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菜單

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打撈一段歷史記憶 收藏一份鄉土情懷

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近日,在南陽市區一工地出土了一通清代德政碑。此碑碑文為隸書,正面開頭題“南陽太守傅公政德碑”,正文“南陽為中州門戶,其東南九十里有巨鎮曰賒旗……”碑上時間“同治十有三年九月”,立碑人“合鎮紳民公立”。即全賒旗鎮的紳士、民眾共同為之立碑。碑文字裡行間,充滿了南陽民眾對傅壽彤的敬仰之情。

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在古代,如果為官者清正廉潔,造福一方,有“德政”業績,當地百姓就會為他刻石立碑紀念,稱為“德政碑”,或“去思碑”。

因此,這通石碑的出土,再次見證了南陽知府傅壽彤的功德和業績。如今它已被移至南陽府衙,為府衙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官德文化底蘊。

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其實自秦昭王設南陽郡起,南陽曆任郡守(或知府)有二百餘位,不乏像傅壽彤這樣勤政愛民政績斐然讓老百姓立碑銘記的。他們有的興修水利,勸民農桑;有的興利除弊,興辦教育;有的鐵面無私,剛正不阿;有的視金錢如糞土,潛心為百姓謀福祉。他們所居民富、所去見思,是史家筆下的“循吏”、“良吏”,是元雜劇中的 “清官”,是民間的“青天大老爺”,是百姓心目中的一座座豐碑。

今天,我們再次走進南陽府衙,細數南陽曆史上的良吏好官,品讀這些知府們的為官之道。

重視城防的傅壽彤

史料上關於傅壽彤的記載不多,這通石碑起到了“補史闕”的作用。

傅壽彤,清代貴築(今貴州貴陽市)人。咸豐十年(1860年)出任南陽知府。當時賒旗店為商賈聚集之地,清政府在此設有釐局徵收貨物稅,一些紳士、民眾提議借官稅修築防禦工事,但未得到上級允許。傅壽彤便上書說明修築防禦工程的重要性,乞求暫緩稅收。結果觸怒上司,被革去南陽知府職務。

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梅花城遺址

碑中陳述了傅壽彤修築城寨的情況。同治二年(1863年),傅壽彤恢復原職,再次擔任南陽知府,“南陽之民舉相賀曰:還我父母矣!”他一到任,“審勢制宜,倡議興築”,即對咸豐四年(1854年)知府顧嘉蘅修築的城池大修,在南陽城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外修築四座獨立的寨堡,俯瞰狀如梅花,因此被稱為“梅花寨”、“梅花城”。

梅花寨的修築,“戰守之法亦備,鎮賴以定,郡賴以全”…… 因此,固若金湯的梅花寨,加強了南陽城的城防,充分展示了傅壽彤的軍事才能。僧格林沁親王在南陽督師作戰時與傅壽彤相見,稱讚他為“文官能習武事”的難得人才。

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修復後的梅花寨南寨牆

不僅如此,碑文還總結了傅壽彤任南陽知府時的政績:“公守宛前後五年,興學校,勸農桑,訓士卒,理詞訟,內剔積弊,外遏賊氛,持官持身五年如一日……”這樣,一個勤政、敬業、愛民的官員形象躍然而出。

澤潤群黎的召父杜母

南陽府衙二堂楹聯:召父勸農杜母興工,南陽自古多循吏;彈琴懸鏡愛蓮對月,赤子從來盼好官。召父杜母分別是誰?南陽老百姓為什麼認為他們是好官呢?

宛城召父——召信臣

《漢書·循吏傳》記載,西漢末元帝時,南陽郡(今南陽市)太守召信臣,“視民如子”,他遵循“為民興利,務在富之”的“八字方針”治理南陽,成績十分突出。他勸民農桑,去末歸本,為政勤勉。他還親自指導農耕,經常出入田間地頭,有時住宿於農家,貼近百姓。

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唐河縣召渠遺址

召信臣重視興修水利,“行視郡中水泉,開通溝瀆(dú,小渠),起水門堤閼(è,閘板)凡數十處,以廣溉灌,歲歲增加,多至三萬頃”。很快“民得其利,蓄積有餘”。

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依據史料新刻的“召父渠”灌溉區域碑

召信臣在南陽當官前後近十年,開鑿陂(bēi,池塘)溝渠數十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於今鄧州的六門堰,不亞於成都的都江堰。 現在南陽還有不少叫“陂”、“堰”、“壋”的地方,都是當時水利工程的痕跡。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成就了南陽“萬古糧倉”、“中原糧倉”的美譽。

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鄧州六門堰遺址

由於召信臣為南陽的農田水利建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南陽的百姓非常愛戴他,稱之為“召父”。

宛城杜母——杜詩

杜詩,河南汲縣(今河南省衛輝市)人。光武帝劉秀在位期間,注意“選用良吏”。建武七年(公元31年),杜詩出任南陽太守。他提倡節儉,興利除害,為政清平,注意節省民力。為了提高冶金技術,他發明了水排(水力鼓風機)。

冶鐵水排模型

水排應用水力機械輪軸帶動鼓風囊,使皮囊不斷伸縮,給冶金高爐加氧。這種裝置,用力少,見功多。它大大節省了開支和民力,得到南陽百姓的交口稱讚。杜詩發明的水排,一改中國冶煉鼓風裝置靠人力和畜力為動力的侷限,在中國古代冶煉工藝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杜詩同時也重視農業生產,“修治陂池,廣拓土田”,“郡內比室殷足”,南陽郡裡家家戶戶都很殷實富足,南陽成了富庶的“小天府”。

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由於南陽百姓深蒙“召父”、“杜母”之福,於是就把召信臣和杜詩二人稱為“前有召父,後有杜母”,並立祠紀念。自此,為百姓辦事、受百姓擁戴的“父母官”這一尊稱便廣傳後世,遍及華夏大地。

教化官吏的羊續

在南陽府衙博物館三堂前面的內宅門上,高高懸掛著一條木魚,訴說著一位南陽廉吏的風骨。

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羊續(142-189年),東漢名臣。字興祖,兗州泰山郡(今山東鄒城市)人。是西晉初年名將羊祜的祖父。歷任揚州廬江郡太守、荊州南陽郡太守。

南陽自古為衝要通衢之地,歷來政要任守,名宦輩出。南陽在東漢又是富庶之地,富豪雲集,且賄賂官府出手闊綽,前幾任太守在南陽為官都賺得盆滿缽滿。南陽太守在時下官僚眼中更是“肥缺”。而羊續卻“富差事窮當”,斷然與當地富豪保持距離,不與他們有任何經濟來往,辦案時更是“丁是丁、卯是卯”。

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後漢書》記載:老府丞焦儉見羊續生活清苦,特送來一串當地特產——白河鯉魚。羊續很為難:收吧,有違為官之道;不收呢,有負下屬盛情。於是,便將鯉魚懸掛於庭簷下,久之便成魚乾了。之後,下屬又送魚來,羊續手指魚乾,輕輕搖頭。下屬為羊續的清廉自守和良苦用心所觸動,含羞而去。

南陽境內其他官員和富豪經常打聽那條魚的情況,以便能送魚給羊續“略表心意”,但是直到鮮魚變成乾魚,魚還依然掛在庭院中,郡中官吏十分震驚。

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從此,再沒有人敢給羊續送禮。

從此,羊續高潔的品質深受南陽郡百姓的稱讚。

從此,“懸魚太守”羊續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九大廉吏之一,成為古代官員廉潔的榜樣。

從此,“羊續懸魚”、“前庭懸魚”、“掛府丞魚”這些成語成為官員清廉自守的代名詞。

從此,歷代文人墨客賦詩表之贊之。唐代詩人周曇:“單席寒廳慚使者,葛衣何以至三公”;金末元初詩人元好問:“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明代于謙:“清風一枕南窗臥,閒閱床頭幾卷書”……

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讓歷史照亮未來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穿過歲月的塵埃,透過歷史的烽煙,這些造福一方、流芳千古的先賢清官,這些飽蘸滄桑、發人深省的歷史典故,這些克己修身、崇廉尚德的高風亮節,千百年來耳熟能詳廣為流傳,為我們留下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歷史上,南陽人追捧過的“父母官”!

“當歷史不再照亮未來,人類將在黑暗中徘徊。”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人性有弱點,有權會任性。為官者應該擁有怎樣的官範、信奉怎樣的官德、崇尚怎樣的官箴?《禮記·大學》雲:富潤屋,德潤身。是的,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厚德載物,做官切記“清慎勤”。只有這樣,人民才會敬之仰之,才會追之捧之,才會思之念之,才會“合鎮紳民公立”。

正如南陽府衙門前的楹聯——“進門先拜清風二字,出衙再留正氣一身”。它時刻警勵著人們,為官要清正廉潔,為人要正直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