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淵之盟》是一個什麼樣的和約?北宋為什麼會失去文恬武嬉的骨氣

菜單

《淵之盟》是一個什麼樣的和約?北宋為什麼會失去文恬武嬉的骨氣

北宋和遼簽訂的《澶淵之盟》,讓北宋和遼維持了100多年的和平,幾乎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最有效的和約,也是經濟上最划算的和約。

上一篇文章從經濟角度來分析,《澶淵之盟》是一個“穩賺”的和約,花費少,又能維持和平。

不過,從政治角度來看,《澶淵之盟》是個失敗的和約,是導致北宋文恬武嬉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北宋失去了骨氣。為何如此說,我們來看一下。

《淵之盟》是一個什麼樣的和約?北宋為什麼會失去文恬武嬉的骨氣

大家都知道宋朝是個重文輕武的王朝,但宋朝重文輕武並不是一步到位的,經歷了宋朝最早的三個皇帝一步步加深的過程,宋真宗的《澶淵之盟》是最後的敲定。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宋朝在政策上確定了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宋太宗趙光義兩次北伐的失敗,讓北宋從心理上產生了“弱者心態”;而宋真宗的《澶淵之盟》,則是把這一心態徹底的由“檔案”確立了下來。

從此之後,宋朝君臣在心理上就蒙上了一層陰影,那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是不好惹的,自己是打不過的。

戰場上士氣很重要,這種心態上的失敗,甚至遠比幾場戰役的失敗更加嚴重。之後與西夏的征戰,女真人南下時宋欽宗、宋徽宗的“慫包”狀態,趙構的軟弱投降心態,都和這種潛意識裡的弱者心態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澶淵之盟》在經濟上看似勝了,卻如同一劑慢性毒藥,在北宋君臣心裡種下,一旦出現新的危機,很容易就會毒發身亡。

《淵之盟》是一個什麼樣的和約?北宋為什麼會失去文恬武嬉的骨氣

給遊牧民族送錢維持相對的和平不是宋朝人的專利,早在漢朝就有了,但唯獨宋朝的《澶淵之盟》效果最好,這直接給宋朝君臣一個錯覺:戰場上打不過,花錢是能了事的。

這種錯誤的認識,讓宋朝君臣更加不注重軍事力量的培養。忘戰必危,一旦遇到在軍事上能完全碾壓自己的軍隊,花錢也解決不了事情,這直接導致了北宋、甚至南宋的滅亡。

比如,在與西夏戰爭中,花錢了事的心態讓宋朝沒有收復西夏佔領地區的決心,最後給錢了事。

再比如,與金的戰爭中,不管是即將滅亡前的北宋還是不久後的南宋,都一直想辦法用錢解決。宋欽宗為了滿足金人,幾次無休止地搜刮錢財,把大批大批的女人、甚至包括王妃和帝姬整車整車的送往金營抵債。趙構更是不惜殺掉抗金英雄岳飛,來討好金人。

金人看北宋朝廷已經搜刮殆盡了,而且毫無還手之力,直接把兩位皇帝帶走,北宋滅亡;蒙元也是看準了南宋不是自己的對手,早晚能打下來,最終直接滅掉了南宋。

《淵之盟》是一個什麼樣的和約?北宋為什麼會失去文恬武嬉的骨氣

所以,賠錢上貢根本無法維持和平,和約只是短暫的休戰,只要軍事力量的對比發生變化,曾經的合約就是一堆白紙。

比如,遼之所以在那個時候和北宋簽訂《澶淵之盟》,是因為遼孤軍深入、大將戰死,根本就沒有必勝的把握,無法在軍事上徹底打敗宋軍,甚至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才和你北宋簽訂合約。

再比如西夏,也是在自己處於下風時,才與北宋和談;金朝也是,第一次打汴京發現勤王軍隊正在趕來,才同意和宋欽宗談,後來看勤王軍隊散去,直接滅了你;南宋也是節節勝利,人家打不過你了才和談佔你便宜。

所以,哪怕是城下之盟,那也是因為你還有城下之盟的資本,如果連這個實力都沒有,人家會直接滅了你,誰還和你磨磨唧唧。

《淵之盟》是一個什麼樣的和約?北宋為什麼會失去文恬武嬉的骨氣

但是,宋朝和遼簽訂《澶淵之盟》後,非但沒有看成是屈辱,反而是認為成功,不增強軍事力量防止悲劇發生,卻偃旗息鼓過起了太平日子。如此的和約,早已經不是錢的問題,這是滅亡的開始。

如果宋朝《澶淵之盟》後,能像漢朝白登山之圍後那樣,休養生息、積蓄國力、發展軍事力量,那憑藉著北宋的人口和富饒的土地,用不了幾十年,完全可以收復燕雲十六州,繼續開疆拓土也是完全可以的。

但宋朝卻把賠錢簽訂和約當成解決問題的法寶,枕著一堆廢紙過上了紙醉金迷的日子,強國強軍的事兒啥也沒幹,就把國庫的錢揮霍一空,你不滅亡怎麼可能呢?

萬不得已情況下的暫時屈辱是可以理解的,但屈辱者不認為是屈辱,甚至覺得自己賺了,還把屈辱當榮耀,那麼更大的屈辱是註定的。

《淵之盟》是一個什麼樣的和約?北宋為什麼會失去文恬武嬉的骨氣

對此,大家認為呢?

大家覺得宋和遼的《澶淵之盟》用30萬換取100多年的和平值不值?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交流,喜歡歷史的朋友隨手關注史上風雲,也可以爬樓翻看上一篇文章對此話題的論述。

感謝大家對原創的支援。

參考文獻:

《宋史》,《中國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