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拆除前的北京城牆和城樓老照片:非常壯觀,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菜單

拆除前的北京城牆和城樓老照片:非常壯觀,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拆除前的北京城牆和城樓老照片:非常壯觀,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照片中就是北京崇文門城樓。崇文門,在元朝時被稱為文明門,俗稱“哈德門”,“海岱門”。同時,崇文門又以甕城左首鎮海寺內鎮海鐵龜著名。崇文門始建於1267年,完成於1276年。因城牆用土夯成的,為了如何防止雨水沖刷城土的問題,千戶王慶瑞建議:“以葦排編,自下徹上”。崇文門稅關之苛也使外埠客商望門生畏,所有的運酒的車在進入左安門後,都要到崇文門上稅。建國後,由於種種原因崇文門於1968年被拆除。

拆除前的北京城牆和城樓老照片:非常壯觀,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這張照片是1860年的安定門東北面全景。安定門,是明清北京內城北垣東門。始建於明洪武元年,甕城東西約68米,南北約62米。安定門是出兵征戰得勝而歸收兵之門,京都九門中有八門甕城內建築關帝廟,但僅僅只有安定門內建真武廟,在諸門中更是獨具一格。1860年,通州八里橋失守後,英法聯軍首先攻打安定門。安定門陷落,英法聯軍進而控制北京城。1915年甕城和閘樓因修建環城鐵路時拆除,1956年箭樓被拆除,1969年城樓被拆除。

拆除前的北京城牆和城樓老照片:非常壯觀,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照片中就是東直門。東直門包括東直門城樓、東直門箭樓、東直門閘樓和甕城。城門面闊五間通寬1。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5。3米,樓連臺通高34米。永樂十七年城樓被修葺,並改稱東直門,正統元年重建城樓、甕城、箭樓、閘樓。成化九年城樓發生火災,火災後再次重修。清朝康熙年間在東直門外建水關,用來管理進京貨物。嘉慶年間東直門再次被重修城樓。1927年將箭樓拆除,僅存箭樓臺基,臺基於1958年拆除。

拆除前的北京城牆和城樓老照片:非常壯觀,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照片中就是廣安門。廣安門,是明清北京城外城唯一向西開的門,與廣渠門相對,又稱彰儀門。明代被稱為廣寧門,清朝道光年間為了避清宣宗旻寧之諱改為廣安門。雍正皇帝曾花費白銀八萬兩用來修從廣安門到小井村長1500丈的路段,對此北京人曾用“一尺道路五兩三”來形容。乾隆三十一年廣安門被改建,改建後的城樓重簷歇山三滴水,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頂。1956年,廣安門被徹底拆除。

拆除前的北京城牆和城樓老照片:非常壯觀,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照片中就是已經被拆除的宣武門。宣武門,在元朝時被稱圍順承門。正統元年重建城樓,在修建中增建了甕城、箭樓、閘樓,正統四年工程竣工。在城樓建好後從張衡《東京賦》“武節是宣”,有“武烈宣揚”之義,遂改稱“宣武門”。宣武門外為菜市口刑場,囚車從此門經常出入,又被稱為“死門”。1966年修建地鐵時宣武門門樓與城牆被拆除,護城河也被填平。

拆除前的北京城牆和城樓老照片:非常壯觀,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照片中就是左安門。左安門是北京外城南側三個城門之一,位於永定門東面。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據《北京街巷圖志》記載,右安門內的道路相對於左安門內的更加筆直、寬闊。左安門一帶則一直是村野,道路在明嘉靖四十年修築外城時才形成。左安門城樓為單層單簷歇山式,灰筒與頂,面闊三間,通寬16 米,進深一間,通進深9米,高6。5米,樓連城臺通高15米。1953年,甕城、城樓和箭樓城臺被相繼拆除,護城河被取直。

拆除前的北京城牆和城樓老照片:非常壯觀,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照片中就是西便門的箭樓。西便門位於外城西北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當時修建的目的是為了防禦蒙古騎兵的騷擾,增強北京城的防衛,保障北京城的安全。這一點我們從它的名字就能看出來,“安定”這兩個字就是當時統治者對於天下安寧的強烈渴望。1952年西便門的箭樓被拆。

拆除前的北京城牆和城樓老照片:非常壯觀,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照片中就是北京古城牆。北京城牆始建於元代,建成於明代,呈凸字型的輪廓,根據測量,城牆的長度在23。55公里。 這張照片是北京內城的東南角,透過畫面中城牆與附近房屋的對比能夠看出城牆的高大與寬闊,並且一直延伸到畫面盡頭,非常壯觀。

拆除前的北京城牆和城樓老照片:非常壯觀,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建國後,對於北京古城牆的去留問題大家一直爭論不休。在1949年5月的北平都市計劃委員會籌備會議上有人建議拆除城牆來改善城市的交通問題,對此梁思成先生堅決反對,他提出可以將城牆改造成花園,城樓可以改建成茶樓、展覽館等,可以在城門左右開洞來解決城門樓對於交通的阻礙。但是最終北京城牆還是沒能躲過被拆除的命運,梁思成先生痛心疾首,高大宏偉的北京古城牆淹沒在了歷史長河中,再見也只能是一張張圖片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