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敦煌莫高窟有些飛天為何是黑色的,專家經研究,終於破解這個難題

菜單

敦煌莫高窟有些飛天為何是黑色的,專家經研究,終於破解這個難題

在甘肅敦煌莫高窟中,曾出現特殊的黑色“飛天”,至於它為何與眾不同顯現出黑色?考古專家們經過縝密的研究,終於破解了其中的奧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敦煌莫高窟有些飛天為何是黑色的,專家經研究,終於破解這個難題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甘肅省敦煌地區,是河西走廊西端的重要文化遺蹟。從歷史記載來看,敦煌莫高窟始建於前秦宣昭帝苻堅時期,後歷經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西夏、元朝等歷代的興建,逐漸形成巨大的規模。文字資料記載稱,敦煌莫高窟目前共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其本身與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及麥積山石窟並稱為“四大石窟”。1961年,莫高窟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至1987年,莫高窟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一處著名的旅遊景區。

敦煌莫高窟有些飛天為何是黑色的,專家經研究,終於破解這個難題

據唐朝《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一書記載稱,莫高窟是由一位名叫樂尊的僧人主持建造而成。公元366年時,僧人樂尊途經此處,忽然見山洞之內金光閃耀,猶如萬佛出現,於是便廣施錢財招募工匠,於此處岩石壁上開鑿了第一個石窟。後世北魏與唐朝君主多有信奉佛教者,故此也專門撥款派人來此處修建石窟,令其規模迅速擴大,即使是戰亂年代也未損毀過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莫高窟諸多儲存完好的壁畫中,居然繪製著許多特殊的圖案,它們就是著名的“飛天”。所謂的“飛天”,其實就是在空中自由飛翔的神仙,其飄逸之態、婀娜之姿、柔美之形,頗有古代天竺之風。在佛教的壁畫與石刻中,飛天的造型尤為普遍,其來源取自於印度的“飛舞之神”,梵語稱其為“提婆”,因提婆有“天”的意思,故此漢語譯為飛天。關於飛天一詞的出處,目前最流行的說法是它出自於《洛陽伽藍記》卷二載。其中寫道:“石橋南道,有景興尼寺,亦閹官等所共立也。有金像輦,去地三尺,施寶蓋,四面垂金鈴七寶珠,飛天伎樂,望之雲表。”

敦煌莫高窟有些飛天為何是黑色的,專家經研究,終於破解這個難題

古人之所以喜歡飛天的元素,一方面是其形象結合了古代神仙飛翔的姿態,另一方面也寓意著統治者能夠有“王者得天下,有龍興之象”的吉兆,所謂“九五,飛龍在天。”其實就是古代君主極力維護佛教傳承的最重要表徵,畢竟其觀點有利於統治者維護政權統治。

敦煌莫高窟有些飛天為何是黑色的,專家經研究,終於破解這個難題

我們必須要澄清一點,作為古代佛教壁畫中最靈動的元素,飛天的姿態和色彩都不是固定的,古人也會使用各類不同顏色與線條對其進行描繪,以大大增加其觀賞性。可您也許並不知道,就在敦煌莫高窟320窟中,居然出現了一些特殊的飛天,它不僅沒有色彩,而且全身上下都是漆黑一片,看起來十分惹眼。黑色飛天的出現究竟是偶然還是古人有意為之?在其全身黑色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對此,考古專家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敦煌莫高窟有些飛天為何是黑色的,專家經研究,終於破解這個難題

有不少專家認為,敦煌地區是古代絲路的結點,是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交匯的重要地點,故此,其壁畫風格上也會產生諸多西域成分,而黑色的飛天,描繪的場景正是黑膚色人種的神仙,可能是古人也覺得只描繪亞洲人種形象的神仙太過於單調,故此“兵出奇招”,一時興起創作了“黑色飛天”。但是也有專家不同意此類觀點,在他們看來,莫高窟320窟中的飛天位置較為靠後,故此描繪壁畫的彩色顏料也會於此處大致告罄,無奈之下,工匠們只能湊合著將黑色塗料塗於該飛天之上,算是掩人耳目矇混過關。

敦煌莫高窟有些飛天為何是黑色的,專家經研究,終於破解這個難題

對於莫高窟黑色飛天產生的原因,雙方一直爭論不下,於是,考古專家們便在壁畫上取下諸多樣本,試圖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找到問題的答案。果不其然,在成分檢測儀面前,黑色飛天的成分終於“原形畢露”,原來黑色物質中存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硃砂。硃砂是古人常用的紅色染料之一,其成分主要為氧化汞,可是硃砂的化學性質並不穩定,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就會被氧氣氧化,最終由鮮紅色變成黑色。正是因為如此,考古專家們判斷,莫高窟320石窟飛天起初並不是黑色的,而是閃亮著鮮紅色的精美畫作,只是由於經歷了時光的侵蝕,最終才無奈變成了謎一樣的黑色。

不得不說,時間與我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可接下來我們又會產生一個疑問,作為國寶級的文物,莫高窟320石窟黑色飛天是否應該被複原呢?復原時又該使用哪些方法呢?看來,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參考資料:《莫高窟》 黃岩著 遼寧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