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古代做官的大多有違初衷

菜單

古代做官的大多有違初衷

觀古今看世界

古代做官的大多有違初衷,他們做書生的時候,十年苦讀,辛苦而又勞累,一旦求取功名,做了官員,就會拋棄書生時期以天下為己任的志願,忙於官場的各種應酬,忙於請客送禮,忙於給自己製造政績,再也顧不上修齊治平的理念了。

古代做官的大多有違初衷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的現象呢?書生學儒家的四書五經,大多具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理想,而且他們讀著讀著、揹著揹著竟然全都相信了。可是一旦做官,事實就完全不是那個樣子。做官總是從小官開始做,小官上面還有一級一級的大官,官大一級壓死人,做一個小官員如何可以治國平天下呢?只能慢慢地熬,慢慢地等。如果只是熬和等能夠升官也行,可是官場的規則不是那樣的。需要給上級送禮、送錢,以此獲得政績和升職。而剛做了小官的書生們哪裡有那麼多的錢才來送?他們只能巧立名目,從民間搜刮一些錢財,送給上級,以此得到提拔和重用。但這還遠遠不夠,需要會站隊,會拉幫結派,站到自己一夥人當中,有事情的時候才能互相庇護。比如,有的官員要被皇帝問斬,和他是一派的官員就要求情,求皇帝開恩。如果沒有一派的人,誰會替他求情呢?只是出於道德和公義?那是不可能的。

古代做官的大多有違初衷

那些寒窗苦讀的書生們,空有一腔報國之志,到了官場之後,就被消磨得圓滑世故,成了一個個善於榨取民間財富的貪官汙吏。而成為貪官汙吏之後,臉皮就厚了,心就黑了,完全忘記了以前書生時期的初衷,大肆地貪汙、受賄、行賄,官位也越來越大。這些官老爺們被老百姓認為是成功人士,拿他們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刻苦攻讀,求取功名,做官之後,一輩子風風光光,人前顯貴,祖宗都跟著沾光。

古代做官的大多有違初衷

而那些所謂的治國理念,平天下的策略只是出現在文章之中,在現實生活中卻處處碰壁,沒有生存的土壤和環境。因為,古代官場不是講理想的地方,也不是講道德的地方,更不是迷信法律的地方,而是錢說了算的地方。

古代做官的大多有違初衷

於是,在這種現實環境下,書生們大多都違背了自己的初衷。但他們不肯承認,要在口頭上宣揚理想、道德、法律等等光鮮的東西,而背地裡卻大肆地搜刮錢財。說到底,他們還是活在現實生活中的人,活在官場中的人,而不是原來的那個窮酸的書生了。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