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雕塑如何走向公共空間?

菜單

雕塑如何走向公共空間?

著名雕塑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曾成鋼:我國的雕塑公園從20世紀80年代出現,到今天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它並不是一個陌生主題,不同時期建設的雕塑公園記錄著地區文化的發展,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連線起政府、景觀設計師、雕塑家與公眾等多個領域,作為“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轉化博弈帶,圍繞公園展開的各種活動解決了環境美化問題,也解決了城市雕塑發展的困境,從另一條途徑建構了城市性格。

以蕪湖雕塑公園為例,公園透過政府、藝術高校與學術機構聯合發展的方式,依託每年舉辦的“劉開渠獎國際雕塑大展”,持續進行公共雕塑展覽與收藏,這種方式被業界稱為“蕪湖模式”。蕪湖雕塑公園2011年才開始建園,從一座荒山到“中國雕塑之城”、國家3A級景區只用了10年的時間。再比如鄭州雕塑公園,在“蕪湖模式”的基礎上,公園建設過程中形成更加詳細的流程規範。從調研策劃、公開徵集、平面稿評選、立體稿展覽,到加工製作、監製、定點、安裝,每一個環節都建立了標準和規範。建設過程中對於雕塑的高標準和嚴要求,倒逼了雕塑產業的升級,因此被業界稱之為“鄭州標準”。

藝術家透過這幾年的努力,公共意識在加強,責任心也在加強;領導在雕塑的建造過程中越來越重視藝術規律,把握藝術質量關,寧肯少些,但要好些;公眾對於雕塑從不知道到知道,從沒感覺到有感覺,從不理解到理解,對藝術的認知在慢慢提高。這是我最樂意看到的,公共藝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它要體現公共性,公眾的意見、參與、認知水平和接受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雕塑如何走向公共空間?

雕塑如何走向公共空間?

雕塑如何走向公共空間?

雕塑如何走向公共空間?

雕塑如何走向公共空間?

雕塑如何走向公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