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凡事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深度好文)

菜單

凡事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深度好文)

凡事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深度好文)

反省自己

一個人靜坐的時候要多去反省自己的過錯,和人閒聊的時候不要談論別人的不是。老話講的好:人都不是聖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孔子的弟子曾子每天都要多次的去反省自己。,一個人只有不斷地反省,凡事多從自己身上去找原因,才能不斷的走向成熟。遇到問題與其總是抱怨他人,推脫責任,不如多從自己身上找問題。當我們學會了自我反省,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就能夠不斷超越自我,最後取得成功。

凡事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深度好文)

反省是一種高階修養

自我反省,是一個人的教養

老子說:“一個有道德的人行為表現就是不去責怪他人”

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應該好好想想,自己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學會從自己身上去分析問題的根源,是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

經常反思自己的過錯的人,是一個有高階修養的人。

曾經有位老教師經常抱怨兒媳婦太懶,說她衣服洗得不乾淨,家裡衛生沒怎麼打掃,不會做飯……

有一天,他的外孫找到老教師,幫他把戴在鼻樑上的眼鏡清洗乾淨。

他再次看自己媳婦洗的衣服,打掃的衛生,其實都挺乾淨的。之所以看的不乾淨,是因為眼鏡髒了。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遇事不要苛責別人,多去反觀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凡事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深度好文)

認清自己

自我反省,才能看清自己

海涅曾經說過:“自我反省就是一面鏡子,能夠照出我們的缺點,讓我們有改正的機會,把別人作為一面鏡子,可以讓我們認識自身的問題”,當我們身處迷局時,往往不能認清自己,旁人的意見和批評就是我們的另一隻眼睛,我們虛心接受建議就能獲得成長。

時刻檢討自己,改正缺點,讓自己越來越優秀

唐太宗和魏徵,一個是愛才親民的賢君和一個直言進諫的能臣,兩人相輔相成,開創大唐盛世。魏徵性格耿直,給唐太宗進諫時從不顧及帝王的臉面;有時候雖然讓唐太宗很不高興,但他清楚地知道這才是能輔佐他的大臣,因為有魏徵這樣的大臣時刻提醒自己,他才能清楚知道自己的過失,在之後的治國施政方面做出調整,避免犯錯。在他們君臣的配合下,成就了唐朝的“開元盛世”。

能夠聽取不同人的意見,接受別人的指責,才能變得通達明白,聽信小人的讒言,只會讓人變得更昏聵,看到賢德的人就想著和他靠齊,看到不好的人就自我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問題。

自我反省不僅是一種能力,而且更是一種做人境界,經常自己我反省不知不覺我們就改變了自己,我們將會更加清楚的看清自己。

凡事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深度好文)

反省的快樂

自我反省,常生喜樂

古人講:“賢德的人經常反省自身的不足,小人從不承認錯誤。”

從前,在一個小鄉村裡有這麼兩戶人家,住在東邊的李四家經常吵架,水火不容,家裡雞犬不寧;住在西邊的王五家,則和和睦睦,相親相愛,有一天張三受不了爭吵,就去王五家請教如何和家人和諧相處,王五告訴他,因為他們家經常會犯一些錯誤,李四感到非常疑惑,突然看到王五的老婆因為地板滑差點摔倒了。婆婆急忙跑過來扶起媳婦說:“都是我不好,沒有把地上的水拖乾淨。”站門外面的兒子趕緊說到:“錯的應該是我,沒提前告訴媽媽大廳正在拖地,水還沒有幹,導致媽媽摔倒”。媳婦聽了之後非常的慚愧自責說:“這和你們都沒關係,這都是我的錯,我走路太不小心,讓大家擔心了。”李四看了之後,終於找到了答案。

大部分人都心裡想的都是這是別人的錯,所以很難相處,如果能夠時刻反觀自己,不斷提升自己,就可以解決很多的紛爭,贏得身邊人的愛戴,時常反省自己過錯,不去談論別人是非,反映了一個人的修養。

不要去責怪別人,幫助你的人能給你歡樂,傷害你的人會帶給你成長,當我們能夠感恩一切,相信這些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們就能夠常生喜樂。

每個人都活得不容易,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學會將心比心才能贏得尊重。

凡事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深度好文)

一日三省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我們是把責任推卸給環境和別人,還是首先想到是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