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雍正三大名臣之一的田文鏡,主政河南堅決改革,是媚主還是實幹?

菜單

雍正三大名臣之一的田文鏡,主政河南堅決改革,是媚主還是實幹?

雍正三大名臣之一的田文鏡,主政河南堅決改革,是媚主還是實幹?

田文鏡

《雍正王朝》絕對是一部良心劇,講述了雍正登基前後的清朝政局,劇裡的大事之一就是雍正推行新政,讓田文鏡在河南試點。劇中的田文鏡不同於機智圓滑的李衛,儼然一個莽夫形象。歷史上田文鏡是雍正三大能臣之一,但他也的確存在巨大爭議。

雍正三大名臣之一的田文鏡,主政河南堅決改革,是媚主還是實幹?

田文鏡

一、田文鏡的出仕

田文鏡,原為清代漢八旗正藍旗人,出生於1662年。成年後憑藉漢軍旗的身份被保送至國子監讀書。被保送國子監的人,被稱為“監生”,可以不經過科舉考試直接做官。康熙二十二年(1683),從國子監畢業的田文鏡就被授予了福建長樂縣縣丞一職。

因為出身不正,田文鏡遭人鄙視,加上康熙帝有意營造正統氣氛,標榜自己的皇朝像歷代漢人皇朝一樣尊儒重道,所以像田文鏡這種無背景的一般漢旗旗人,在康熙朝並不能成為掌握實權的大官僚,田文鏡就是例子。在康熙朝,田文鏡當完縣丞之後,就在各種基層流轉,其官職不過七品上下。在康熙時期,田文鏡並不受寵,他在基層活躍了20多年,也沒被中央發現。

雍正三大名臣之一的田文鏡,主政河南堅決改革,是媚主還是實幹?

陳道明飾演的康熙

二、突然崛起

雍正絕對是清代諸帝中的異端。入關後,清朝皇帝為了標榜正統,都要努力學習,甚至刻意維護中原皇朝傳統,表現之一就是重用科舉正途出身計程車子,但雍正卻對這些讀書人沒有好感。雍正絕對算是實幹家,以辦實事為第一準則,他曾說:“國家用人,但論其賢否,不當限以出身……自古以來,名臣良輔,不從科甲出身者甚多,而科甲出身之人,亦屢見有蕩檢逾閑者。”

雍正繼位時,田文鏡已經61歲了。雍正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性格給田文鏡的官宦生涯提供了機會。在雍正元年(1723),田文鏡正出差山西。當時山西發生旱災,雍正詢問災情,山西巡撫是滿人大貴族德音,此人為了標榜盛世,就謊稱無災,田文鏡返京後直言山西旱災之嚴重,沒有替雍正粉飾太平,這反而獲得了雍正的信任。

雍正三大名臣之一的田文鏡,主政河南堅決改革,是媚主還是實幹?

雍正

田文鏡突然崛起和雍正密不可分,在雍正看來,“

牧令為親民之官,一人之賢否,關係萬姓之休慼

”。在雍正的認知中,地方官和百姓密切相關,地方官的選擇必須慎之又慎,所以必須選出一些為百姓辦實事的人。田文鏡的直言敢諫恰恰成了雍正提拔他的原因,所以雍正二年,田文鏡就被升為河南布政使,不久升為署理河南巡撫。

三、主政河南

田文鏡60多歲才成為地方重臣,他十分重視雍正給自己的機會。河南,在清代已經成了全國落後省份,因為河南地處黃河下游,雖然是農業大省,但黃河多次決堤,造成河南農業生產困難。黃河決堤一次,朝廷就要修堤、賑災、免稅,河南的官員常年都要經手這麼大筆的款項,這反而促成了河南官員貪婪成性;而河南豪強憑藉災害之便強取豪奪百姓田地,這又造成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景象。

雍正三大名臣之一的田文鏡,主政河南堅決改革,是媚主還是實幹?

清代豪強

所以田文鏡到河南後以吏治入手,開始清查省府官吏,進而打擊豪強。田文鏡在雍正三年初提出了官員行為修養十二條,大意就是認真辦事、以民為本、限制兼併、重視水災、抑制豪強。他要求各級幹部好好學習,並告誡他們以身作則則,“

使嘉猷實績壅於上聞

”,直接向皇帝報告你們的功績;但如果不好好學習、也不更改行為作風,即便是我的親屬,也“

斷不肯片刻姑容,留為民害

”,也要彈劾他、罷免他。當時歸德知府祝兆鵬辦事認真,雍正三年夏黃河發大水,歸德下轄多縣處於危險之中,祝兆鵬親赴洪水前線,逐個大堤視察,平時住在大堤旁邊的帳篷裡,冒著大雨指揮加固,最終使得黃河大堤無恙。田文鏡得知此事,特意上書給雍正,為祝表功。

雍正三大名臣之一的田文鏡,主政河南堅決改革,是媚主還是實幹?

清朝官僚

而河南衙門的辦事員(師爺、衙役、捕快等)辦事有潛規則,處處要錢。比如師爺有燈油錢(貪汙公費的一種);看監獄的衙役能剋扣犯人伙食、能替換犯人家屬給犯人送的衣物食物,只要犯人家屬不給錢,犯人就得被戴上大型鐐銬;而豪強犯案,用錢即可擺平,實在擺不平的,即便入獄也不上鐐銬。針對這些辦事就要錢的陋習,田文鏡頒佈了《申飭事》、《勸諭約束衙蠹以肅關防事》,告誡辦事員按規則辦事,警惕和豪強交往。

雍正三大名臣之一的田文鏡,主政河南堅決改革,是媚主還是實幹?

衙役

四、推行新政

清代國庫庫銀來源之一就是地方稅賦的上交,但康熙晚期、雍正初期,國庫空虛,其原因之一就是各省巡撫上書說本省稅收不夠,請求延遲付款,結果越拖越多。雍正二年,雍正就下令各省追繳所欠賦稅,各省的錢大多被各省地方官員貪墨,地方督撫不願得罪同僚,也就應付差事,所以無法追繳回來。

田文鏡為了彌補財政虧空,便貫徹了雍正的攤丁入畝政策。雍正新政的重要內容就是攤丁入畝,它廢除人頭稅,增加了地稅,地稅則按土地所有人繳納,地多多交、無地不交。雍正四年,田文鏡針對豪強拒不履行交稅義務,又頒佈了《墾荒條約》,實際就是武力查田,他讓手下官兵清查田地歸屬、強制土豪按田交稅,雖然著實惹怒了一批豪強,但卻保證了國家財源。另一方面,田文鏡要求負責稅收的官員清查省府財政,還張貼榜文鼓勵百姓揭發貪汙。

雍正三大名臣之一的田文鏡,主政河南堅決改革,是媚主還是實幹?

清朝官僚

同時田文鏡推行火耗歸公。火耗就是官方規定正稅之外的附加稅,原本火耗是預設的規矩,但沒有定量,所以各地官員自由決定以至貪墨。現在田文鏡規定了火耗的具體數量,正稅、火耗以外不得加收任何稅賦,而收上來的火耗,田文鏡一部分用來填補虧空,一部分發給官員當獎金,這種恩威並施的手段,算是暫時緩解了他和河南官員的矛盾。

田文鏡主政河南4年,認真貫徹了雍正的新政。黃河在此時期沒有發生特大水災,而且河南糧油等生活物資的價格大多減半,百姓較為富足,河南省稅賦的追繳也順利進行,河南府庫在此時期也較為充盈。鑑於田文鏡的特殊貢獻,雍正特賞賜他“抬旗”(清朝“抬旗”是一種榮譽,田文鏡本是下等旗正藍旗出身,現在給他升為正黃旗,成了上等旗,類似於由東北戶口變成了北京三環的戶口),總督河南、山東兩省,並被雍正親封為“第一巡撫”。

雍正三大名臣之一的田文鏡,主政河南堅決改革,是媚主還是實幹?

文史君說

雖然田文鏡功績突出,但史書對他評價不一。一方面,《清史列傳》認為田文鏡主政河南時,清正廉潔、辦事效率高,“

豫省吏畏民懷,稱為樂土

”;但《清史稿》則稱田文鏡錙銖必較,“

諸州縣稍不中程,遣謫立至。尤惡科目儒緩,小忤意,轍劾罷

”。也有人認為田文鏡的行為並非為民,而是為媚上,一味迎合雍正,其表現就是河南遭災,雍正要免稅,田文鏡卻說災難程度不大,本省庫存就可解決,而且賦稅不會拖欠,雍正十分高興;而且田文鏡還多次向雍正報告祥瑞,他向雍正進獻過“嘉禾”,還報告說黃河突然水清了,所謂“聖人出,黃河清”,就是變相說雍正為聖人。到了乾隆時期,當時的河南巡撫又把田文鏡這些舊賬搬了出來,揭發田文鏡造假和河南人民不滿。但究其根本,還是田文鏡改革損害了豪強利益,所以這些故事很可能是河南豪強的報復和誣陷。

參考文獻

《清史列傳》,中華書局,1987年。

《清史稿》,中華書局,1998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