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10歲男孩淹死在床上,媽媽泣不成聲,原因令人無法接受……

菜單

10歲男孩淹死在床上,媽媽泣不成聲,原因令人無法接受……

10歲男孩淹死在床上,媽媽泣不成聲,原因令人無法接受……

很多家長還不知道乾性溺水是什麼,暑假帶娃游泳如何做到安全防護?這一篇滿滿的乾貨分享給大家!

——派媽

10歲男孩竟然淹死在床上!

在美國卡羅來納州,發生了這樣一起特殊溺亡事件。

起因是一個10歲男孩被媽媽帶去游泳。

在游完回家的路上,男孩一直喊困。

媽媽也只是以為男孩游泳遊累了,並沒有引起警覺。

於是放任孩子在床上睡一覺。

但當一個小時過後,媽媽驚恐的發現男孩臉上覆蓋上了一層白色泡沫。

這時,無論媽媽怎麼叫男孩,男孩都沒有了任何反應。

等媽媽把男孩抱進醫院,等來的,只有一份冰冷的溺亡報告。

好好躺在床上睡覺,怎麼會溺亡呢?

仔細一看,報告顯示的是

“乾性溺水”

— 也就是男孩在床上溺亡的真正原因。

與人們大多所認知的溼性溺水不同,乾性溺水一般是發生在游泳幾個小時後才出現的溺水狀況。

10歲男孩淹死在床上,媽媽泣不成聲,原因令人無法接受……

乾性溺水一般是游泳時,吸入液體刺激導致的喉部痙攣,導致聲門關閉。

也就是說,為了不讓肺部進水,嗓子眼自動關閉,導致出現窒息的情況。

雖然生活中乾性溺水現象並不常見,但是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給出的資料中可以看到:

在全球,每天就大約有

10人死於“乾性溺水”。

乾性溺水的事發率正在明顯升高。

所以當孩子游泳後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嗜睡、嘔吐等現象時,就要引起注意了。

除了乾性溺水,還有一些溺水因素讓家長防不勝防。

而不管是何種溺水方式,都會對孩子生命產生極大威脅。

所以在兒童溺水相關知識的學習上,一定不能馬虎。

家長的警覺,才是孩子最好的保命利器。

1

除了乾性溺水,還有一種溺水現象值得我們警惕。

前段時間,刷到這樣一個影片。

影片中,一個男孩徑直跳進了一個露天泳池。

10歲男孩淹死在床上,媽媽泣不成聲,原因令人無法接受……

監控顯示,兩分鐘時間不到,男孩漸漸停滯在原地,不斷撲水。

整個過程很安靜,也沒有呼救聲。

直到一個人走過來,察覺不對勁,及時把他救上岸,才順利脫險。

如果男孩沒有被發現異常,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大多數人對溺水的印象,好像還停留在電視劇的誇張情節上。

以為落水都會大聲呼救,其實現實要殘酷得多。

一旦溺水,求救成了奢望。

就像網友對這件事的評論一樣,大多隻會認為孩子在玩,在憋氣,很少人會想到到溺水。

有人分享了自己親歷的一件事,現在想起都感到後怕:

“前段時間,我們小區也差點出現溺水事件。只看見一個小孩撲通一下跳進水裡,沉水了,心裡還在想這孩子怎麼比我能憋氣,觀望了一會兒,孩子頭還沒冒出來,才感覺不對勁,趕緊把孩子抓了起來。

美國安全專家也指出,溺水者並不像大多數人所認知的那樣,會猛烈拍打水面求救。

相反,溺水總是悄無聲息的。

與此相同的,還有芬蘭兒童溺水事件。

透過影片,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兒童溺水時,離他不足一米距離的位置,圍了一圈前來游泳的人。

10歲男孩淹死在床上,媽媽泣不成聲,原因令人無法接受……

溺水情況還在持續,身邊這場“忽視”也在持續。

最終兒童因體力不支失去意識時,才被察覺。

慶幸的是最後成功搶救過來,但大多數溺水的孩子沒有這份運氣加身。

夏季,這個兒童溺水事件頻發的季節。

為了避免悲劇再次上演,家長和孩子做好安全教育這一課,已經刻不容緩。

2

溺水事件頻發的背後,更多是父母和孩子安全意識的缺失。

父母通常有這3個誤區:

誤區一:以為孩子發生溺水就會呼救。

在遼寧一遊泳館內,一男孩被家長帶來游泳。

男孩在往泳池試探摸索的時候,不小心踩空,踏入了身高所不及的深水區。

隨即,立馬出現了溺水情況,腦袋在水裡時浮時沉。

而男孩家長就岸邊,看著男孩,無動於衷。

還是岸邊一個有著多年教練經驗的男子發現了男孩的問題。

當他把男孩救上岸時,這位家長還處於蒙圈狀態。

在她看來,孩子沒喊沒叫,在水裡玩得好好的呢,怎麼就溺水了?

殊不知,當孩子在水中,一聲不吭時,才最是反常,值得注意。

誤區二:陪孩子一起去游泳,自己在他身邊就安全了。

真的是這樣嗎?

並不是。

之前看到這樣一條新聞。

在廣東惠州,一對夫妻帶著6歲孩子來到江邊游泳。

父子二人都戴上了泳圈,為了安全起見,爸爸還特意在兒子的泳圈上繫上了安全繩。

但是意外還是發生了。

原來孩子身體與泳圈發生了脫離,等岸上的媽媽和位於江中的爸爸反應過來時,泳圈已不見孩子身影。

想要下去找孩子,但看著茫茫江面,心中只餘無盡的絕望。

爸爸趴在江邊痛哭,悔恨交加。

10歲男孩淹死在床上,媽媽泣不成聲,原因令人無法接受……

他和媽媽也沒想到,原以為安全的防護,最後卻成為最致命的漏洞。

等救援隊搜尋到孩子時,孩子已經停止了呼吸。

在這個事件中,爸媽防護措施沒做到位嗎?

也不是,游泳圈加安全繩好像看起來特別靠譜。

去游泳的時候爸媽不在身邊嗎?也是在的。

爸爸在水裡看著,媽媽在岸上盯著。

最終一眨眼,孩子連呼救的機會也沒有,就消失在了茫茫江面。

誤區三:自己給孩子套上游泳圈就安全了。

在一個大型室內泳池內,一個男孩帶著泳圈發生了溺水事件。

在整個泳池內可以看到,有個男孩舉止比較怪異,帶在泳圈,獨自一人“趴在水上玩”。

10歲男孩淹死在床上,媽媽泣不成聲,原因令人無法接受……

直到兩分鐘過後,察覺到不對勁的人才決定過去看看情況。

撈起水中男孩,才發現他的臉色和眼睛都已經泛白。

這時才意識到,男孩不是在玩水,而是被腰上的泳圈卡住翻不了身!

正好同行朋友是個醫生,男孩才脫離了危險。

泳圈,成了孩子身邊的隱形殺手。

孩子游泳,沒有絕對安全,只有父母近距離貼身的看護,才能最大程度去規避危險。

不僅是家長要提高警覺,對於孩子來說也一樣。

夏季高溫,帶孩子玩水一定要多加看護。

安全教育於父母,於孩子,都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

別讓一時疏忽,成為一生不堪回首的噩夢。

3

溺水事件發生時,該怎麼辦?

孩子一溺水,家長也心驚。

思緒一亂,很有可能逮著哪個急救法就開始施救。

殊不知,錯誤的方法不僅對孩子沒有絲毫幫助,更會耽誤孩子最佳救援時間。

以下這個錯誤溺水救治方法,一定不要用。

“控水法”,一個多次出現於新聞事件中的方法。

具體的操作步驟就是把溺水者身體肚臍的位置,放到膝蓋上,透過擠壓的方式,把水弄出來。

10歲男孩淹死在床上,媽媽泣不成聲,原因令人無法接受……

但事實是,溺水導致的窒息並不是由水造成的。

美國心臟協會急救導師說:

“目前,沒有證據證明水能成為阻塞氣道的異物。對於溺水時間短的人來說,肺部根本沒有吸入多少水。強制控水不僅容易拖延心肺復甦的時間,更容易導致胃裡的水流出,造成誤吸的風險。”

而正確的救援方法是什麼呢?

家長只需要牢記以下兩點即可:

第一,

不論什麼情況,一定要先呼叫

120,讓專業的醫生診斷一下。

如若孩子已經恢復意識,也得讓醫生看看,防止後續出現乾性溺水造成的溺水事件。

第二,救護車沒到的時候,觀察孩子的狀態。

如果清醒狀態,等待120即可。

如若是陷入昏迷狀態,可以採用A-B-C急救法,對孩子實施緊急救援。

A-B-C急救法也被稱為心肺復甦三部曲,分為三個環節:

A—開放氣道,清理口鼻處異物,保證呼吸道通暢;

B—進行有效人工呼吸。施救者可捏住溺水者的嘴巴或鼻子任意一個地方,然後向未捏住部位開始吹氣,每隔5秒重複一次;

C—建立有效的人工迴圈,進行心臟按壓。每次下壓程度為3到4釐米,壓下後迅速放鬆,如此反覆,每次按壓頻率為每分鐘80到100次。

正確的施救方法,能在關鍵時刻挽救孩子的生命。

但相比於施救而言,我更希望家長和孩子重視的,是預防!

4

防止兒童溺水,我們應該怎麼做?

近些年來,雖然關於防溺水的安全教育一直在加大宣傳,但溺水事件每一年都未曾減少,其根本原因還是沒有引起家長和孩子真正的重視。

僅7月上旬發生的溺水事件就已經超過了18起,23個孩子溺亡。

關於兒童溺水這一課,我們一定得學好、記牢,守好這條生命紅線。

據調查,兒童溺水場所主要分三類:分別是公共場所、家中、農場農田。

其中,公共場所和家中佔比最高,分別為26。7%和17。06%

這個兩個溺水事故高發地,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

在家裡,我們要警惕這三個地方:

浴缸、馬桶、接滿水的臉盆。

不要認為小題大做,就在今年7月,才發生了一起相似案例。

一位奶奶為節約用水,在桶裡接滿了水。

沒想到最後卻導致家裡1歲半男孩跌入桶中,溺水窒息。

搶救了快1個小時,男孩才慢慢恢復了心跳,但腦損傷嚴重,何時醒來還是個未知數。

10歲男孩淹死在床上,媽媽泣不成聲,原因令人無法接受……

甚至馬桶這個地方,也有孩子頭朝下被卡進去過。

這些地方的安全隱患,讓人防不勝防。

所以在家中,如有幼齡孩子,水多的地方,記得把門帶上,防止孩子靠近。

或者及時處理掉接滿的水,杜絕隱患。

那室外又該怎麼防止兒童溺水呢?

第一,提供“接觸式看管”。

和孩子外出游泳時,要保證孩子在一手臂範圍之內,這樣孩子出事,能第一時間進行救援。

孩子從溺水到死亡,過程只有短短几分鐘的時間,距離孩子太遠,錯失最佳救援時間,到時候懊悔也已晚。

第二,孩子在海邊或是游泳池游泳時,泳衣儘量顏色鮮明一些。

特別是人流量大時,這樣不僅能及時關注到孩子狀態,一旦事故突發,救援人員也能第一時間找到孩子,快速實施救援。

第三,不要帶孩子去開放性水源地帶游泳。

不要帶孩子去水庫、江邊去游泳,一旦出現問題,孩子溺水,尋找難度會急劇增大。救援人員會花費很長的時間去打撈,而打撈的這個時間,孩子是等不起的。

除此之外,光是家長做好防溺水措施還不夠,還要教會孩子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識。

以下這三點一定要讓孩子知道:

一、游泳前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

父母陪孩子游泳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讓孩子養成熱身後再下水的習慣,防止因熱身不到位而導致的腿部抽筋。

二、一定要選擇有救生員的地方游泳,生命才能多一份保障。

遇到危險,才能得到最好的救援。

三、游泳前,教孩子熟悉泳池內標記,以免孩子誤入深水區。

總而言之,在大人視線範圍外,讓孩子儘可能遠離水源,溺水這個萬一事件,我們賭不起。

安全教育做得好,孩子生命保障才能好。

兒童溺水事件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我們真正提高防護意識,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不要讓意外,比明天更先到來。

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