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這款可甜可鹹的麵包,法國人很愛,甚至有人為它丟了腦袋

菜單

這款可甜可鹹的麵包,法國人很愛,甚至有人為它丟了腦袋

近日,王思聰同花千芳的口水戰引起很大的關注與爭議。大抵是後者認為英語教育沒有必要性,且對一般人而言完全能被專業的翻譯服務或軟體所替代。然而,王思聰評論道“9012年了還有沒出過國的XX?”,一石激起千層浪。

對富甲天下的萬達少東家而言,出個國就跟到樓下打個醬油差不多;但畢竟,出國的費用並非每個人都承擔得起的。王思聰這麼說,顯然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意味。

這款可甜可鹹的麵包,法國人很愛,甚至有人為它丟了腦袋

大家都對“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耳熟能詳:晉惠帝在位期間,有一年鬧災荒,大臣向皇帝奏報說百姓連糧食都吃不上了,不料晉惠帝竟問出“何不食肉糜?”的可笑回答。之後,常用這句話來比喻不瞭解真實世道的權貴名流,對人間俗世妄加評論的現象。

這款可甜可鹹的麵包,法國人很愛,甚至有人為它丟了腦袋

無獨有偶,在西方也流傳著一個類似的故事:法國大革命前夕,國內起了災荒,百姓窮得連麵包都吃不起,面對大臣的奏報,瑪麗·安託瓦內特竟回答道:“吃不起麵包,就讓他們吃蛋糕!”

在人們的印象中,窮奢極欲、夜夜笙歌的“赤字皇后”,會說出如此可笑幼稚、又不通民情的言論,似乎再合理不過了。“Let them eat cake”也成了在西方版的“何不食肉糜”。

被冤枉的“赤字皇后”

然而,這句話其實並非出自瑪麗·安託瓦內特之口。最初的出典是盧梭在《懺悔錄》中記載的一個故事,主角只是不具名的“高貴公主”,初衷也只是表達善良的公主倡議讓領不到禱祝麵包的窮人去吃更高階的布里歐修。

或許由於啟蒙運動是法國大革命的前奏,且這個幼稚的“高貴公主”的形象又同“赤字皇后”實在太過契合,可憐的瑪麗·安託瓦內特不僅因為“蛋糕”丟了腦袋,還要在此後的數百年內為一句自己壓根沒說過的話而為人恥笑。

這款可甜可鹹的麵包,法國人很愛,甚至有人為它丟了腦袋

關於這個流傳甚廣的典故,訛傳的還不只是始作俑者,就連提到的食物譯名亦不甚精確。“讓他們吃蛋糕”的原文“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中提到的點心並非蛋糕,而是一種名為布里歐修的高油麵包。

什麼是布里歐修?

布里歐修是一種在製作過程中摻入大量黃油的麵點,一般認為介於麵包與蛋糕之間。其外部金黃香酥,內部結構鬆軟綿密,瀰漫出濃郁的黃油香氣。由於製作時極耗費黃油,因此製作成本比麵包要高得多,這才衍生出“讓他們吃蛋糕”的典故。

這款可甜可鹹的麵包,法國人很愛,甚至有人為它丟了腦袋

布里歐修的前身是一種教堂裡的禱祝麵包(pain bénit),時常作為慈善發放給窮人。隨著教會愈發富裕,國人更崇尚現世幸福,以及黃油在法餐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逐步衍生出如今的高油麵包,呈現禱祝麵包、布里歐修二者並舉的局面。

法國社會的貧富差異即使在布里歐修的原料配比上都得以體現,富人享用的布里歐修的麵粉黃油比可達到驚人的3:2,相應的平民版布里歐修就只有4:1,難怪要鬧革命!

布里歐修屬於什麼糕點?

在歐洲,有一類特定的糕點種類稱為“維也納式糕點(Viennoiserie)”,意指透過酵母發酵,且加入黃油、雞蛋、牛奶、奶油、糖等材料以使風味更香甜濃膩的糕點型別。在法國,甚至還會有維也納式糕點專賣店,與麵包店、糕點店並存。

這款可甜可鹹的麵包,法國人很愛,甚至有人為它丟了腦袋

這聽起來似乎不明覺厲,其實我們熟悉的羊角包和丹麥麵包、以及布里歐修、巧克力麵包、葡萄乾麵包等都屬此類,此外瑪德蓮、費南雪等不甚符合定義的甜點也被歸入“維也納式”。

1839年,奧地利企業家August Zang在巴黎開了一家“維也納麵包房”,一時間引發轟動,而他的一系列糕餅產品也被雜誌命名為“維也納式糕點”,對法國麵包製作技藝的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

這款可甜可鹹的麵包,法國人很愛,甚至有人為它丟了腦袋

——不過,雖被歸入“維也納式糕點”,但布里歐修可是不折不扣的法國血統哦!早在1404年法國便已有了關於“布里歐修”的記載,在1611年出版的《法英詞典》中則解釋為“一種長條形的、或圓球形的香料麵包”。

如何品嚐布里歐修?

布里歐修可甜可鹹,在法國人的餐桌上出現機率極高。擀制甜味布里歐修面團時,可加入糖漬水果、巧克力、堅果等,是深受孩童歡迎的可口甜點;而往鹹味布里歐修面團裡釀入肉類、蔬菜、乳酪等餡料,便是一餐營養又美味的午餐。

這款可甜可鹹的麵包,法國人很愛,甚至有人為它丟了腦袋

布里歐修也常在法國中作為品嚐鵝肝醬、絲工腦(一種乳酪製作的甜點)等菜餚時的佐餐麵包,甚至法國人在制(shān)作(zài)威靈頓牛肉時也可用布里歐修面團作為外皮。濃郁的黃油香氣,能很好地匹配菜品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