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久坐族常患的腰肌勞損到底是哪些肌肉在受傷?

菜單

久坐族常患的腰肌勞損到底是哪些肌肉在受傷?

年底了

又到了大家衝業績大收尾時期

很多加班狗依然每天都在加班

一起留下來的

依然還是那個陪他度過無數次挑燈夜戰時刻的

腰肌勞損

加班必備,不離不棄

一年來

雖然收藏了無數個趕走腰肌勞損的妙招

卻從未有一天真正實施

這大概就是真愛吧

你難道真的忘了它這一年來帶給

的痛了嗎?

腰部一側痛,有時又兩側一起痛,晚上加班時更痛,甚至有時候連帶著骶尾部、臀外側、大腿外側一起痛……

都2020年了

是時候斷舍離了

腰肌勞損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問題,並不是單獨的一塊或兩塊肌肉的問題,包括胸腰筋膜、腰方肌、腰大肌、豎脊肌、背闊肌等肌肉和筋膜。想要知道具體是哪些肌肉受到了損傷,自然還是得從腰肌勞損的發病原因來看。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

腰肌勞損的發病原因有很多種:積累性損傷、急性腰扭傷後治療不當、先天畸形造成部分腰背肌代償性勞損、小關節功能紊亂、骨折損傷、理化因素刺激等,每一種原因背後累及的肌肉都不相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與久坐族關係密切的腰肌勞損——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它主要損傷的是哪些肌肉?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又稱第三腰椎橫突周圍炎或第三腰椎橫突滑膜炎,是腰肌勞損的一種,發病以青壯年多見,是因久坐、久站或橫突周圍組織急性損傷處理不及時等造成的慢性腰痛或腰臀部疼痛疾患,常影響鄰近的神經纖維。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主要以第三腰椎橫突尖部明顯壓痛為特徵,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內側膝平面以上,有時可放射至腹部。

L3腰椎的解剖結構比較特殊,它位於脊柱前凸的頂端,居全腰椎中心,是腰椎活動的軸心。並且由於L3橫突長度最長、位置最深、末端筋膜附著範圍最廣,並且與其周圍附著的肌肉筋膜、韌帶以及部分神經血管緊密相連,所以L3橫突周圍組織最易勞損。

L3橫突上

哪些肌肉易受傷

鎖定了L3橫突,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附著其上的肌肉組織。

L3橫突周圍附著的肌肉主要包括:腰大肌、腰方肌、橫突間肌、豎脊肌以及由胸腰筋膜延伸形成的腹橫肌與腹內外斜肌。

久坐族常患的腰肌勞損到底是哪些肌肉在受傷?

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

腰大肌

腰大肌是人體運動系統中最重要的肌肉之一,它在腹股溝處連線髂肌並形成髂腰肌,是構成髖部屈肌群的主要肌肉,同樣也是維持人體姿勢非常重要的肌肉。其主要功能是屈曲、內收、外旋髖關節,在腰椎的靈活性和向後彎腰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腰方肌

腰方肌位於腰椎旁脊肌(豎脊肌)、腰部後筋膜和腱膜組織的深部。單側腰方肌肌肉的功能是使脊椎橫向彎曲,雙側腰方肌可以幫助脊柱伸展。除此之外腰方肌還可以在運動中維持腰椎穩定。在呼氣和被動呼氣時,這塊肌肉還可以穩定第12肋骨。

橫突間肌

橫突間肌,腰椎的橫突之間,起於上位腰椎橫突下緣的後份,止於下位腰椎橫突上緣的後份。它可以透過脊椎位置的移動提供反饋,進而維持脊椎的穩定。

豎脊肌

豎脊肌是一個肌群,分為3組:髂肋肌、最長肌和棘肌,它們的分支附著在椎骨和肋骨上,可以擴充套件和維護脊柱和肋骨的平衡。

腹橫肌

腹橫肌位於腹直肌外側的其他腹肌深處,肌纖維水平纏繞腹部。腹橫肌的起止點附著於脊柱之上,當它收縮時,可以透過增大腹壓的方式穩定腰椎,在日常進行四肢的跑、跳等運動時,可以使腰椎保持正常位置關係,降低損傷風險。腹橫肌還是非常重要的呼吸肌。

腹斜肌

腹外斜肌和腹內斜肌成對位於腹壁兩側,並在腹直肌兩側形成3個基層中的前兩個,其纖維各自沿著外肋間肌和內肋間肌走行。雙側腹斜肌可以透過增加腹壓輔助呼氣,並彎曲脊柱。

可以看出這幾塊肌肉在維持脊柱穩定和預防腰椎受傷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這些地方的受傷勢必會進一步降低脊柱腰椎的穩定性,形成惡性迴圈。

應對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找準病因是關鍵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的發病機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論,在國外也還沒有針對它的專業論述。如果把發病全部歸因為其特殊的解剖結構顯然不合理。

人是一個整體,人體的脊柱、骨盆,甚至上下肢就是一個有機聯絡的整體,脊柱就是維持人體穩定的關鍵。雖然脊柱根據所在部位不同分為不同的節段,但是椎體透過其周圍的肌肉、韌帶相互連線,已經構成了相互協調的整體。這其中的任何一個節段受損,都有可能打破平衡,引發軀體平衡反射和姿勢反射,使脊柱周圍肌群和脊柱形態發生改變。故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也不能只關注病變區域,應該整體聯絡區域性,找準失衡點,然後來應對。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減少久坐,加強腰背肌訓練,提高脊柱的整體穩定性可以預防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進而避免相關肌肉組織受傷。對於該病的治療方法有很多,找準病因,及時應對很重要。

2020年,請對你的腰好一點~

參考文獻

[美]勞拉愛倫,[美]戴維龐茲;趙文莉,呂中茜主譯。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M]。北京 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2018

葉啟彬。腰肌勞損的發病機制與防治[J]。武警醫學,2017,28(11):1081

李振,張喜林。腰三橫突綜合徵發病機制分析腰三橫突綜合徵發病機制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5):63

張普,趙繼榮,師寧寧。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臨床研究現狀[J]。亞太傳統醫藥,2019,15(9):164-165

編輯:申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