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民國時期,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字,卻遭受女性痛罵,如今人人在用

菜單

民國時期,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字,卻遭受女性痛罵,如今人人在用

據史料記載,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在登基稱帝后,為了彪炳自己的功績,更為了彰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尊榮心理,便想著給自己改個威武霸氣的名字,以符合尊貴的身份。可是,她翻遍了古籍文獻,愣是沒能找到屬意的文字,怎麼辦?經過了一番思索後,她決定自己發明一個字,用作自己的名字。於是乎,這“曌”便騰空出世了,上有日月,下有空,意為日月當空之意,全名稱為“武曌”。

民國時期,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字,卻遭受女性痛罵,如今人人在用

而到了民國時期,也曾有一位北大的教授發明了一個字,卻遭受到了女性的一致痛罵,紛紛向其討伐,但現如今,男女老少,基本人人都在使用那個字,只因它區別了男女性別。這位教授名叫劉半農,出生於江蘇江陰城內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原名壽彭,後改為半農,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

民國時期,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字,卻遭受女性痛罵,如今人人在用

1918年,時任北大教授的劉半農第一個提出用“她”字來代指第三人稱女性,此言一出,頓時引發了全國轟動,不僅受到了封建保守勢力的一致反對和攻擊,甚至引發了社會女性的憤怒和批評。在過去,“她”字其實並不多見,屬於生僻字的存在,在許多的小字典中,並沒有被收錄。但是,當劉半農提出了這個“她”字後,雖然受到了諸多的阻礙,但也得到了眾多人民群眾的承認和稱讚,且逐漸的被廣泛使用,同時也被各種字典所收錄。

民國時期,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字,卻遭受女性痛罵,如今人人在用

那麼,為何寧願遭受討伐,也不惜一切代價的去提倡“她”字的使用呢?其實,這源於劉半農內心的耿耿於懷,他發現,英語中,男女都有屬於自己的詞彙,但漢語中,卻全部書寫為“他”,有點男女不分之感,而因為這個緣故,在英譯漢時,顯得特別的無奈,特別是在當時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人開始翻譯一些英文名作,便會遇到女性第三人稱的翻譯問題,這也是劉半農發明提倡這個“她”字的初衷。

民國時期,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字,卻遭受女性痛罵,如今人人在用

“她”字一經公佈展示,便受到了世人的矚目,其中,有褒有貶,有讚揚有辱罵,而當時的女權主義者尤為痛恨,她們覺得,在古代漢語中,所有包含女字旁的字,都不是好字,甚至都具有羞辱性,歧視性,像什麼“奸”,“妒”,“妾”,而這“她”便被人們誤以為也是一個性質,從而在內心發出了牴觸!

民國時期,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字,卻遭受女性痛罵,如今人人在用

不過,針對此情況,當時社會下的許多文學大儒都給出了不同的意見,像魯迅就曾在當年出版的《新青年》上撰文,對劉半農所提出的“她”字進行評述:“中國第三人稱代名詞沒有性的分別,很覺不便,半農創造“她”字和“他”字並用”,從魯迅的此言中,我們能看出他對劉半農提出“她”字的認同和讚揚。

而在這一段時期,兩派學者對“她”字反覆交鋒,不管是孫祖基發表的《她字的研究》中對劉半農的“創造”表示支援,還是寒冰發文《駁她字的研究》的反對,在這樣一來二往的情況下,反而促進了人們的普遍認知,使“她”字從此被確定為了女性第三人稱。

民國時期,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字,卻遭受女性痛罵,如今人人在用

應該說,這項創造是具備歷史意義的,因為“她”、字結束了以往書面語言中,第三人稱的混亂現象,從而純潔、豐富了祖國的語言文字,怪不得連憤世嫉俗的魯迅都給了很高的評價,稱“她”字的創造,無異於是打了一場“大勝仗”!現如今,這“她”字早已注入了人們的認知中,天天的被人們所使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