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全部推倒重來:《舊五代史》的價值觀問題

菜單

全部推倒重來:《舊五代史》的價值觀問題

文|劉志斌

實際上,《 舊五代史 》修纂的時間遠早於《新五代史》,宋太祖開寶六年(973), 趙匡胤 下詔修《梁唐晉漢周書》,由薛居正監修。開寶七年閏十月,薛居正等人進表獻書:修完了。

這麼快?

沒錯,就是這麼快。

《舊五代史》共計150卷,從數量上看,正好比《 新五代史 》多了一倍。由於《舊五代史》修纂時距後周滅國不久,五代各朝實錄儲存相對完好,根據《宋史·藝文志》記載,宋初儲存下來的各朝實錄有後梁張袞等撰寫《太祖實錄》三十卷;後唐有趙鳳、張昭遠等撰寫的《莊宗實錄》三十卷,姚顗等撰寫的《明宗實錄》三十卷,張昭遠等寫的《愍帝實錄》三卷、《廢帝實錄》十七卷;後晉有竇貞固等撰寫的《高祖實錄》三十卷、《少帝實錄》二十卷:後漢有 蘇逢吉 等撰寫的《高祖實錄》十卷、張昭遠等撰寫的《隱帝實錄》十五卷;後周有張昭遠等撰寫的《太祖實錄》三十卷, 王溥 等撰寫的《世宗實錄》四十卷。而宰相範質更是已經修成了三百六十卷的《五代實錄》以及其縮略版的《五代通錄》。所以 薛居正 等人乾脆搞了個“拿來主義”,以《五代通錄》為藍本,以各朝實錄為底稿,摘抄裁剪之後形成了這部《舊五代史》。在修史時,薛居正他們參考了《三國志》的體例,對五代各自成書,分別有紀有傳,其中《梁書》24卷,《 唐書 》50卷,《晉書》24卷,《漢書》11卷,《周書》22卷,至於其他地方割據政權,沒有僭越稱帝的統一放到《世襲列傳》中,僭越稱帝的都扔到了《僭偽列傳》裡,契丹、吐蕃、回鶻、党項這些地方等則丟到了《外國列傳》裡邊,最後有志20卷,分為天文、歷、五行、禮、樂、食貨、刑法、選舉、職官、郡縣十個部分,比較詳細地記述了五代時期的各種典章制度。

薛居正等人大多是五代遺臣,許多人甚至就是當年歷史事件的親歷者。而《舊 五代史 》又取材於五代各朝的實錄,因此其史料價值非常之高。但問題在於五代是個“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特殊時期,因此宋初這些文臣的學問到底如何,其實一言難盡。再加上編纂時間甚短,因此考據失當、內容蕪雜、體例不精等問題層出不窮,書中的各種封建迷信思想和帝王異相更是令人震撼,比如說朱溫出生時赤氣上騰,引得鄰居震撼不已:

以唐大中六年歲在壬申,十月二十一日夜,生於碭山縣午溝裡。是夕,所居廬舍之上有赤氣上騰。里人望之,皆驚奔而來,曰:“朱家火發矣!”及至,則廬舍儼然。既入,鄰人以誕孩告,眾鹹異之。

又比如說李克用出世時“白氣充庭,井水暴溢”

全部推倒重來:《舊五代史》的價值觀問題

在妊十三月,載誕之際,母艱危者竟夕。族人憂駭,市藥於雁門,遇神叟告曰:“非巫醫所及,可馳歸,盡率部人,被甲持旄,擊鉦鼓,躍馬大噪,環所居三週而止。”族人如其教,果無恙而生。是時,虹光燭室,白氣充庭,井水暴溢。

再比如說 郭威 出世時火光四射

後以唐天元年甲子歲七月二十八日,生帝於堯山之舊宅。載誕之夕,赤光照室,有聲如爐炭之裂,星火四迸。

反正這些皇帝出世的時候多少都得帶點聲光效果,你要是無聲無息地就被生出來了,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這明顯就是漢唐時期讖緯之學的殘留思想在作祟。

至於價值觀問題,那就更大了,比如說歷經五代十餘朝皇帝,被譽為“不倒翁”的 馮道 ,此人後來被司馬光斥為“奸臣之尤”,卻在《舊五代史》中落了個“道歷任四朝,三入中書,在相位二十餘年,以持重鎮俗為己任,未嘗以片簡擾於諸侯,平生甚廉儉⋯⋯史臣曰:道之履行,鬱有古人之風;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禮。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況於再三者哉!所以飾終之典,不得諡為 文貞 、文忠者,蓋謂此也”的評價,這明顯就是批評得不夠深入具體!這樣一個毫無廉恥之心的傢伙,你不深入批判、當成反面典型,那以後人人都想做馮道,我大宋還能有忠臣了嗎?

其實《舊五代史》中的史論內容本就不多,大多又來自前朝實錄,乃是本朝人評價本朝事,難免會有“為尊者諱”的問題出現。所以史論文字簡短、觀點立場不一、前後矛盾之處在所難免。而這也讓 歐陽修 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在他看來,薛居正等人編纂的《舊五代史》是非不辨、善惡不明、繁猥失實,簡直不堪入目,活脫脫就是一部劣史。因此必須重修《五代史》,從體例到內容,全部推倒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