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

菜單

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

文化多元是我國的顯著特徵,我國不同民族都有著大同小異的文化特色,也正是因為文化的多元融合推動著社會進步。文化交流最簡單的方式便是言語間的交談,但是我國地域性方言多種多樣造成區域間交流障礙。而普通話的出現在語言交流上統一了標準,有了規範。促進區域間文化交流,增加物品交易往來,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我國地域廣闊,雖然漢字形狀差別不大,但是不同地區在字音上的讀法卻是各成一派。從而導致兩地間,隨著距離的增加交流上的困難也逐步提升。自九年義務教育實施以來,普通話快速普及全國,為文化傳播打下基礎。在此期間,不少優秀的音樂作品以普通話的形式唱出,讓更多人在欣賞音律之美的同時,也能深入瞭解音樂所唱的內涵意義。少數民族文化得到傳播和傳承,為更多人所知道,便於文化的保護和發揚。由此來看,普通話對文化發揚有著重要意義,能夠將各種文化以一種大家都能認知的語言交流。

推行普通話在傳播文化的同時,能準確表達意思,有助於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構建和諧社會。同樣一個字在不同區域有不同讀音,表述小責鬧笑話,大則導致人與人之間產生矛盾。

例如網上的一個段子,用方言唸詩詞《臥春》,不同地方的人聽出了不同的意思。普通話版本的是“暗梅幽聞花,臥枝傷恨低,遙聞臥似水,易透達春綠。岸似綠,岸似透綠,岸似透黛綠。”方言版的則是“俺沒有文化,我智商很低,要問我是誰,一頭大蠢驢。俺是驢,俺是頭驢,俺是頭呆驢。”音相近,但是不同地區的人一聽就是兩個意思。帶有方言的人去唸難免會被人笑話,在不經意間就產生了矛盾。生活中這樣的是屢見不鮮,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音詞相符,語言可以準確表述自己的意思,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歷史上秦朝滅六國,一統中華。並不僅僅是地域上的統治得到統一,還實現了語言文字、度量衡單位的統一,具有重要意義。語言的統一可以避免交流中的歧義,加快文化發展,思想傳播,加速經濟發展,能夠在無形中影響著社會的構建和發展方向。

溝通可以增進各個民族間的情感;溝通能夠昇華炎黃子孫間那份情誼;溝通還能讓各個民族團結一心攻堅克難。因而推廣普通話於國於民皆有利。倡導講普通話,努力邁向小康。

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