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河北農民種田時發現古墓,出土一件青銅器,揭露竇太后的荒唐作為

菜單

河北農民種田時發現古墓,出土一件青銅器,揭露竇太后的荒唐作為

1968年芒種,河北滿城縣一位農民正在田間忙著種地。就在該農民忙著種地時,田地邊的土地忽然發生塌陷,隨之農民見到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洞。老農家的田地,就在陵山腳下,當地一直流傳著陵山附近藏有古人陵墓的傳說。大洞的出現,加上當地的傳說,讓農民很快意識到,是不是地下古墓發生了坍塌,才讓田邊出現了大洞?因此農民當即便將田邊出現大洞,地下很可能有古墓存在的訊息,上報給了當地文物局。

河北農民種田時發現古墓,出土一件青銅器,揭露竇太后的荒唐作為

文物局的考古專家到達現場後,立即展開了勘察工作。考古專家最終得出結論,大洞的出現確實是由地下古墓發生塌方引起的,而地下古墓很可能是一座漢代古墓。當地考古隊發現漢代古墓的訊息很快傳到了北京,恰逢此時郭沫若正在北京。

河北農民種田時發現古墓,出土一件青銅器,揭露竇太后的荒唐作為

對陵山漢代古墓十分感興趣的郭沫若,立即帶領考古隊員趕到了滿城縣。經過一番勘測,郭沫若不但斷定地下是一座漢代古墓,他還道出該墓的墓主人,是漢景帝之子,漢武帝的庶出兄長劉勝。

郭老為何如此自信呢?這是因為郭老在該漢代墓北側的一百二十米處,發現了一座陪葬墓。根據陪葬墓出土的墓誌銘,可以得知陪葬墓的主人為劉勝的妻子,大洞下的漢墓主人為劉勝。

河北農民種田時發現古墓,出土一件青銅器,揭露竇太后的荒唐作為

由於發掘劉勝墓的工程太過龐大,郭老便決定先行發掘安葬劉勝妻子遺骸的隨葬墓。隨著一方銅印的出土,郭老等人知曉了劉勝妻子的姓名。銅印一面刻有竇綰二字,另一面刻有竇須君三字。竇綰無疑是墓主人的姓名,竇須君無疑是她的爵位。在隨後出土的器物上,郭老等人又發現了“長信尚浴······今內臥”等字樣。根據這段印刻的文字,郭老等考古專家推測:這位竇綰很可能是漢武帝的祖母,竇太后的族人。竇綰墓中出土的大量隨葬物品,包括:銅爐、金銀器、珍珠、銅劍等。其中有兩件最為引人注目,一件為我國首次出土的裝殮竇綰遺骸的鑲玉漆棺,另一件為銅製長信宮燈。

河北農民種田時發現古墓,出土一件青銅器,揭露竇太后的荒唐作為

該銅製宮燈的高度為48CM,外形是一位跪坐的宮女,正在優雅恬靜的掌燈。通體鎏金散發著柔和光芒的銅燈,清晰可見宮女的髮髻,所穿長袍,袖衣。隨後郭老等考古專家,在銅燈上發現了鑄刻的六十五字銘文。正是這六十五字銘文揭示了竇太后的荒唐。宮燈的銘文曾六次提到陽信侯,這就讓郭老等人對宮燈的最初主人是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河北農民種田時發現古墓,出土一件青銅器,揭露竇太后的荒唐作為

史料記載:初代陽信侯名叫劉揭,公元前195年漢景帝劉啟封劉揭為郎。公元前188年劉揭又被晉封為典客,其爵位略低於諸侯王。到了公元前179年,漢文帝才將劉揭正式晉封為陽信侯。公元前166年,劉揭去世,漢文帝讓其子劉中意承襲了陽信侯的爵位。

劉揭在世時,不僅是一眾侯爺中得到皇帝賞賜黃金最多的人,其死後還被皇帝視為功臣的衡量標準。史料記載:漢景帝在降詔褒獎擁戴自己的有功之臣時寫道:將軍趙充國,少府令樂城等人,功績可比典客劉揭,他們全都應該封侯。

河北農民種田時發現古墓,出土一件青銅器,揭露竇太后的荒唐作為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劉揭被皇帝如此看重,其子劉中意卻落了個被廢黜爵位的下場。承襲陽信侯爵位的劉中意,因參與七國之亂被皇帝廢黜了爵位。就在劉中意被廢除爵位的同時,竇太后還以朝廷的名義收回了長信宮燈。

為何竇太后收回長信宮燈呢?一、當時正是竇太后掌權時期。二、長信宮燈是根據長樂宮製作得名的。當時長樂宮的主人正是竇太后。換言之,劉中意在被廢除爵位的同時,竇太后還打開了其父劉揭的陵墓,取走了長信宮燈。取走長信宮燈的竇太后,真的將它交給了朝廷嗎?事實上,竇太后並沒有將長信宮燈交給朝廷。而是以賞賜的名義,將其送給了竇氏族人:竇綰。換言之,竇太后這是在以權謀私。就這樣該長信宮燈,從信陽侯的墓中輾轉來到了劉勝的封地。

河北農民種田時發現古墓,出土一件青銅器,揭露竇太后的荒唐作為

兩千多年後,被竇綰帶入墓中的宮燈重新現世,但一切早已時過境遷。作為國寶級文物的長信宮燈,目前被收藏在河北省博物館內,供世人參觀欣賞。雖然長信宮燈做工精美,但太后曾經的作為卻鮮少有人知曉。

參考資料《國寶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