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諸葛亮要讓漢室還於舊都,為何在北伐中,始終沒把長安作為目標?

菜單

諸葛亮要讓漢室還於舊都,為何在北伐中,始終沒把長安作為目標?

在諸葛亮執掌蜀漢政權後,為了實現匡扶漢室的理想,對曹魏發動了五次北伐。雖然由於種種原因,這些北伐都未能成功,但是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讓世人敬佩。縱觀這些北伐,我們會發現,雖然諸葛亮的口號是將漢室還於舊都,但是他卻始終沒有把長安作為戰役目標,這又是為什麼呢?

諸葛亮要讓漢室還於舊都,為何在北伐中,始終沒把長安作為目標?

一、諸葛亮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諸葛亮雖然自比管仲樂毅,但是他真正指揮戰爭的時間並不長。諸葛亮的祖上曾經擔任過漢朝的司隸校尉,自然家學中有軍事方面的知識傳承。諸葛亮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自然擁有了很深的軍事造詣,為他以後指揮戰爭奠定了理論基礎。

但是,由於劉備手下擁有關羽、張飛、馬超這些一流的武將,缺乏的是治國理政的人才。因此,劉備將諸葛亮當作蕭何一樣使用,儘量發揮他治國理政的才幹,沒有讓他親自指揮作戰。諸葛亮治理地方,編組訓練軍隊,調配後勤資源,使得劉備作戰足食足兵,沒有後顧之憂,很快就打開了局面,取得了跨有荊益的戰果。

但是在夷陵之戰後,蜀軍連遭敗績,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大批精銳人馬和各級指揮員都喪失殆盡。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託孤後,就肩負起重整軍隊的重任。在他的努力下,重建了十萬蜀軍,諸葛亮親自率領他們走上了北伐戰場。

我們看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就會對諸葛亮的指揮才能有所瞭解。諸葛亮擁有深厚的軍事造詣,在理論上超越當時的將領一籌。他編練軍隊得心應手,訓練出的軍隊戎陣整齊,號令嚴明。但是在戰爭初期,諸葛亮和他的軍隊都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那就是缺乏豐富的實戰經驗。這種實戰經驗只能依靠作戰取得,理論上的經驗是靠不住的。

因此,在前三次北伐中,諸葛亮先後遭受了挫折。但是這些挫折也豐富了諸葛亮的實戰經驗,使得他的軍事指揮藝術發生了質的飛躍。從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開始,在他的出神入化的指揮下,得到實戰鍛鍊的蜀軍打得魏軍節節敗退,進不敢戰,退不敢追。可惜天不假年,諸葛亮英年早逝,未能實現他的理想。

二、不攻打長安,是因為客觀條件不允許。

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沒有把長安當作戰役的目標,這是因為無論從自然條件還是蜀軍的能力上,這樣做都是不現實的。在歷史上魏延曾經向諸葛亮進獻“子午谷奇謀”,想要從子午谷奇襲長安,遭到了諸葛亮的拒絕。這是因為諸葛亮明確知道,襲取長安既沒有意義,也不現實。

首先,由於長期的戰亂,長安已經失去了關中戰略要地的地位。在東漢時期,朝廷將都城定在洛陽。失去了政治中心地位的長安,經濟發展也受到了影響。到了董卓時期,東漢朝廷遷到長安,不但沒有給長安帶來繁榮,反而帶來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

就在這一次次的戰爭中,長安遭受了很大的破壞。整個關中地區荊棘遍地,荒無人煙。長安這座巨大的城市,失去了居住的百姓,淪為了一座死城。它空有巨大的城市,卻城牆崩塌,處處防禦空虛,無法防守。再加上供給困難,更是給防守者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諸葛亮要讓漢室還於舊都,為何在北伐中,始終沒把長安作為目標?

可以說,長安是防守者的惡夢,它就是一個巨大的包袱,易攻難守。諸葛亮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他是不可能去接下這個包袱的。因為即便是蜀軍拿下了長安,蜀軍僅僅才十萬人馬,為了守衛長安就要把大部分軍隊投入進去。再加上關中千里平原,蜀軍無法制約以騎兵為主的魏軍行動,使得自己陷入孤立被困的局面。諸葛亮是不會做出這種得不償失的行動的。

其次,從實戰經驗看,諸葛亮是不會採取與曹魏進行城市攻防戰的作戰方式的。要攻打長安這樣的巨大城市,就要進行長時間的城市攻防戰。而這種作戰能力,是蜀軍所欠缺的。在第二次北伐時,諸葛亮對陳倉發動進攻,就是為了檢閱蜀軍的這種能力。

諸葛亮要讓漢室還於舊都,為何在北伐中,始終沒把長安作為目標?

從實戰表現來看,結論是令人失望的。數萬蜀軍攻打千餘魏軍據守的陳倉,用盡了一切手段,經過二十多天的激戰,居然沒有攻打下來。這場戰鬥,讓諸葛亮清楚認識到蜀軍的實力,對於迅速拿下長安是力不從心的。如果戰爭轉入持久狀態,前有長安,後有魏軍援軍,蜀軍是無法取勝的。因此,在諸葛亮的北伐過程中,僅在第二次北伐中對陳倉進行過攻城戰,再也沒有攻城的行動。

第三,諸葛亮真正的作戰方針。由於關中平原和蜀魏兩軍的特點,諸葛亮經過多次戰役試探,決定了最終的作戰方針,那就是以野戰為主,消滅魏軍主力,然後再席捲關隴。如果消滅了魏軍主力,長安也就唾手可得了。

諸葛亮要讓漢室還於舊都,為何在北伐中,始終沒把長安作為目標?

由於蜀軍缺乏實戰經驗,也缺乏久經沙場的骨幹,諸葛亮為他們量身定製了作戰方式,那就是防守反擊的方式。在作戰中,以諸葛亮“八陣圖”訓練出來的蜀軍,先以頑強的防守挫敗敵人的進攻,然後再抓住敵人的破綻進行反擊。這種方式讓魏軍防不勝防,屢遭敗績,連王雙、張郃這樣的悍將都被蜀軍殺死。

從第四次北伐開始,諸葛亮的這種作戰方式就已經成熟起來。面對戰鬥力越來越強的蜀軍,魏軍只得採取堅守不戰的策略。雖然曹魏君臣自詡說是他們制訂了周密的計劃,要先消耗蜀軍的糧草,利用蜀軍後勤供應的困難,在蜀軍糧草耗盡撤退時,再追擊破敵。

諸葛亮要讓漢室還於舊都,為何在北伐中,始終沒把長安作為目標?

這個計劃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發揮了點作用,可是在追擊諸葛亮的時候,魏軍卻遭到了慘敗,名將張郃命喪沙場。等到了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魏軍就再也不敢出戰,任憑諸葛亮在他們的大營前進行屯田。如果不是諸葛亮病逝,戰爭的結局還不知道怎樣。

因此,在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時,司馬懿諷刺諸葛亮不是勇者,不敢直插他的後方攻打長安,也是根本站不住腳的。在諸葛亮的以野戰破敵的戰術方針下,長安根本就不在諸葛亮的作戰目標之中。

諸葛亮要讓漢室還於舊都,為何在北伐中,始終沒把長安作為目標?

結語:

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從來沒有把長安作為戰役目標。這是因為長安遭受長年戰亂,已經失去了戰略要地的地位。諸葛亮攻下長安既沒有意義,還給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需要把大部分蜀軍投入進去。再加上關中千里平原,以騎兵為主的魏軍能夠縱橫穿插,把長安置於被圍困的境地,加重蜀軍的不利態勢。

再加上蜀軍缺乏攻堅能力,難以迅速奪取長安。如果形成相持局面,對蜀軍十分不利。因此,諸葛亮為蜀軍量身定製了防守反擊的作戰方式,採取野戰擊破敵軍主力的作戰方針。如果殲滅了魏軍主力,關隴自然就收入囊中了。可惜魏軍堅守不戰,再加上諸葛亮英年早逝,使得他的作戰方案沒能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