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貨主質疑卡車司機收入高,對方回懟

菜單

貨主質疑卡車司機收入高,對方回懟

也許這個社會都這樣,總覺得別人比自己賺錢多。這不,有的貨主明明自己給著最低的運價,卻質疑卡車司機收入比自己還高。在包頭的一個貨運市場,貨主說到卡車司機時一臉不屑:別覺得他們窮,一個月穩穩過萬元的工資,這年頭,不比白領差啊!

貨主質疑卡車司機收入高,對方回懟

要說卡車司機一個月有沒有過萬的工資,按平均來說,這也不假,在光景好的時候,跑長途的卡車司機確實月收入都在萬元以上,有的還會有飯補、水補甚至煙補。但需要想明白的是,他們也不容易,許多卡車司機要自己裝卸貨,關鍵是擔著多大風險啊,沒黑沒夜地跑車,一趟活好幾千公里,有時候飯吃不上,覺睡不好,尿都得憋著,一個月工資過萬並不過分。再者,對於那些自己養車的司機來說,除去各方面的花銷,一個月剩個萬八千也不多,一輛車就是一個家,要還貸、孩子要上學、家裡還有老人,用青春換來月工資過萬的收入,很正常。

貨主質疑卡車司機收入高,對方回懟

這個貨主並不這麼覺得,他表示,說辛苦,幹什麼不辛苦?貨主也辛苦啊,一大早就得盤點貨物,聯絡車,討價還價,有人接單了裝完貨還得分分鐘盯著他到哪了,能不能按時送到。有時候車出了事故貨主還得分攤責任,也是提心吊膽。再者,卡車司機都說貨主不給及時結款,那是因為工廠不給貨主結算,自己拿什麼跟車主結?總之貨主覺得自己很冤枉,有時候還要背黑鍋。比如在平臺上釋出貨源資訊,價格其實也沒那麼低,但平臺還要抽成,到最後是卡車司機只能拿一部分,剩下的都被平臺拿走了,這才是一本萬利啊!

這就要說到貨運平臺到底好不好,過去,貨車司機到了一個地方,都是靠朋友或者老關係找貨,雙方談價格,一般來說,貨主都會用熟悉的車,而車主也會給個公道的價格。但平臺出來以後,貨主圖省心,更為了省錢,把貨源放在網上,大量的司機來搶單,一個比一個低,到最後拿下單子的可能都不賺錢,運價市場就這樣慢慢給作亂了。網際網路的兩面性就體現出來了,雖然給雙方提供了方便,但也把運價搞亂了,卡車司機早就沒以前那麼高的利潤了。

這種情況下,以前僱個司機一起跑車的,現在乾脆自己跑,有志氣的則不接那些低價的單子,有時候空車返回,車出勤率也不能保障,收入自然也就不夠高了。如今,月入萬元的司機還有,但沒那麼多了。許多幹脆去上班,一個月拿著幾千元的工資,起碼穩定啊,起碼不用被層層盤剝啊,起碼不用提心吊膽啊,起碼不用每天起來就愁著還貸啊!

貨主質疑卡車司機收入高,對方回懟

貨主質疑卡車司機賺錢比自己還多,卡車司機直接回懟:你們給的運價,保個本就不錯了,還賺?沒你們收入高,那換換吧,貨主來開開車試試,保準連饅頭泡麵都吃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