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食管癌:為啥明明是“早期”症狀,發現時卻是中晚期?

菜單

食管癌:為啥明明是“早期”症狀,發現時卻是中晚期?

作者/河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 梁寶松 教授

各位朋友,在中國,特別是在我們河南省,有一個讓人生畏的疾病,那就是食管癌!在豫北食管癌的高發區,流行著這樣的一句諺語,叫做:“得了噎食病(食管癌),吃麥不吃秋,吃秋不吃麥!”,也就是說,如果因為吃飯的時候有哽噎感,發現了食管癌,如果不治療,大概,患者活不過半年的時間!

正是因為食管癌如此兇險,所以,在食管癌高發區,人們的警惕性很高,他們也總結出來了一些所謂的食管癌“早期”症狀,比如出現了咽東西緩慢,特別是吞嚥固體食物出現嚥下緩慢、咽東西有梗阻感,咽部或者胸骨後有異物感,胸骨後有疼痛,特別是和吞嚥有關的疼痛,他們都會警覺起來,立即去醫院檢查,可是,他們往往得到的卻是中晚期食管癌的診斷!

他們明明是“早期”症狀,也沒有耽誤看診時間,為什麼會是中晚期食管癌而不是真正的早期病變呢?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從食管癌的病理學分型說起:進展期食管癌,病理分成四型,分別是蕈傘型;髓質型;潰瘍型和縮窄型。得了食管癌,之所以出現吞嚥困難症狀或者是異物感,是因為病變侵犯了食管的固有肌層,影響了食管的蠕動,或者是引起了食管狹窄,而疼痛常常是是侵犯了食管和周圍的神經引起,病變都侵犯的那麼嚴重了,怎麼可能是早期癌呢?

食管癌:為啥明明是“早期”症狀,發現時卻是中晚期?

那麼,什麼是食管早期癌?又有什麼症狀呢?怎樣才能發現真正的早期癌?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知道,食管,就是個肌肉的管道,連線我們的咽部和胃,食管壁由三層組成,分別是粘膜層、粘膜下層和固有肌層,就像是我們走廊的牆壁一樣,對應的是內塗料層,泥巴層和磚頭層。真正的早期食管癌,就像是塗料那一層,有一顆毒種子,毒種子膨脹,生根發芽,根越扎越深,如果毒種子紮根只在塗料層,肯定是早期癌,如果部分根扎進了泥巴層,沒有碰到泥巴層裡邊的稻草(微血管和微淋巴管),仍然是早期癌,否則,扎得越深,期別越晚,只有到扎進了固有肌層,甚至是扎穿了食管壁全層,才會出現所謂的“早期”症狀!

這些說清楚了,醫生透過什麼方法才能發現早期食管癌呢?

這需要藉助胃鏡檢查,透過胃鏡,醫生可能發現食管區域性粘膜發紅,粗糙,他們會使用胃鏡的電子染色功能,可以發現區域性呈現茶褐色表現,進一步使用胃鏡的放大功能,他們可以看到病變區域出現了特徵性的微血管改變(IPCL),最後,他們還可能給食管粘膜噴灑低濃度碘溶液,正常的食管粘膜鱗狀上皮內有糖原顆粒,遇到碘會變成黑藍色,癌變的細胞缺少糖原顆粒,所以不會染色而呈現粉紅的顏色,這樣,醫生不僅可以發現癌變的部位,還能夠準確定位癌變的區域邊界。發現了這樣的早期食管癌,不需要開胸做手術,醫生只需要透過胃鏡,在第一層和第三層之間注射生理鹽水,讓固有肌層和粘膜層之間加上水墊,再使用高頻電刀,把這一片早期癌變的粘膜,像是剝地皮一樣完整切割下來就治癒了!後續患者只需要按照醫生的吩咐做好定期複查即可!

今天的科普講完了,大家瞭解了究竟什麼才是早期食管癌了嗎?早期食管癌需要透過什麼方法發現?早期食管癌怎樣治療?為什麼你說的“早期”症狀,發現的卻是中晚期食管癌!

根據中國居民癌症大資料,食管癌排在第五位!所以說,50歲左右的普通老百姓,都應該做一次胃鏡檢查,大概每3~5年應該複查一次。食管癌高發區的人,開始檢查的時間應該提前,檢查頻率應該高於普通人群,只有這樣,才能發現真正的早期食管癌!

最後敲黑板,再次強調,真正的早期食管癌,真的沒有任何症狀,只能透過體檢胃鏡發現,大家記住了嗎?

(來源:消化道管道工梁寶松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