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二戰後歐洲文化的復興

菜單

二戰後歐洲文化的復興

二戰後歐洲文化的復興

戰爭結束後,人們有理由問受創傷、被統治的歐洲會有怎樣的文化生活。50年代表明這方面具有出奇的生命力。物超美國文化模式引起了相反的反應。1943年,美國的大眾文化就來到了英國,接著便擴充套件到整個大陸,香菸、口香糖、可口可樂等美國產品成為戰後歐洲人新舉止的象徵。電影、爵士樂及其後的搖擺舞曲流人在戰爭期間與美國隔絕的歐洲。很快便有人反對這種美國化,但實際上是歐洲對美國文化進行過濾。

此外,歐洲人往往向美國人展示自己文化的某些方面。由於種族隔離而在美國處於邊緣的爵士音樂在舊大陸上得到了繁榮。同樣,往往是歐洲批評家對美國小說家或電影藝術家加以讚揚,這些人來歐洲尋找諾貝爾獎或戛納電影節的棕櫚獎。

二戰後歐洲文化的復興

電影是戰後文化界的大勝利者。在義大利,羅塞里尼(《羅馬,不設防的城市》,1945年)和德西卡(《偷腳踏車的人》,1948年)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奠基人。這種電影從根本上與好萊塢的幻想不同,無情地描寫最卑微者的生活。在法國,些年輕的電影藝術家,如特呂福,創造了新浪潮。1959年,戈達爾的《精疲力竭》突破了因循守舊的劇情。另些國家也對歐洲電影的復興做出了貢獻。例如瑞典的英格瑪爾:柏格曼。1958年,東方的解凍使人看到安德烈。瓦伊達的《灰燼與鑽石》。

在戰後的歐洲,文學創作要傾聽世界的聲音。作家介人生活,例如法國哲學家薩特。他對戰後切問題的 表態具有世界影響。薩特還是大戰前誕生於德國的哲學潮流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

二戰後歐洲文化的復興

與小說家 兼哲學家加繆一樣,薩特也是戲劇家。戲劇在50年代的歐洲異常繁榮。在法國,讓,維拉爾的國家人民劇院給古典作品以新的含義,與此同時,“新戲劇”更新了戲劇語言,其主要代表是貝克特、尤內斯庫和熱內。在東方,布萊希特於1948年在東柏林建立了柏林劇團。

紐約想成為世界的文化首都,但歐洲的畫家和音樂家繼續代表大部分前衛藝術家,正如本世紀前半葉一樣。 英國人弗蘭西斯!培根、法國人尼古拉,德,斯塔爾和伊夫:克萊恩和剛剛大獲成功的美國畫家們一樣聞名遐邇。在法國、義大利或德國產生了現代音樂,年輕的作曲家中有:皮埃爾。布萊、卡爾一海內茨,施托克豪森和盧伊索。諾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