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宿遷有條“黌學街”

菜單

宿遷有條“黌學街”

文明

是堅持不懈的宣傳教育

文明

是持續不斷的物質投入

宿遷有條“黌學街”

宿遷有條“黌學街”

文明之路無止境

宿遷有條“黌學街”

近年來,宿城區在全國文明城市長效建設過程中,一手抓硬體投入,一手抓習慣養成,兩手抓,兩手硬。文明得以全方位推進。在硬體設施投入上,既有通途大道的靚麗展示,也有背街小巷的綜合整治,讓文明更有深度和廣度,更能讓人民群眾觸手可及,親身體驗。

#FormatImgID_4#

在宿遷以優異成績

被全國通報表揚

併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之際

《宿城線上》推出

“文明之路無止境”系列報道

聚焦

今年以來

中心城區重點工程

以此祝賀“蟬聯”

並表達宿城堅持長效化推進

鞏固勝利成果的堅強決心

今天推出第一期--

宿遷有條“黌學街”

↓ ↓ ↓

上有政策支援

宿遷有條“黌學街”

圍繞“規範、乾淨、有序”的城市定位,緊扣全國文明城市長效建設目標要求,突出問題和需求導向,從2020年開始,利用2年左右時間,在全市範圍內深入開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行動,重點圍繞容貌提升、秩序規範、環境最佳化、功能完善、景觀打造等整治內容,突出主城區、兼顧城郊,按照改造提升、環境達標兩類標準,分期推進整治提升工作,全面徹底解決背街小巷現狀突出問題,美化街巷環境,精塑建築風貌,完善公共設施,著力打造“

乾淨整潔、設施完善、秩序井然、環境舒適、生活便捷”

的背街小巷,全面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下有落實舉措

宿遷有條“黌學街”

接下來

我們就到項裡街道看看

這裡的“背街小巷”整治情況

#FormatImgID_7#

宿遷有條“黌學街”

宿遷有條“黌學街”

宿遷黌學

,又名宿遷孔廟、宿遷學宮,為廟學合一的場所,也是古代宿遷的最高學府。

自元代開始創立,在治所南一里(今項王故里南)。明萬曆五年(1577年),因受水患威脅,遷至馬陵山麓。崇楨八年(1635年),遷建於城南靈傑山(今鍾吾初級中學校園內)。其時,宿遷黌學東、南、西三條巷子分別命名為

黌學東巷、

黌學南巷、

黌學西巷

。巷因學府而得名,數百年來一直氤氳著書香氣,至今不衰。

宿遷有條“黌學街”

宿遷有條“黌學街”

(文曲巷效果圖)

宿遷有條“黌學街”

(黌學南巷效果圖)

宿遷有條“黌學街”

(迎東巷、中山南路北段效果圖)

今年8月,項裡街道對中山南路片區進行街區整體改造。改造區域涵蓋

西湖路以南、中山南路以東、鍾吾路以北、幸福南路以西四路合圍區域

,涉及一條南北主街道和東西四條巷道。

本著突顯地方歷史文化特色,

將此街區命名為“黌學街”

。改造後的黌學街將融合古今,延續宿遷文脈,為城市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

宿遷有條“黌學街”

宿遷有條“黌學街”

市區中山南路背街小巷地處項裡街道南關社群,總長900餘米,是宿遷老街巷的代表之一。按照

“學在南關、美在南關、吃在南關”

的定位,項裡街道挖掘業態潛力,創新整改舉措,讓這條承載著宿遷印象的老街巷區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宿遷有條“黌學街”

▲一方面大力集聚文化業態。

依託鍾吾初中、實小南校區、機關幼兒園等教育資源,發展幼小教育、書畫教學、樂器培訓、學生書籍文具專營等教育文化類業態。

#FormatImgID_17#

▲另一方面著力培植飲食文化品牌。

進一步做大紅樓酒家、南關早點、小祁拉麵、馬家火燒等傳統“老字號”,提升內涵、最佳化服務,讓這些“老字號”煥發新生機,成為老城區的“新座標”。

宿遷有條“黌學街”

宿遷有條“黌學街”

(中山南路中段效果圖)

根據背街小巷所處區域定位、文化特色及業態分佈,項裡街道系統實施了路面改造、立面美化、招牌整治、色彩規範等工程,充分融合城市傢俱、街景小品、夜景亮化等景觀要素形成點、線、面協調呼應、相得益彰、特色鮮明的整體景觀效果,成為老城區的“新亮點”。

宿遷有條“黌學街”

整治前

整治後

宿遷有條“黌學街”

宿遷有條“黌學街”

整治前

整治後

宿遷有條“黌學街”

具體包括--

修復基礎設施。

按照市亮化辦“點亮街巷”相關要求,對已老化的路燈重新布點設定。同時,對缺失破損的道板磚、窨井蓋等基礎設施及時修補、更換、添置。

整治招牌線路。

依法整治不符合市容市貌標準的招牌廣告,對凌亂、裸露的電線、網線、電話線等線路進行美化和安全處理。

宿遷有條“黌學街”

更新牆體立面。

對牆體(包含捲簾門)破損汙舊、斑駁脫落、色彩雜亂等情況進行粉刷出新或修繕。

規範商戶經營。

依法拆除或糾正出店經營、佔道經營、亂扯亂掛等不文明行為。透過整治,使中山南路這個承載著宿遷印象的老街區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本期編輯:王 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