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空虛時代,向何處安排我們的思、想

菜單

空虛時代,向何處安排我們的思、想

今天的時代特質是“一個人時代”的特質,沒有了過去一個人需要顧及的法律問題、道德問題、經濟問題與生活問題,一個人可以完成很多原先一個人難以進行的事情,不管是企業管理還是選擇不分性別的婚姻裡。

空虛時代,向何處安排我們的思、想

社會環境在變化,思想在改變,但一個人總要面對一個人的問題,更何況在一個人的時代裡。很多人認為這一個人的時代,是網路的發展,技術的革新,是新千年的社會格局變遷,其實在半個世紀前,再往前追溯,“

上帝已死

”的尼采,“

人的心靈與精神的境界就會一直不斷地降低

”的托克維爾的預言已經得到了驗證。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哲學家吉爾·利波維茨基的著作《空虛時代》寫於七十年代,在國內多次再版,有人評論《空虛時代》《烏合之眾》《娛樂到死》是瞭解社會的三大好書。

為什麼過了半個世紀這本書還在再版,如同我們會把很多經典再次品讀,魯迅有一句名言:“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魯迅要反抗絕望,利波維茨基試圖分析這個空虛時代裡個人化發展的特質與未來的出路問題。這一點上,不同時代的大師的關注點都是一樣的。

空虛時代,向何處安排我們的思、想

《空虛時代》書中例舉了很多西方世界的思想發展案例,這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1968年,法國一群年輕人幹了一件大事情,5月,著名導演特呂弗等知名電影人衝到戛納影展,阻止影展舉辦,這就是著名的“五月運動”,實際上從2月開始,電影人與青年學生、群眾歐尼都衝上街頭進行大規模的抗議和示威,深層原因是整個60年代世界範圍的非主流文化的大爆發,各種年輕人的新文化改革運動此起彼伏,世界的思想進入了一個大翻盤的時代。

空虛時代,向何處安排我們的思、想

回首國內,曾經八十年代的思想發展中也出現過“

另外一種昏睡

”,很多人選擇集體性失憶,思想啟蒙的同時喚醒了民主意識,而商業化程序也開始,曾經在新華書店徹夜排隊買書的人開始紛紛下海。定睛如今的時代,也是作者書中稱之為的“空虛時代”。無數人似乎湧入到無數的直播小螢幕中,這個小眾化的“小時代”裡,大家足不出戶,忙著點贊,忙著看口紅色號,忙著磨皮,忙著點贊和數著自己的點選率。這就是空虛時代的一個典型標誌:

那喀索斯的自戀。

作者在書中也多次談及五月事件,這是個人反對集體思想專治的必然結果。他認為西方社會進入到了個人主義歷史新階段,即第二次個人主義革命的時代,個人服從集體理性規定的觀念已經被打破,變成絕對的自我,盡情享受生活,是個人主義意識形態的一種極端表現。特呂弗的電影《戲夢巴黎》就多處有隱晦地表達這一段政治文化動盪時期學生的狀態。(對照國內還有一部婁燁的同類型作品)

空虛時代,向何處安排我們的思、想

對個人身份認同加以合理化,在後現代文化的影響下,不再追求集體意志的表達和信仰的缺失。但在追求個人自由的過程中,也會陷入到一種“自戀型的變革”中,把自己變成了那喀索斯,顧影自憐,走進一種懸浮的生活狀態去,一方面追求高質量生活,過多關注個人外表,拼命健身跑步整容;一方面封鎖自己,“情感逃避”。“我”的標籤被解體,簡單的二元對立又自相矛盾。

比如關注一些國家大事,比如戰爭、選舉、環保,瑞典的16歲的環保少女一時間風頭無兩。但對對重大意識體系缺乏興趣,只是重視參與和表達,這種參與有的時候只是網路發聲。因為網路發展人人都可以發聲,發表自己的觀點,但不確保正確與否,甚至有些觀點是吃人血饅頭或者不知道其要負法律責任,只是內心的“自我”的隨性。

情感上,雖然城市變大,人們相逢機會變多,但人越孤獨。年輕人自詡享受孤獨,而現在網路到處充斥著各種聊天軟體。

利波維茨基認為

自戀是體制的破產

源於一種普遍化的,虛無的社會價值觀與社會信仰,最終心理與社會現實的嫁接,進而形成一種新的特有的文化,核心在於利用客體選擇的鼓勵來實現主體的膨脹。

不可否認,歷史上每一次思想啟蒙都是自我意識的覺醒,隨之也帶來個人主義中的自我實現,“

說什麼王權富貴,怕什麼清規戒律

”,文化思想的基調發生了基本改變和消解,這種個人主義歷史新階段還會繼續發展下去。在世界皆醉我獨醒,誰來判斷醉或醒,當代我們還是需要這些啟蒙者,需要這些在鐵屋子裡的吶喊者。

空虛時代,向何處安排我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