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創造能力=知識量*發散思維能力,新思想、新方法往往來自發散思維

菜單

創造能力=知識量*發散思維能力,新思想、新方法往往來自發散思維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分別在大學和幼兒園的黑板上畫一個圓圈,問在座的人是什麼?九成的大學生回答是一個圓,幼兒園的小朋友卻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車輪、太陽、皮球、鏡子等五花八門。這是為什麼呢?大學生對很多事物都已經習以為常,形成了思維定勢,遇問題常常用單一常規的方法去思考,而這樣的思維方式在解決問題時常常不湊效,常常需要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問題才可以找到問題的答案,這就是發散思維,又被稱為輻射思維、放射思維、多向思維、擴散思維等。

創造能力=知識量*發散思維能力,新思想、新方法往往來自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是

對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探索,從不同層面進行分析,

多個方面

進行比較

、思考。

發散性思維

是與

集中思維

相對的一種思維方式

集中思維是指人們解決問題的思路朝一個方向

聚斂

前進,從而形成唯一的、確定的答案。例如

2

+

8

=1

0

,這就是聚合思維,而

發散思維就是把這個問題翻過來問,即

有哪

兩個

數相加也為

1

0

呢?

這就有多種結論,這就是發散思維,發散思維

可以產生出大量的獨特的新思想

創造能力=知識量*發散思維能力,新思想、新方法往往來自發散思維

高斯非常重視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並且善於運用發散思維。例如:他對

代數基本定理

先後給出了

4

種不同的證明;他對數論中的

二次互反律

先後給出了

8

種不同的證明

他的每一種證明思路都導致數論的新方向。其後

19

世紀多位數論大家如狄裡克雷、雅可比、艾森斯坦、庫默、戴德金、希爾伯特等人都給出了新的證明並發展了該理論。有人曾問高斯:“你為什麼能對數學作出那樣多的發現?”高斯答道:“假如別人和我一樣深刻和持久地思考數學真理,他也會作出同樣的發現。”高斯還說:“絕對不能以為獲得一個證明以後,研究便告結束,或把另外的證明當作多餘的奢侈品。”“有時候一開始你沒有得到最簡和最美妙的證明,但恰恰在尋求這樣的證明中才能深入到真理的奇妙聯想中去。這正是吸引我去繼續研究的主動力,並且最能使我們有所發現。”高斯這些言行,很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

創造能力=知識量*發散思維能力,新思想、新方法往往來自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

猶如光源向四面八方輻射光線一樣的思維方式

這種思維利於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具有發散特性的思維

資訊處理的途徑靈活多變,求

結果豐富多樣

它是一種開放性的立體思維,即圍繞某一問題,沿著不同方向去思考探索,重組眼前的資訊和記憶中的資訊,產生新的資訊並獲得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因此

發散思維是一種重要的創造性思維。發散思維

數學中尤其是解決複雜問題時常常不可或缺,發散思維的訓練常用

“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方法。

創造能力=知識量*發散思維能力,新思想、新方法往往來自發散思維

發散性思維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應用,如

有一廠家生產瓶裝味精,質量好,瓶子內蓋上有四個孔,顧客使用時只需甩幾下更方便,可是銷售量一直徘徊不前

後來一位家庭主婦提了一個建議,在那個蓋上多鑽一個孔,一般顧客放味精時只是大致甩個兩三下,四個孔時是這樣甩,五個孔時也是這樣甩,結果在不知不覺中多用了近

25%

的味精,自然很快就要買味精了

你認為

的用途是什麼呢?不要把

這塊

磚用途侷限於建築材料,把

墊在腳下可以站得更高,把

扔出去可以打狗,水泥地上還可以是一支筆。

創造能力=知識量*發散思維能力,新思想、新方法往往來自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

方法

有:

功能發散是以事物的功能為出發點,從各個角度思考該事物有什麼不同的功能

方法擴散

以解決問題或製造物品的某種方法為擴散點,設想出利用該方法的各種可能性

用途擴散是指讓學生以某件物品的實際用途為擴散點

儘可能多地想象它的用途

結構擴散是以某種事物的結構為擴散點,設想出利用該結構的各種可能性

形態擴散是以事物的形狀、顏色、音響、味道、明暗等為擴散點,設想出利用某種形態的可能性。

創造能力=知識量*發散思維能力,新思想、新方法往往來自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的角度還很多,材料發散、因果擴散、

關係

擴散等等,總之從一點向四面八方想開去,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