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十六兩一斤的規定在春秋戰國就已出現,此規定蘊含古人深邃智慧

菜單

十六兩一斤的規定在春秋戰國就已出現,此規定蘊含古人深邃智慧

“古人規定十六兩一斤”,至少從秦漢就開始了,但實際上可能要早得多,早到春秋之前。何以如此,其中“隱藏”著古人的深邃智慧。

關於這件事,說得最清楚的,是班固的《漢書》。

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最早的紀傳體史書,記述年代之長,涵蓋方面之廣,不僅在當時的中國,從那前後的全世界來說,也絕無僅有。

《史記》中有“八書”,記載了迄於漢代的“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等八個方面的歷史沿革及典章制度。可惜的是,他沒有講到“度量衡”的情況。

班固的《漢書。律曆志》補上了這一缺憾。

班固首先解釋了“衡權”的含義。

現在出土的有戰國時的“秤錘”,為青銅所制。

關於“衡權”,《尚書》和《論語》都有很重要的論述,大約可以作為開頭第一句話的佐證。

班固說:“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

他講,“秤錘”,有“銖、兩、斤、鈞、石”五種,他稱之為“五權”。這五種“秤錘”,在“衡”這個“秤桿”上找到平衡點,就可以知道所秤之物的輕重了。

“五權”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班固說:“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列子·仲尼》雲:“髮引千鈞”,這是千鈞一髮成語的出處,意思是用一根頭髮掛著“千鈞”,也就是三萬斤的重物,以比喻萬分危急。

那麼,一“銖”又是多重?

班固說,一百個黍粒為一“銖”。

其實,不同說法是存在的。

十六兩一斤的規定在春秋戰國就已出現,此規定蘊含古人深邃智慧

《禮記·儒行》也說,百黍當一銖;《荀子·富國》雲,十黍為一銖;西漢劉向《說苑》曰,九十六黍一銖;劉安《淮南子·天文》說,一百四十四黍一銖。

班固一定知道這些不同說法,只有《禮記》的說法與他一致。他搬出了自己的依據,說,確定“十二律”之“黃鐘”音準的“管子”,稱“侖”,它的重量,合一千二百黍粒,這就是十二銖。

這個解釋其實有些牽強,黍粒有大有小,有輕有重,一粒不差地以一百粒為一銖,顯然不可能準確。

但是,班固談到了一個重要思想,就是“衡權”的重量,與“十二律”有關,“十二律”又與古人天文觀象的成果有關。因此,古人在確定“衡權”的“單位”上,也是與天文觀象有關的。

另外,儘管班固沒說,實際上,“權衡”一定是與農業生產及農產品的交換有關的。

比如,“秒”,本義是“稻芒”,“十秒為毫,十毫為釐,十釐為分”,是長度單位,但同時,又是古代時間單位和容量單位。無論如何,皆於農業生產及交換活動有關。

“黍”,是中國作為世界三大農耕文明發源地之一最早馴化的糧食作物。以其作為重量“基礎”依據,也一定是在相當早之前。

相當一根“黃鐘”之“管”重量的黍粒,是十二銖;兩根 “管” 之重量的黍粒,就是“兩”。

“兩”這個字的來歷,就是“一加一”。古時,一匹布,長四丈,分兩卷,一卷為“五尋”,一“尋”八尺。所以,一匹布,亦稱“兩五尋”——兩卷五尋之布。

“斤”,本義為“斫木之斧”。之所以引申,是借用 “斧刃”鋒利之“斤斤”一詞,表示“斤,明也”,班固就是這樣解釋這個重量單位的。《爾雅》《毛詩》皆解為“斤,察也”,可為佐證。

十六兩一斤的規定在春秋戰國就已出現,此規定蘊含古人深邃智慧

班固的解釋看起來有些玄乎。

他說,《易》有十八種變化。“五權”的建立,用“合道之義”來確定,用物體來衡量,其餘大小的差別,用輕重來分別。他說,“銖”,表示物體從很細小開始,可以明顯區分差別。“兩”,是黃鐘律管的兩倍重的意思。由二十四銖形成一兩,是二十四節氣的表現。“斤”,是“明”的意思,共合三百八十四銖,是《易》二篇的爻數,是陰陽變化的表現。十六兩形成一斤,是表示用四個季節乘以四方。

他還說,“均”,是平均之義,陽氣施放,陰氣轉化萬物,都能得到平均的結果。秤錘與物體重量均平,重量就有一萬一千五百二十銖,正好是萬物的表示。四百八十兩是六旬周行八節的象徵。三十斤為一“鈞”,是一個月的表示。“石”,是大的含義,是重量最大的單位。四“鈞”為一“石”,是表明一年有四季。重一百二十斤,表明一年有十二個月。到十二辰停止又從子時開始,正是黃鐘重量的表示。一千九百二十兩是陰陽的數字。三百八十四爻,是五行的表示,等等。這樣,一歲的功勞成就了,五權制也就嚴格了。

玄嗎?確實很玄,但絕非沒有道理。

雖然班固似乎在以“陰陽”“五行”理念解釋“衡權”和“五權”,但背後都根源於古人天文觀象取得的成果。

“赤道”“黃道”源於觀象;日周行為“年”,月周行為“月”,日生日落為“日”源於觀象;“四時”“四象”“四方”源於觀象;“二十四節氣”源於觀象;“曆法”源於觀象;“易”變之哲學源於觀象;“數術”思想源於觀象;“十二律”源於觀象。“五權”及之間的關係,也很可能源於觀象。

當然,也與農業生產及交換密不可分,這是生產實踐。而觀象,則是科學實踐。

在這樣的社會實踐基礎上,產生哲學、數學和其他一切衍生知識,都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