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李玫瑾:從小“被管”和“沒被管”的孩子,12歲後過的是兩種人生

菜單

李玫瑾:從小“被管”和“沒被管”的孩子,12歲後過的是兩種人生

李玫瑾老師曾在講座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珠海的父親,很有本事,出去打拼沒幾年,就存了百萬家財。

他回到家時,兒子已經長大。

可是,他發現兒子總是逃學,惹是生非,他想要開始管孩子,卻發現怎麼都管不住。

孩子不僅叛逆,不聽他的管教,甚至對他很是生疏。

其實,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作“發展的關鍵期”。

意思是說,人類的某種行為、技能和知識的掌握,在某個時期發展最快,最容易受影響。

如果在發展關鍵期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他學習起來既快又好,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錯過關鍵期,學習就要花費幾倍的努力,甚至將永遠無法彌補。

李玫瑾:從小“被管”和“沒被管”的孩子,12歲後過的是兩種人生

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於孩子的性格培養。

孩子的成長是分階段的,12 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孩子能不能成才,關鍵就看 12 歲前各個階段有沒有“管教”到位。

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孩子 12 歲前,抓住孩子的這三個發展關鍵期。

01

3歲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孩子一歲多時,朋友就把孩子拋給奶奶去深圳打工了。

孩子 10 歲那年,朋友才把孩子接到深圳上學。

然而,朋友發現,孩子跟她之間總有點說不上來的生疏感。

孩子會有點抗拒她的過分親暱,會對她的話假意應承,如果孩子犯了錯誤,她多說兩句,孩子的牴觸情緒也很嚴重。

最讓朋友難過的是,有一次孩子在學校被別人嘲笑鄉下來的孩子,跟別人大打出手。

李玫瑾:從小“被管”和“沒被管”的孩子,12歲後過的是兩種人生

孩子受了委屈沒有第一時間告訴她,反而打電話告訴了千里之外的奶奶。

還有一次,無論朋友怎麼勸說,孩子都不願意去上運動課。

可是,孩子奶奶一打電話,沒勸幾句,孩子就同意了。

朋友很納悶:為什麼,自己親生的孩子,卻跟自己不親?

孩子3歲前,能否與父母建立親密的依戀關係,影響到他們大半生與父母間的相處模式。

也就是說,孩子之所以跟父母生疏,是因為3歲前,孩子沒有跟父母建立起親密關係。

孩子之所以叛逆,逃離,不服管教,是因為父母沒有滿足過孩子的情感需要,所以對孩子沒有約束力。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將一個出生不久的小猩猩放入一個大房間,房間內有兩個鐵架子。

一個光禿禿,沒有任何裝飾物。

一個纏滿了絨布、就像一個毛茸茸的母猩猩,地上還放了吃的、玩的物品

心理學家想要觀察小猩猩是吃?是玩?還是要母猩猩?

結果,小猩猩面對陌生的房間恐懼地叫了幾聲,就爬到神似母猩猩的架子上,它只有在餓的時候,才會下來吃點東西,之後又迅速

爬上去,緊緊地抱住神似母猩猩的架子。

這一實驗證明:幼小的動物雖然需要食物,但它對撫養者的依戀超過對玩具的吸引。

李玫瑾:從小“被管”和“沒被管”的孩子,12歲後過的是兩種人生

同樣的道理,孩子3歲前,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和不安全感,他們對父母是百分百的依賴,百分百的信任。

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對他們來說,是強大的精神支撐和安全後盾。

只有讓他們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他們才能擁有充足的安全感,才能與父母建立穩定地情感連線,長大後才會願意聽父母的話,信任父母。

02

6歲前,給孩子立規矩

小區裡有一個 6 歲的男孩,特別調皮。

他會突然搶走別人的玩具,突然過去打人、推人,或是拿髒手往別人身上抹。

有一次,我看見他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順手拿走了別人的飛碟。

還有一次,他竟然拿著玩具小汽車連畫了好幾輛車。

最令人生氣的是,男孩的奶奶每次在男孩犯錯的時候,都笑嘻嘻地說:

“小孩子嘛,不懂事,不要跟他一般見識。”

李玫瑾:從小“被管”和“沒被管”的孩子,12歲後過的是兩種人生

其實,孩子還小,是父母餵給孩子最毒的毒藥。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3-6 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行為能力也在增強,如果家長百般呵護,縱容就會養出一個蠻橫的孩子。

兒童心理學也認為,3-6 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

很多優秀的孩子,他們的很多好習慣,比如自律、獨立、有計劃……優秀的品質,都源於在這個階段得到及時培養。

如果孩子沒有在性格培養的黃金期建立良好的品質和習慣,則會在未來的成長之路上爆發各種問題。

朋友的兒子四五歲時特別愛說謊,當時,朋友並沒有太在意,以為這不過是孩子為了逃避懲罰的一種小手段,經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如今,朋友經常被兒子氣得肝疼,因為兒子不僅謊話張口就來,而且即使被揭穿也毫不認錯。

李玫瑾:從小“被管”和“沒被管”的孩子,12歲後過的是兩種人生

加拿大著名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說:

“小孩子就像尋找牆面的盲人一樣,需要不斷地前進和嘗試,然後才能發現邊界在哪裡。”

年幼的孩子難免會做出一些不當的行為,如果沒有制定規矩去約束他,他們就不懂得判斷自己的言行好壞,很可能會一錯再錯,甚至影響他們的是非觀和價值觀。

所以,6歲之前,一定要給孩子立規矩。

因為,孩子在 6 歲之前,對父母的依賴性還很大,他們的行為能力還是跟不上,很多時候仍舊需要父母的幫助和引導,而這正是父母立威的好時候。

同時,6 歲之前也正是孩子大量吸收概念的好時候,他們會牢牢記住這些父母說得道理,並形成他們自己的做事原則。

記得兒童繪本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兒子:如果我把枕頭弄得羽毛滿天飛,你還愛我嗎?

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得把羽毛收拾起來。

兒子:如果我把畫畫的顏料撒在妹妹身上,你還愛我嗎?

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得負責給妹妹洗澡。

所以,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不是百般遷就和縱容,而是讓他們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只有趁早幫孩子樹立的規則意識,邊界意識,孩子才能學會剋制自己,約束自己,一直向陽成長。

李玫瑾:從小“被管”和“沒被管”的孩子,12歲後過的是兩種人生

03

12歲立價值,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12 歲以後,很多孩子開始逐漸走進青春期。

很多父母會發現:

孩子越來越難溝通,經常說不到幾句話,就跟父母吹鬍子瞪眼,有時候甚至故意跟父母唱反調;

孩子開始要求自我空間,討厭父母時時處處插手自己的事情;

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越來越不喜歡跟父母分享心事……

這些跡象雖然讓父母分外頭疼,卻也是孩子逐漸走向強大的標誌。

因為這個時候的他們自主意識增強,對父母的依賴性降低,他們討厭父母管得太多、太嚴、太鎖、他們渴望透過自己的探索來獲取自我價值感。

所以,教育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學會放手。

李玫瑾:從小“被管”和“沒被管”的孩子,12歲後過的是兩種人生

不要事無鉅細地包辦,也不要滔滔不絕地給孩子講大道理,我們要做的已經不是一個照顧者,而是孩子精神上的引領者。

我們需要給孩子的是自我探索的空間和試錯的機會。

前段時間,一個 15 歲的男孩突然對父親說:

“我不想上學了,上學太累了,我想跟大人一樣,賺錢實現財富自由。”

面對男孩的無知,這位父親沒有逼著他上學,也沒有責罵他,而是把他帶到工地,讓他如願打工賺錢。

李玫瑾:從小“被管”和“沒被管”的孩子,12歲後過的是兩種人生

第一天,男孩興高采烈地去工地。

第二天,故作堅強地去。

第三天,硬著頭皮去。

第四天,爸爸問他:讀書好,還是上學好?

男孩,喘著粗氣,灰頭土臉地癱坐在地上,連聲附和道:

“讀書好,讀書好。”

李玫瑾:從小“被管”和“沒被管”的孩子,12歲後過的是兩種人生

其實,心理學早就證明:孩子的內心世界的動力比外面的一切動力都有效。

只有讓孩子自己明白對錯,知道是非,知道自己做一件事的意義或後果,孩子才會擁有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才能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才能在今後的成長中藉助自己頭腦中的對錯標準,不斷地約束自己的行為,避免出現更大的錯誤。

所以,重視孩子的想法和心理活動,讓孩子學會思考兩個問題:我為什麼要這麼做?我這麼做有什麼意義?

如此,才能讓孩子在不斷地試錯和自我控制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並在自己信念的支撐下,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李玫瑾老師說:“感情在早期階段鑄就,品行在幼教階段紮根,習慣在學齡期養成。”

只有把握好孩子成長的特點,做好家庭教育,孩子的路才能越走越順。

李玫瑾:從小“被管”和“沒被管”的孩子,12歲後過的是兩種人生

編輯 搜圖

簡單來說,就是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我們只有懂得孩子的成長規律,順應孩子的感覺和節奏,用心教養孩子,我們的孩子才能擁有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