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拋磚引遺!這個小村莊用一塊磚助推京杭大運河申遺!

菜單

拋磚引遺!這個小村莊用一塊磚助推京杭大運河申遺!

一個世遺地,一種

馥郁

文明。中國到目前已經有56處世界文化遺產了,京杭大運河就是其中之一。

從來沒有想過家鄉會成為大運河世遺地的一部分,更不曾想我們會為大運河申遺“增磚添瓦”,而且是貨真價實的磚和瓦……

拋磚引遺!這個小村莊用一塊磚助推京杭大運河申遺!

我的家鄉河北臨西,是

運河

邊上的一個小縣城,在大運河申遺時,被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地段。2014 年6月,京杭大運河專案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我國

46

世界遺產專案。

這條貫通中國南北的大運河,在為明、清兩朝皇城源源不斷地提供各種物產的同時,也為運河兩岸孕育出獨具地方特色的產業,臨西貢磚便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拋磚引遺!這個小村莊用一塊磚助推京杭大運河申遺!

北京城,明清兩代的皇城,自明朝永樂年間始建,後不斷髮展,才有當今的規模。而紫禁城、天壇、十三陵、清東陵、西陵等代表性的古建築所用的貢磚,則絕大部分是在當時的臨清州所燒製,並經由大運河水路運至北京城。

老北京人常常唸叨一句俗語:“咱北京城是漂來的。”可以說,明清兩朝的皇家雄偉建築,就是從當時的臨清州靠著運河“漂”來的。

透過這一方方青磚綠瓦,即使相隔數百年,我們仍然能夠感受到獨具地方特色的貢磚產業在臨西的傳承。

說到這裡,稍作解釋,臨西縣,位於河北省南部,原屬山東省臨清縣。後來為了便於運河管理,1964年經國家批准,將臨清縣衛運河左岸的五個區劃歸河北邢臺地區管轄。因地處臨清縣西部,故稱臨西縣。

拋磚引遺!這個小村莊用一塊磚助推京杭大運河申遺!

據官方資料,大運河申遺前夕,為了全力配合大運河保護規劃的編制以及申報世界文化

遺產

工作,邢臺市文物管理處受河北省文物局之委託,組織考古專業人員,對位於大運河西岸的臨西縣陳窯村古窯址進行了勘探。

陳窯村是緊鄰衛運河左岸的小村落,一年到頭都很少見陌生面孔,在2008年11月的一天,陳窯村的父老鄉親迎來一群手拿鐵鍬、測量工具的陌生人,他們就是邢臺市文物處組織的考古勘探人員。

拋磚引遺!這個小村莊用一塊磚助推京杭大運河申遺!

考古人員對陳窯遺址進行了全面勘探調查後,發現了明清時期燒製貢磚的窯址20座。按照古時貢磚官窯的規格,20座窯就佔地800多畝,可以想象當時窯場的興盛場面。

據《臨清直隸州志》記載,本地在漢代就已經開始燒製大型建築用磚。至明初,臨西始設官窯,專為紫禁城、十三陵、各城門城牆等燒製貢磚。

拋磚引遺!這個小村莊用一塊磚助推京杭大運河申遺!

書中說到:“東、西吊馬橋,東、西塔窯,張家窯到河隈張莊,設窯192座,每座兩窯,計384窯,每年出磚4176窯,計1044萬塊,每窯劃定良田40畝,專供窯戶建窯、取土、存放磚坯之用,共佔地7680畝……”。

80年代初,陳窯村民在農田中還發現了一處窯址,發掘出城磚數碼,每碼有二百塊,每塊重五十斤,磚上刻有“嘉靖十四年陳清”及“嘉靖十七年陳清”等字樣。

而在陳窯村《陳氏族譜》中也有相關記載:明朝嘉靖年間,陳氏始祖陳清和李姓友人在此地立窯數座,專為皇上燒貢磚。

明清時期陳窯所燒製的貢磚一般在五十斤上下,最重可達七、八十斤。其燒製過程極其複雜精細,要經選土、碎土、澄泥、熟土、製坯、晾坯、驗坯、裝窯、焙燒、洇窯、出窯等18道工藝。

拋磚引遺!這個小村莊用一塊磚助推京杭大運河申遺!

為什麼朝廷將貢磚官窯設在千里之外的臨西呢?

據記載,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為興建新皇城,朝廷多方徵集建材。臨西靠近黃河古河道,因泥土淤積沉澱,形成了優質的“蓮花土”,這是一種紅、白、黃相間結構的泥土,如蓮花瓣一樣均勻清晰,細膩無雜質,沙黏適宜,和泥摶坯,不易變形,當地人稱之為蓮花土。用蓮花土燒製的貢磚,叩之清脆,斷之無孔,堅硬如石,不鹼不蝕。

拋磚引遺!這個小村莊用一塊磚助推京杭大運河申遺!

此外,磚窯均設在運河沿岸,方便運輸,待貢磚出窯檢驗合格後就可以直接裝船北上了。而且為了節約運輸成本,當時朝廷有規定:凡是通航於運河的船隻,不論士農工商,都要順道捎載貢磚,根據船隻大小來確定捎載數量。

加上臨西當地制磚工匠眾多,又有交通便利的大運河水運,這才使得臨西被朝廷選為貢磚燒製基地,鼎盛時期,運河兩岸磚窯多達數百座。

拋磚引遺!這個小村莊用一塊磚助推京杭大運河申遺!

清代詩人袁啟旭在《官磚使者行》中寫到:“秋槐月落銀河曉,清淵土裡飛枯草。劫灰助盡林泉空,官窯萬垛青煙嫋。”臨西古稱清淵。

拋磚引遺!這個小村莊用一塊磚助推京杭大運河申遺!

官窯業的發展,也帶來了臨西的興盛與繁榮。明代學者李東陽的詩中有生動的描寫:“十里人家兩岸分,層樓高棟入青雲。官船賈舶紛紛過,擊鼓鳴鑼處處聞。折岸驚流此地回,濤聲日夜響春雷。城中煙火千家集,江上帆檣萬斛來。”

臨西陳窯最早燒製貢磚的時間經考證是在明嘉靖年間,它不僅見證了明清兩朝的興衰更替,也見證了大運河

世遺

地三百餘年的滄桑歷程。

大運河世遺地包含的文化遺產十分豐富,包括河道及其附屬設施,以及因運河而生的古鎮、古建築遺蹟等,很多文化遺產在當代依然發揮著作用,是名副其實的活文化遺產。

但是今日的運河兩岸,由於各種原因已不見當年的燒磚盛景,但貢磚燒製是臨西的傳統工業,如何才能更好

傳承貢磚燒製技藝,讓它繼續為當代社會貢獻力量呢?

幸運的是,臨西縣有關部門已經在貢磚燒製技藝的傳承和保護上做了很多工作,整理了大量珍貴資料,並已經成功燒製出堪比當年品質的貢磚;而且,臨西貢磚燒製技藝也已入選邢臺市非遺名錄。

拋磚引遺!這個小村莊用一塊磚助推京杭大運河申遺!

相比官方的努力,民間的力量也不容忽視。臨西貢磚據說已經有了傳承人,而且做出的貢磚被應用到全國各地的古建築修復上,甚至還走出了國門,遠銷日本、韓國等國家。

倍感欣慰!

文中貢磚圖片均來自於河朔金石館,位於臨西縣萬莊村,系臨西縣著名金石收藏家萬文禮先生的私人收藏館,萬先生特別重視對古磚瓦的收藏,經過多年努力,已收藏曆代名磚瓦和臨清貢磚近千品,圖片為節選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