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九州是哪九州?《史記》中如何描述九州的?

菜單

九州是哪九州?《史記》中如何描述九州的?

九州是古代中國的代名詞。關於九州這個叫法的起源,很多古籍都有記載,但各古籍的記載不盡相同,例如,

《尚書》記載,九州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爾雅》中有幽州與營州,沒有青州和梁州。《周禮》中有幽州與幷州,沒有徐州和梁州。

本文只講講正史(二十四史)《史記》中關於九州的記載,其他古籍的記載不提及。

一、九州及其變遷

實際上,包括《史記》在內,都認同九州和禹有關係。《史記》的第二個本紀《夏本紀》中,記載了大禹治水時開闢的九州。當然,這段記載可能有些誇大,但是作為第一部正史,有必要認真對待。好了,下面說下《夏本紀》中對九州的描述。

司馬遷大師首先交待了九州的來歷

“(禹)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就是說,大禹透過開闢九個州的土地,疏通了九條河道,在九個湖泊岸邊建起堤壩,測量了九座大山的地貌。在古代,九這個數字是最高的,因此,《史記》中這段描述,我覺得本意可能是形容一個“多”字,但恰恰對於“開九州”,司馬遷大師居然列出了詳細的地名。那麼這九州有哪些呢?我們看下吧。

按照九州在《夏本紀》中的出場順序,依次是:冀州、袞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這個記載和《尚書》中的記載是一致的。

九州是哪九州?《史記》中如何描述九州的?

九州的位置

經過千百年的變遷,九州也發生了變化,比如到了強盛的西漢,九州變為了十三州。其中,冀州分割成幷州、幽州,梁州變為益州,雍州分割為涼州、朔方,揚州又劃分出交州。西漢時的十三州分別是冀州、幽州、幷州、青州、徐州、兗州、豫州、揚州、交州、荊州、益州、涼州、朔方。自漢代以來,各州的地理範圍再也沒有發生巨大的變化。

二、《史記》中如何描述九州

結合上圖中九州的地理位置,我們一起看看九州的地貌和地理特點,以及西漢時各地向皇帝進貢些啥?從哪些路線走?

(一)九州的地貌特點

司馬遷大師對九州的描述實際上是講大禹整個治水路線,因為這個路線不科學也不可證,姑且不管它。在此僅說下司馬遷對九州地貌的描述。

1。

冀州:土壤呈白色,鬆軟易耕種。

2。

袞州:土壤呈黑色且肥沃,草木茂盛,樹木高大。

3。

青州:土壤呈白色且肥沃,海濱寬闊且富含鹼,土地多是鹽鹼地。

4。

徐州:土壤呈紅色,性粘且肥沃,草木茂盛叢生。

5。

揚州:箭竹遍佈,草木茂盛,樹木高大,泥土溼潤。

6。

荊州:泥土溼潤。

7。

豫州:土質鬆軟適宜耕作,低窪處土質色黑堅硬。

8。

梁州:土壤呈青黑色。

9。

雍州:泥土呈黃色,鬆軟宜耕作。

好了,從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司馬遷對九州地貌特點的描述,充分反映了農耕社會人們對土地的重視,另外,大禹治水是上古時代的傳說,而且那時也沒有文字記錄流傳下來,那麼《史記》上這些這麼精確的地貌描述是怎麼來的呢?

這必然是司馬遷大師親眼所見啊,何以見得呢?答案就在《五帝本紀》最後的

“太史公曰”中,司馬遷說他“餘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好了,在開始寫《史記》前,司馬遷大師就基本遊歷考證了當時的大部分疆土,用現在的詞說,他去做了充分的調研考證。因此,才能對九州的地貌特點描述的這麼精確。偉人就是偉人啊。

(二)九州的地理特點

另外呢,司馬遷對九州及其周邊的地理特點還作了描述,只不過描述的角度比較怪,他描述的角度是各地向皇帝進貢的路線以及進貢的特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吧。

1。

冀州:本地繳納第一等田稅。鳥夷族進貢皮衣,進貢時需於渤海處右轉向西繞過碣石山,然後才能進入黃河。

2。

袞州:本地繳納第九等田稅。這裡進貢漆和絲,裝在圓形竹筐裡的青花紋織品。運輸這些物品要乘船經過濟水和漯水,然後進入黃河。

3。

青州:本地繳納第四等的田稅。進貢鹽和細葛布,還有海產品,泰山山谷出產的絲、麻類纖維、錫、松和奇特的石頭。這裡的萊夷牧區還進貢裝在圓形竹筐裡的柞蠶絲。運送這些貢品要乘船經汶水,然後進入濟水。

4。

徐州:本地繳納第五等田稅。進貢五色土、長尾大野雞、獨生梧桐、石頭製成的磐、珍珠、魚、裝在圓形竹筐裡的細黑絹和細白絹。運輸這些貢品要乘船經淮水和泗水,然後進入黃河。

5。

揚州:本地繳納第七等田稅。進貢三色銅、美玉、寶石、箭竹、象牙、獸皮、羽毛和犛牛尾,鳥夷族進獻繡有貝狀花紋的綢緞、朝廷要求包裝好的橘子和柚子。運輸這些貢品需要乘船經過長江和大海,然後進入淮水和泗水。

6。

荊州:本地繳納第三等的田稅。進貢羽毛、犛牛尾、象牙、獸皮、三色銅、香椿木、甘蔗木、檜木、柏木、磨刀石、砮石、丹砂,三個諸侯國進貢轄區內的箘竹、簬竹、楛木,還進貢裝在匣子裡的菁茅、裝在圓形竹筐裡的珠子和絲帶,九江的大龜。運送這些貢品要乘船經過長江、沱水、涔水、漢水。然後從水路轉旱路,最後再轉回水路,進入南河。

7。

豫州:本地繳納第二等田稅。進貢漆、絲、細葛布、苧麻纖維織成的布、裝在圓形竹筐裡的細密絲綿,還有按照朝廷要求進貢的磨製玉磐的石頭。運輸這些貢品要乘船經過洛水,然後進入黃河。

8。

梁州:本地繳納第八等田稅。進貢美玉、鐵、銀、雕刻其他金屬的堅鐵、砮、磐、熊、狐狸、狸貓等,西戎貢品要從西傾山經過桓水運來,運輸這些貢品要乘船經過潛水、丐水轉走山路,再進入渭水,最後橫渡黃河。

9。

雍州:本地繳納第六等的田稅。貢品有琳等美玉,似玉的美石。運輸貢品要在積石山下乘船到達龍門的西河,再到渭水和其他河流交匯處。西戎織皮族住在崑崙山等一帶,已歸順朝廷了。

很顯然,這些描述並不是大禹治水時發生的事,因為直到秦始皇

26

年才實現大一統,而之前是沒有統一的中央政權的,那麼,這些進貢的描述只能是向西漢皇帝進貢,而不可能是其他的進貢。

由此可見,《史記》對九州的描述,既明確了九州的名稱,又將實地考察的地貌特點寫進史書,還將當時各地向朝廷進貢的物品以及如何運輸這些貢品做了介紹。

好了,從正史中看九州的內容基本就這些了,我是午夜墨水(也叫灼熱雙刃),感謝觀看。再見。

題外話(後記):

有網友留言說,《史記》的《夏本紀》都是照抄《尚書

·禹貢》的,九州包括哪些州的說法,當然和《尚書》一致。哪又如何呢?本文就是要說《史記》的記載,《史記》怎麼記載的,我就怎麼寫,沒什麼問題吧?況且,九州的地貌、特產、進貢路線難道也是抄的《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