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滿清時期漢人當官有多難?只有此人是例外,一路升官至軍機大臣

菜單

滿清時期漢人當官有多難?只有此人是例外,一路升官至軍機大臣

我國清朝時期,政治大權是在滿洲人的手裡的。因此,漢族人如果想要做官,並非那麼的容易。而且原本滿族人就對漢人是有一種歧視的心態,所以對於漢人來說能夠做官,甚至是做出一定的名堂來,那是難上加難了。而若是一個漢人成為了軍機大臣,還能夠得到皇上的稱讚和賞識,那就是鳳毛麟角了。儘管這樣的人是非常少,但是依然是存在的,比如說于敏忠。

乾隆時期,于敏忠是首席軍機大臣,同時還深得乾隆之心,相當賞識他。

通常情況下,因為滿洲人的掌權,漢人即便是當上了大臣,在朝廷當中也是抬不起頭的,他們無法在滿洲貴族當中將自己與他們放在相同的位置,因為如果他們這樣做,只會讓他們成為大多數人攻擊的目標,那麼,他們就更不可能得到皇帝的賞識了。

在所有的漢人大臣都選擇明智保身的時候,只有于敏忠沒有選擇與眾人一般低三下四和阿諛奉承。

滿清時期漢人當官有多難?只有此人是例外,一路升官至軍機大臣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乾隆自封為千古一帝,對於奉承他是歡喜的,這麼看,于敏忠完全就是選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但是他最終確實得到了乾隆的喜愛,這又是為何呢?

作為江蘇金壇人的于敏忠,出身也不低。儘管他是個漢人,但是他的祖上有很多都在萬曆年間、順治年間成為過進士,除此之外,康熙年間,其祖父也因為文筆相當好,聞名於朝野上下,後來還被派去學政,其父親也是有著一身的才華,在宮中曾經參與過編撰《康熙字典》等知名書籍,地位可見一斑。

在這樣的家庭當中長大的于敏忠,自幼也是學有所成,在文學上的造詣匪淺。他第一次參加鄉試,就非常輕鬆地中舉了。後來更是在會試裡也成為了第一名進士。他進翰林院當職,還是乾隆欽點的。

不過清朝的許多翰林院當職的人最後都會被派去地方當一個小官,可能一生也就這麼平平淡淡地度過了。而於敏忠卻不一樣,他在翰林院呆的時間有七年之久,甚至多次得到了皇帝的嘉賞,深得其喜愛。

滿清時期漢人當官有多難?只有此人是例外,一路升官至軍機大臣

很多翰林院裡的官員,都是呆了沒幾年就被派走了,為什麼偏偏只有于敏忠有這麼長時間的任職期呢?

當時許多滿人雖然在身世和血統上屬於滿洲人,但是他們的文化以及生活習慣都已經被漢化,早就已經不懂自己民族的文字。甚至有一些王公大臣,也對漢文化痴迷不已,終日沉浸與研究漢文化中,而根本寫不出一個滿文了。

對於這樣的現象,乾隆自然是感到非常的不滿的,但是其心中的焦急卻沒有辦法解決。當自己民族的語言都丟了,那麼這個民族還能夠立多久呢?於是他規定只要是八旗子弟,都必須參加八旗科考。

我國古代的考試多種多樣,對於不同的要求,科目也是非常的繁雜的,不過大多數考試的內容都還是偏向於儒教經典等內容的。而八旗科考,則不同於其他考試,他屬於滿洲人的考試,要求就是需要會寫滿文。這明顯是乾隆為了保護其民族文化的一個無奈之舉。為了能夠增加這個考試的嚴格程度,他規定如果八旗子弟不能夠透過考試的話,那麼其家產就不能世襲。

滿清時期漢人當官有多難?只有此人是例外,一路升官至軍機大臣

除了這些之外,乾隆還要求漢人大臣也必須學習滿文,尤其是翰林院的官員們,如果學不會滿文,那麼就不能夠繼續留在翰林院工作。這個要求擺明了是再說,如果你學不會滿文,那麼說明你對於我這個皇帝都不夠忠心,而且原本翰林院的那些官員都是一些文員,難道連一種語言也學不會?那就有點太荒謬了。

于敏忠則是學習滿文中的佼佼者,他非常熟練地掌握了這種語言,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乾隆對其的喜愛程度遠遠超過了其他人,甚至還認為他就是效忠於他的典範,並且下令讓所有的滿清人都向他學習。

除了學好了滿文,討得了乾隆的歡心之外,于敏忠還是個非常會拍馬屁的人。再加上其十分的會察言觀色,所以他每次拍馬屁都正好拍在了乾隆的心坎兒上了。

滿清時期漢人當官有多難?只有此人是例外,一路升官至軍機大臣

後來,于敏忠做了戶部侍郎,派遣到了軍機處,主要負責的工作就是整理和記錄皇帝所寫下的文章和詩作。乾隆在詩文上的造詣如何尚且不談,其靈感還是非常的多的,他可以說是歷史上詩篇最多的皇帝了,一生寫下的詩作足足有上萬首。

有一天清晨,皇帝在御花園散步,寫詩的靈感就這麼油然而生,一口氣就寫下了七首詩,還口頭闡述了兩篇文章。但是乾隆只是隨口這麼唸了出來,並沒有記下來。但是于敏忠這個時候就在御花園,把乾隆口頭念出來的這些詩篇全都記錄了下來,上交給了乾隆。

乾隆認真閱讀了于敏忠上交的詩篇,發現和自己早晨念出來的是一個字都不差,也是從那之後,皇帝對於于敏忠的喜愛也是越來越多,甚至還讓他做了首席軍機大臣。

後來,于敏忠患病,臥床不起的時候,乾隆還專門請御醫來為其治病。在他病重難起的時候,他還派和珅伴隨自己隨時探望他的病情,還時不時地賞賜他一些人參等名貴藥材,為其作詩等等。

滿清時期漢人當官有多難?只有此人是例外,一路升官至軍機大臣

乾隆四十四年,于敏忠最後還是因病去世了。

說起于敏忠死後譭譽的事,這牽扯到乾隆時期的一樁大案——

乾隆46年,一樁冒領賑災款中飽私囊的官員集體貪汙案件被揭發,經過一年多的調查,處死將近百人,冒賑貪汙銀款達二百八十一萬一千三百五十餘兩,涉嫌此案的甘省貪官無一漏網。

這件大案引起朝野震動,後來乾隆發現,釀成這樁貪汙案件的,不是王亶望,而是不久前故去的于敏忠。

乾隆對於敏忠很有好感,於是承認了自己的失誤,卻將於敏忠的罪行輕描淡寫掩蓋過去,他飽含深情地寫說:于敏中“宣年力久,且已身故”,“朕不忍追治其罪!”

滿清時期漢人當官有多難?只有此人是例外,一路升官至軍機大臣

就這樣乾隆再次手下留情,放過一個大貪官,成全了他萬古的美名,乾隆對貪官似乎格外寬宥。

參考資料:

【《清史稿·卷三百十九·列傳一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