並且被SEI膜所覆蓋。而在中心區域沒有鋰峰,即使刻蝕360s後,仍然沒有明顯的鋰峰,表明中心區域的析鋰量很少,大部分鋰參與化學反應。

鋰離子電池低溫長迴圈的析鋰研究

從以上的分析可知,析鋰是低溫長迴圈容量衰退的主要機理。在低溫條件下,析量變得更容易。此時SEI薄膜的離子電導率大大降低,嚴重阻礙了鋰離子嵌入石墨層,負極的極化變得嚴重。在該過程中,金屬鋰迅速析出,析鋰厚度迅速增加。析出的鋰具有反應活性,與電解質反應,進一步增厚了SEI膜。因此損失了大量可迴圈的鋰,導致電池容量急劇下降。同時電解質參與了不可逆消耗的副反應。不可逆的電解質損失導致電解質離子電導率的顯著降低。電解質中離子電導率的降低極大地阻礙了鋰離子在電解液中的遷移,從而導致內阻增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連續的析鋰和SEI膜的形成進一步增加內阻。在低溫下,其他副反應(比如析出的鋰與電解質反應從而增厚SEI膜)的反應速率將大大慢下來。析鋰占主導地位。因此,析鋰是使電池容量迅速退化的主要原因。隨著迴圈次數的增加,析鋰使可迴圈的鋰的不可逆損耗更加嚴重,從而打破電極的容量平衡,使SOC視窗移動。無法透過電化學方法達到高SOC負極區域,因此,在轉折點之後,析鋰量逐漸下降,電池容量的衰退變得越來越遲緩。與此同時,隨著析鋰速度下降,析鋰與電解質之間的反應逐漸減弱,內阻不再顯著增加,在轉折點後變平。當析鋰量等於放電態的可逆鋰時,電池容量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然而,除了可用鋰的損失,析鋰也會導致活性材料的損失。析鋰和鋰剝離會導致電極體積的增加,增加機械應力,並使活性材料出現裂紋。活性物質的損失降低了負極石墨的容量,導致電池容量下降。因此,在迴圈後期(>700個迴圈),電池容量呈現輕微的下降趨勢。隨著溫度的升高,析鋰的反應性增大,提高了鋰離子在電解液和活性材料中的擴散能力。但是,只有與負極石墨存在電接觸的析鋰可以被重新啟用,與石墨完全電隔離的鋰不能被重新啟用。重新啟用的鋰可以再次插入石墨中,因此電池容量可以部分恢復。在轉折點之前,大部分的析鋰都參與了副反應,被不可逆消耗,可逆容量非常低。然而,在轉折點之後,由於電壓視窗發生偏移,可重新啟用的析鋰量增加,容量恢復率在5% ~ 9%左右。這說明低溫可抑制除析鋰之外的副反應,轉折點之後的部分析鋰可逆,可被重新啟用。

鋰離子電池低溫長迴圈的析鋰研究

參考文獻:Lithium plating on the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during long-term low temperature cycling;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484 (2021) 229312;Guangxu Zhang, Xuezhe Wei, Guangshuai Han, Haifeng Dai, Jiangong Zhu,Xueyuan Wang, Xuan Tang, Jiping 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