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道德經》中描述的悟道狀態,不到一百字,說清“得道”的痛苦

菜單

《道德經》中描述的悟道狀態,不到一百字,說清“得道”的痛苦

人在“悟道”後,得道後,到底應該是快樂還是痛苦呢?大家好,我是白同學,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道德經第十五章——悟道之後。

悟道之後

道德經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通常都是用天道來指引人道,天道就是一些自然規則,用這些自然規則來說明這個世界玄妙的地方,人道呢,指的就是我們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人,應該如何去認識,或者說迎合這些規則,最後達到一種順其自然、與自然融合的狀態;道德經的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講述的就是天道規則,而第十五章,就又回到了人道規則,其實也就是人在得道後,所達到的一個狀態,那應該是什麼樣的狀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道德經》中描述的悟道狀態,不到一百字,說清“得道”的痛苦

首先第一句說道:“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達,深不可志。”古之善為道者的善,指的就是善於,意思就是,古代的那些得道者,那些善於按照道的規則去做事的人,會“微妙玄達”,這個“微妙”指的就是複雜深奧,玄是深遠,達是達到,這句話形容的是一種思想,大意就是說這些人的思想啊,達到了一種十分深遠、複雜的狀態,所以緊接著後面說“深不可志”,這是帛書版本的記載,通行本中叫“深不可識”,志和識其實都是一個意思,就是無法去描述它,沒有辦法形容,就像第一章中的“道可道,非常道”一樣,聽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感覺有些複雜,這是老子一貫的表達方式,覺得複雜是正常的,我們再往下看;接下來老子說道:“夫唯不可志,故強為之容。”這個“夫唯”經常會在古文中出現,意思就是“正因為”、正因為這樣,拿到這裡來看,就是正因為它無法描述、無法形容,往後有個“故”,在古文中就是“所以”的意思,所以我只能勉強的去形容,這一句話也就是引出下文,怎麼勉強的形容呢?老子說:“豫呵,其若冬涉川。”這個“豫”是猶豫的豫,在易經中也有個豫卦,大意就是小心謹慎,像踩在冬天結冰的河流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就像我們在冰面上開車一樣,要十分小心的去駕駛,才不會出錯誤,就是這麼一個狀態。

《道德經》中描述的悟道狀態,不到一百字,說清“得道”的痛苦

這裡的描述,和我們印象中的悟道狀態,就有很大差別了,我們一般所認為的悟道,應該是一種十分瀟灑、逍遙的狀態,就是整個人沒有煩惱,精神和思想凌駕於萬物,但老子卻認為,悟道的人啊,應該小心謹慎,處處提防,這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悟道的人要小心謹慎呢?我想來想去,就想到了這麼一個詞,叫做——匠人精神。一位真正的匠人,在雕刻他的作品時,會全神貫注的投入其中,生怕一個不小心,毀了自己一番心血,大家不要小看這種匠人精神啊,沒有匠人精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比如說,為什麼現在的娛樂節目一直處於倒退狀態呢?前段時間楊坤還說過:時代在進步,但音樂卻至少倒退了十年,其實不只是音樂,電影電視劇也是一樣,很多老電視劇、老電影,沒有任何營銷,播放量卻一直在上漲,很多新片還沒正式上映就開始營銷,結果卻是罵聲一片,不是觀眾挑剔了,是他們確實在退步,這就奇怪了,為什麼科技發達了,技術提高了,畫質清晰了,質量卻在下降呢?就是因為這個匠人精神,演員有問題,但也不全是演員的問題,而是整部劇的匠人精神的問題,隨便拍個東西就能賺錢,誰還能像之前一樣,在冰面上行走呢?

《道德經》中描述的悟道狀態,不到一百字,說清“得道”的痛苦

再往下,老子又說到了第二個“形容詞”,叫做“猶呵,其若畏四鄰。”這也是帛書版本的記載,在通行本中,叫做“猶兮若畏四鄰”,這個“猶”是猶豫的“猶”,動物偏旁,在古代指的是一種猴子,這種猴子有個特點,它十分的謹慎,還沒有人走過來的時候,它就提前跑到樹上去了,“若畏四鄰”,就是害怕鄰居,害怕鄰居什麼呢?害怕鄰居的注視和指責,這個與我們印象中的得道狀態,更是天壤之別,那這個怎麼理解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叫做舉頭三尺有神明,在《禮記》中有個叫做“君子慎獨”的說法,就是說人在獨居時,往往更容易出現錯誤,大家仔細回想一下,是不是你在獨居的時候,產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一些不太好的想法?說白了,每個人都具有兩面性,一面是與人相處時,在人群中的性格,一面是獨居時,自己本身的性格,就拿鍵盤俠來說,現實生活中是很少的,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做法,都知道什麼是道德觀,那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做錯事的人呢?因為大多數人在獨居時,沒有人看到時,才會展現出惡的一面,當然這不是誰的錯,這就是人性,所以老子說,真正的謹慎應該是“若畏四鄰”,就算身體獨處,精神也不要獨處。

《道德經》中描述的悟道狀態,不到一百字,說清“得道”的痛苦

如履薄冰

再往下是第三個形容詞,叫做“儼呵,其若客”,這個“儼”通嚴,有著嚴肅、尊敬的意思,其若客就是做客,連起來就是,嚴肅的就像是要去做客,這句話與“若畏四鄰”差不多,都可以理解為是敬畏之心,不同的是,這個其若客中,還有著恭敬之心的意思,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你最完美的時候是什麼時候?是不是第一次去岳父岳母家做客的時候?處處小心謹慎,畢恭畢敬,在這種狀態下,就算是你有些東西做錯了,一般人也不會深究,有些朋友可能年齡較小,還沒去岳父岳母家做客,那可以參考一些餐飲公司的服務,那種如沐春風的感覺,這個就是其若客的狀態。

《道德經》中描述的悟道狀態,不到一百字,說清“得道”的痛苦

第四個形容詞叫做“渙呵,其若凌釋”,這個渙在易經中也是一個卦象,怎麼理解呢?可以理解為是消散,就像是冰塊融化一樣,這句話不太好解析,就比如說,你有很多心結,整日煩惱,備受煎熬,後來無意之間看過一個影片,或者是與一位高人聊天之後,好多事就沒有那麼糾結了,煩惱就像是冰塊融化一樣,眼看著消散,差不多就是這麼個意思,這是一種十分高階的狀態,確實不太好理解,再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想著讓孩子學一些特長,結果想來想去也不知道學什麼,問這個,孩子不喜歡,問哪個,孩子也不喜歡,猶猶豫豫了兩個多月,最後也沒有什麼結果,後來我給他介紹了一位哲學教授,兩人見面不到五分鐘,事情就解決了,這個教授啊,讓他們把所有感興趣的課程都報了一節,然後根據小孩的興趣,再做打算,意思就是說,得道者做事,往往能看清楚事情的本質,忘記那些沒有必要的爭論,把一些複雜的問題變成冰塊,讓它自己融化掉。

《道德經》中描述的悟道狀態,不到一百字,說清“得道”的痛苦

第五、第六個形容詞分別是“敦呵,其若樸”和“混呵,其若濁。” ,這兩個要一塊說,其中“敦”可以理解為是敦厚,樸就是沒有雕刻的木頭,就是敦厚的像是沒有雕刻的木頭,“混”指的就是混沌,濁指的就是不清晰、不明亮,就是混沌的像是模糊陰暗的水面,簡單點來說,就是大智若愚,拿到今天來說,就是忘記標準,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為了快速傳播,我們總喜歡把一些東西格式化和標準化,比如說學習,或者是工作,但格式化的東西往往都是沒有工匠精神的,一個標準的學習過程、創業過程,可能只適用於小部分人,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沒有作用的,所以真想做一件事,首先要做的就是忘記標準,按照自己的標準一步步來,其實這個就是今天的大智若愚;第七個形容詞叫做“曠呵,其若谷。”就是像山谷一樣空曠的狀態,其實以上面內容相同,永遠不要設立標準和二元對立,就拿好人壞人來說,每個人都即是好人也是壞人,人本身就是善惡一體的,你不能因為他做一件好事,就給他打上一個好人的標籤,做一件壞事,打上一個壞人的標籤,永遠要處於一個非好非壞的混沌狀態,以此來看出萬物的本質。

《道德經》中描述的悟道狀態,不到一百字,說清“得道”的痛苦

最後是“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這也是一種狀態,可以理解為是靜極而動、動極而靜,這個不是規則,而是狀態,就是說在靜的狀態要想著動,但在動的狀態又要想著靜,如果還是不太明白的話,也可以理解為是在好的時候想著壞,在壞的時候想著好,因為世界萬物的發展本來就是一個迴圈,所以要在事情迴圈之前,自己想要迴圈,最後一句,叫做: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蔽而不成。這句話確實就是全文的精髓,說是悟道之人,他不想做到極致的狀態,因為悟道的人看清楚了那個極致的狀態其實只是幻象,這個又出現了“夫唯”,正因為他不想達到這個極致的狀態,所以能夠蔽而新成、長盛不衰,怎麼理解呢?我經常說這麼一句話,當我很幸運的時候,我就會很擔心,擔心什麼呢?擔心不幸的發生,因為這個世界是物極必反的,有好的時候,就有壞的時候,所以有些人,他就會避免這個極點的發生,他能抓住風口,但是卻不會攀爬這個高峰,就像是影視界一樣,有些人明明拍什麼都能火,但他就是不拍,他學會了剋制自己的大起,所以也不會大落,這個就是得道的狀態。

《道德經》中描述的悟道狀態,不到一百字,說清“得道”的痛苦

所以大家聽出來了嗎?得道在常人眼中是痛苦的,要處處提防,小心謹慎,就像是莊子在養生主的寫的一樣,天道有天道的規則,人道有人道的規則,而人只能在規則與規則之間行走,才能找到真正的道,但是對得道者來說,他又沒有那麼痛苦,因為這樣的行為,已經變成了生活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