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為何清朝不如宋朝?看兩個時代的清官,包拯與海瑞的結局便有答案

菜單

為何清朝不如宋朝?看兩個時代的清官,包拯與海瑞的結局便有答案

在\“學而優則仕\”的古代,士人的清高脾氣時常在官場被磨得失了色彩。偶有\“超凡脫俗\”者,能抵擋大半的官場濁氣,便能成為名留青史的清官名吏。

而這其中的卓然者,於現代人而言的最熟悉的兩位,大抵便是海瑞與包拯。

為何清朝不如宋朝?看兩個時代的清官,包拯與海瑞的結局便有答案

在董群先生所編纂的《歷代清官廉吏故事》中,包拯和海瑞都位列其中。董群先生給二人的故事的小標題很簡單:\“包拯笑比黃河清\”、\“清廉剛直的海瑞\”。可越是這樣簡單的標題,反倒愈發契合包拯和海瑞的官宦生涯。

包拯,字希仁,是宋真宗至宋仁宗時期的一位名臣。海瑞,字汝賢,號剛峰,是明武宗至明神宗時期的一位名臣。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包拯在瀘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境內)出生。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他因病在汴京結束了自己作為\“包青天\”的一生。

為何清朝不如宋朝?看兩個時代的清官,包拯與海瑞的結局便有答案

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後來被稱作\“海青天\”的海瑞在海南瓊山(今海南省海口市)出生,\“接\”過了包拯的衣缽。

萬曆十五年(1587),年過古稀的海瑞才在南京合上了雙眼。而細數包拯和海瑞的一生,他們的關係可不只同為\“青天\”這一點。

為何清朝不如宋朝?看兩個時代的清官,包拯與海瑞的結局便有答案

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包拯初中進士,被安排進大理寺,做了一名評事,並受命出任建昌縣(今江西省永修縣一帶)知縣。哪怕僅是透過現代的古裝劇,我們都能明白大理寺是個什麼地方。老天爺就像是突然想下凡來看看一個人到底可以如何走完這一生,便選中了包拯,從一開始就把他放進了自己安排好的棋局。

而海瑞,卻像是被老天爺開了一個玩笑,明明在進京參加會試之前就寫出了《治黎策》、《平黎策》這些務實的策論佳作,卻沒能得到考官的賞識,名落孫山。四年時間,兩次會試,海瑞踏踏實實地做了準備,卻還是走不通這條應試及第的道路。於是他決定,放棄科舉考試。

為何清朝不如宋朝?看兩個時代的清官,包拯與海瑞的結局便有答案

不過在海瑞放棄科考入仕這條道路之後,他入仕的前途反倒是逐漸亮堂了起來。嘉靖三十三年(1554),海南承宣布政使司將海瑞公派到福建延平府(今福建省南平市一帶)去做了官方教師,即教諭。嘉靖四十一年(1562),海瑞又被調遣為淳安(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知縣,由此正式步入仕途。

而一開始走得更為順暢的包拯,很快就在忠孝之間犯了難。當時他的父母皆年邁,包拯難以狠下心去到離家千里之外的他鄉任職,因而申請在家附近為官,甚至還曾辭官歸家陪伴父母。因為選擇了孝,包拯在景祐四年(1037)才正式去到了離家稍遠些的天長縣(今安徽省境內)任知縣。

而包知縣和海知縣之後選擇的路雖處處看似不同,但終究還是殊途同歸。

慶曆元年(1041),包拯在端州(今廣東省肇慶市)做知州,以不同於其他官員的清廉形象聲名鵲起。兩年後,這位清廉的包知府被詔回京城成為了監察御史,更是貫徹了他心中對於廉潔的堅守之志。

為何清朝不如宋朝?看兩個時代的清官,包拯與海瑞的結局便有答案

歷任出使契丹的使者、三司戶部判官、尚書工部員外郎、龍圖閣直學士、刑部郎中、多地轉運使、多地知州知府、御史中丞、給事中、三司使……十幾年間,包拯他人去到哪,剛直不阿和廉政就被他帶到哪。為了堅守朝中的廉潔,他還得罪過國丈張堯佐、名臣宋祁、張方平……

而開始為官的海瑞,也是眼裡只有公正而無權勢。在地方期間,海瑞無論是遇到權臣胡宗憲的公子,還是遇到奸臣嚴嵩的黨羽,他一律以法為度,懲治起來毫不放水。

可相比於包拯在朝中的德高望重,剛直的海瑞卻也曾碰地頭破血流。嘉靖四十五年(1566),他向失職的明世宗呈上《治安疏》。世宗明明已經大怒,海瑞卻不打算如其他臣子一樣裝聾作啞。在呈上奏疏以前,他其實就已經為自己準備好了棺材,安頓好了家人。可以說,為了勸諫君王,為明朝喚回明君,海瑞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為何清朝不如宋朝?看兩個時代的清官,包拯與海瑞的結局便有答案

這次直言進諫,確實差點要了海瑞的命。他在獄中被關了多月,幾乎放棄了期待生機。直到年底世宗駕崩,新帝繼位,海瑞才被以賢臣的待遇請出牢獄,官復原職。

隨後的兩三年裡,海瑞深得明穆宗器重,做過專門掌管玉璽的尚寶丞,也做過統管十府一州的正四品僉都御史。然而相比於包拯最後成為樞密副使,被升任禮部侍郎而不受相比,海瑞受到的阻撓還是更多些。

為何清朝不如宋朝?看兩個時代的清官,包拯與海瑞的結局便有答案

隆慶三年(1570年),海瑞受到多人汙衊和彈劾。明穆宗雖仍舊對海瑞和和氣氣,但也不得不將他降職。

張居正掌權後,海瑞又被張居正疏遠打壓……十幾年一晃而過,等到朝廷再想重用海瑞時,他已是年過古稀的老人。可即便年事已高,海瑞還是堅持在崗位上盡忠盡職,直面他人的構陷,直至萬曆十五年(1587年)十月在南京任上病故。

為何清朝不如宋朝?看兩個時代的清官,包拯與海瑞的結局便有答案

包拯、海瑞,幾百年來他們幾乎成為了清官的代名詞。同為清官,他們的一生是那麼相似而又不同。包拯堅守清廉的道路,雖崎嶇,但終究還算可以杵著竹杖前行。而海瑞,在愈發黑暗的明朝政局裡不得不一路披荊斬棘。

不僅是海瑞,所有站在人性陰暗面的清官們,都不得不如他一般學會堅毅和勇敢。

何其幸,古有包青天、海青天,而如今還有這般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