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宋代貢獻家財做官與當代買官

菜單

宋代貢獻家財做官與當代買官

歡迎大家積極的在下面留言評論說出你的觀點!

萬水千山總是情,看完這篇行不行,小編這廂有禮了。

宋初有一種風氣,就是貢獻家財給國家,然後換取官職。雖然不是明目張膽地買官,但是和現在的買官似乎如出一轍,沒有什麼大的區別。

宋代貢獻家財做官與當代買官

宋初,朝廷重視武功,但朝廷又對武將們心存忌憚,就透過“杯酒釋兵權”事件奪了武將們的兵權,給他們一筆大大的賞金,讓他們多買歌兒舞女,回家享樂去了。朝廷建立起來了,就不需要那些武將們執掌兵權了,只是把那些文臣武將的兒子們錄用為官就算是對舊臣的照顧了。但對於進獻家財的官員還是能給予一定的官職,只是沒有兵權而已。在這之前,節度使們常常擁兵自重,不受朝廷約束,想要依附哪個朝廷就對哪個朝廷獻出一部分家財,然後成為這個朝廷的大臣。只是這種進獻財物的方式也僅僅限於失掉權勢的節度使們或者一些自認為過氣的大臣們,當這些人還在春風得意的時候,朝廷往往會拉攏他們,有時候讓他們左右為難,為了在紛繁的政治時局面前有所發展,他們只能謀求腳踩幾隻船的結果。即使被某個王朝拋棄了也不要緊,要想做官容易得很,只要進獻大量家財就可以。

於是,宋初的那些官員們拼命搜刮錢財,有的甚至假傳聖旨,購買竹木的時候走州過縣,拿著偽造的聖旨免除稅收,然後把竹木運到京城,透過各級官署賣掉,把公家的錢洗進自己的口袋。參與這些以權謀私行為的有當朝駙馬、大臣,都沒有受到什麼制裁。朝廷罰他們一兩年的俸祿就完事了,等於變相縱容他們犯罪。他們家裡有背景,也不怕被制裁。很多大官都知道銀子的重要性,官場需要大量銀子,也就不擇手段獲取銀子了。只要有了銀子就可以買官了,說是貢獻家財給國家,其實還是賣官鬻爵,沒什麼本質區別。

宋代貢獻家財做官與當代買官

到了現在,買官之風更加興盛,已經不是原來的貢獻家財那麼簡單了。可以透過中間人送錢、送東西,可以透過藉著官員三節兩壽的時候送禮,也可以陪官員打麻將的時候故意輸錢,也可以出錢讓官員的子女到外國留學,也可以直接開著六個排氣筒的大賓士,載著六十斤黃金直接開到官員家裡,放下就走,也可以送給官員女兒三十套房產作為生日禮物,各種套路層出不窮,蔚為大觀。如果說宋初的貢獻家財還有那麼一點顧忌官場尊嚴的話,那麼當代的買官絕對已經成了赤裸裸的收買,把官場的底線粉碎得連個渣都不剩了。

貢獻家財做官並非把家裡的錢都送給朝廷,而是自己留下一大部分,只送出一小部分,況且那些錢也不是他們自己的,而是從民間搜刮上來的。當代的買官大部分也是如此,小官員為了謀求升職,巧立名目收取錢財,然後把這部分錢送出去,做更大的官,收更多的錢。也就是說,官職越大,收的錢就越多,當然為了謀求這個職位,送出去的錢也就更多。但不管是宋代的官員還是當代的官員,都不怕送錢,一是因為送出去的錢不是他們自己的,二是因為他們還能賺回來,並且賺更多的錢。於是,宋代官員貢獻家財就成了一種官場投資,而不僅僅是投機;當代官員送錢、送禮,賣官鬻爵,也是一種官場投資,投機的成分更大一些。

宋代貢獻家財做官與當代買官

不管怎樣,古代、當代的買官賣官如出一轍,都是要錢,沒有錢什麼都難辦。君不聞“不請不送,原地不動;又請又送,提拔重用。”的官場潛規則?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古代的朝廷早就給每一種官職做好了價格,只是不允許明碼標價出賣罷了。官職的價格是以官員可調動的社會資源來衡量的,允許暗中交易,也是一種市場中的商品。要不然,為何那些權貴們世世代代做官?沒錢的書生只能透過科舉來做官?

這股風氣在當代市場化經濟面前愈演愈烈,都變得毫無底線了,只是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反腐倡廉以來,人們才知道怎麼回事,真是驚掉了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