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菜單

“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11月30日,騰衝市火山景區內,一隻熱氣球緩緩飛昇,人群的驚呼聲中,一名負責升放熱氣球的地勤人員被帶上了天空。該地勤人員抓在安全繩上,隨後慢慢滑脫、墜落。經醫護人員現場確認,墜落人員已無生命體徵。

“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騰衝一景區工作人員從高空熱氣球上墜落。圖據網路

據云南省騰衝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隨後通報,事發當日,該市火山景區“雲南飛火山通航空俱樂部”經營專案——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地面工作人員準備收起熱氣球時突然颳起大風,導致熱氣球被風吹起再次升空,1名地勤工作人員未及時放手,被帶到空中後發生墜落。目前,火山景區停業整頓,事件調查及善後處理工作正在進行。

然而,這並不是今年第一起熱氣球意外事故:10月2日,湖南株洲,一名大學生兼職做地勤時被熱氣球帶至空中,隨後墜落身亡;5天后,陝西西安一景區放飛熱氣球時,又有一名地勤人員掛在吊籃外被帶上半空。

國際航空聯合會曾將熱氣球列為最安全的飛行器,為何近日卻頻頻發生事故?

從業25年的熱氣球飛行專家、中國第一個熱氣球飛行員之子劉翔認為,事故並不應由熱氣球來“背鍋”。

“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當地時間12月2日,烏克蘭基輔舉行熱氣球節。圖據視覺中國

“目前行業內只有針對運動、比賽競技的熱氣球規範,並沒有針對載客熱氣球的規範。”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今年國內的熱氣球觀光旅遊發展迅速,然而相關行業規範卻沒有及時跟上,是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

他表示,受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委託,自己正在編寫《熱氣球載客安全執行指南》,讓熱氣球載客未來有規範可依照。

載客熱氣球專案迅速擴張

執行規範仍是空白

劉翔的父親劉連成是中國第一個熱氣球飛行員。據新華社報道,1983年,劉連成在美國教練員的指導下,初步掌握了熱氣球的飛行技術,並作為主飛完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熱氣球自由飛行;1985年,中國開始生產自己的熱氣球;次年,中國舉辦了第一個熱氣球訓練班。中國的熱氣球運動自此開始。

受父親影響,劉翔也選擇將熱氣球作為自己的事業。他於1996年取得熱氣球飛行執照,曾六次摘取全國熱氣球錦標賽冠軍,並代表中國參加世界錦標賽。同樣,劉翔的兒子劉忠羽也繼承了父親的道路。2018年全國熱氣球錦標賽上,20歲的劉忠羽取得了冠軍。

“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資料圖:10月1日,海口市慶國慶·迎中秋熱氣球主題嘉年華活動在萬綠園舉行,緩緩升空的熱氣球吸引市民觀賞

國際航空聯合會曾將熱氣球列為最安全的飛行器,用劉翔的話說,“如果熱氣球不安全,我父親和我為什麼都會讓自己的孩子從事這項運動?”

那麼,為何“最安全的飛行器”近日卻頻頻發生事故?

“基數變大了。”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專案,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專案。而熱氣球的定義也從航空器擴充套件到了遊樂工具。

在劉翔的印象中,今年之前,國內很少有熱氣球事故發生。他認為,因為之前中國熱氣球很少用於商業,就算是應用於一般商業活動,也多是廣告、慶典、飛行表演等。因此,在那個階段,熱氣球領域飛行量小、基數小,操作熱氣球的飛行員與地勤大部分是專業人士,很少進行規模性載客。

“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自由飛熱氣球。受訪人供圖

“今年熱氣球的載客量要超過熱氣球在1983年進入中國至去年的總載客量。據我所知,截至今年國慶,中國就有上百個俱樂部有繫留熱氣球活動。”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據悉,熱氣球一般分為“繫留熱氣球”與“自由飛熱氣球”。顧名思義,“繫留熱氣球”指的是有纜繩拴在地面固定物上並可控制飄浮高度的熱氣球;“自由飛熱氣球”即熱氣球脫離纜繩的束縛,可以在空中隨風而動、自由前行。相較而言,前者在國內民間熱氣球專案裡更為常見。

紅星新聞記者瞭解到,國內熱氣球行業裡,針對競賽體育與一般商業活動的規定已較為齊全。如果要進行一場熱氣球活動,需要辦理的資質許可很多:俱樂部需要擁有帶有民航局頒發的《國籍登記證》和《標準適航證》的熱氣球,飛行員也要有《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執照》(以下簡稱“飛行執照”);同時俱樂部要擁有《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要向體育總局申請航空飛行營地,註冊為會員,俱樂部的開辦需要經過工商登記註冊;飛行前向空管部門申請臨時空域,如果要進行自由飛空中游覽,則還需要《執行合格證》。

然而以旅遊觀光為代表的載人熱氣球活動,其執行規範卻仍是一個空白。

“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民航局頒發的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執照。受訪人供圖

地勤被熱氣球剩餘升力帶起

類似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劉翔表示,湖南株洲熱氣球事故與此次雲南騰衝熱氣球事故的原因大致相同,都是熱氣球剩餘升力將地勤帶上天空。

以往熱氣球飛行員飛廣告、慶典等一般商業化活動,熱氣球中只會搭乘一兩個人,所以熱氣球不需要那麼大的升力。同樣在熱氣球降落的時候,也不會產生很多的剩餘升力。但是一旦形成載客,就會出現多人同時下熱氣球的情況。

載人熱氣球上下都是上一波客人下去一個、下一波客人再上去一個,如此接替反覆,使熱氣球的剩餘升力不大於一個人。那麼,在最後一波客人下熱氣球的時候,誰來“壓”住熱氣球呢?

“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熱氣球專案地勤人員。圖據視覺中國

據劉翔介紹,株洲與騰衝這兩次事故中的熱氣球,都採用以地勤人員的體重壓住剩餘升力的方式。打個比方,如果最後一波客人有5個人,每個人體重70公斤,那麼就產生了350公斤的剩餘升力,這個時候就需要幾個地勤人員用體重去平衡這個剩餘升力。

“平時幾個地勤人員可以壓住這個熱氣球,但是一旦中間出現人為失誤,比如有人絆了一下,或者突然起風,就可能有人鬆手。這時候沒有鬆手的那個人,自己壓不住那麼大的剩餘升力,就會被帶到空中。”

劉翔認為,如果有規範的執行標準,類似的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劉翔已在柬埔寨做了八、九年的熱氣球商業運營,其公司運營的最大熱氣球可以同時承載16個人,但是並沒有出現過一次地勤人員被熱氣球帶上天的意外事故。

劉翔介紹道,因為在最後一波客人下熱氣球之前,工作人員需要先拉排氣閥,降低剩餘升力至安全水平——即使沒有地勤去壓,熱氣球也升起不來。這樣客人一個一個下熱氣球,並不會出現任何安全問題。

有的飛行員並無資質

有的地勤培訓1小時就上崗

據中國小康網報道,在騰衝熱氣球事件中,根據現場目擊者介紹,事故似乎是由於系熱氣球的繩子斷裂、氣球自己飄走所致。那麼,該起事故是否與繫繩質量有關?

“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騰衝熱氣球事故。圖據網路

紅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火山景區及此次熱氣球事故中的專案經營方“雲南飛火山通航空俱樂部”,相關負責人均未接聽電話。

公開資料顯示,經營雲南飛火山通航空俱樂部的公司是雲南飛火山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於2010年7月26日成立,經營範圍包括空中游覽、航空表演飛行、個人娛樂飛行等。

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雲南飛火山通航空俱樂部”是國內最規範的熱氣球俱樂部之一,按規定辦了《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也取得了《執行合格證》,可進行繫留飛也可進行自由飛。俱樂部僱傭的飛行員有飛行執照,並且景區和俱樂部都具備幾年的熱氣球經營經驗。

“飛行員應該在登上熱氣球之前就檢查好繩子(繫繩,下同),如果熱氣球的資質健全,繩子斷裂的機率也會大大降低。”劉翔介紹道。但他同時認為,騰衝事故中熱氣球本身及繫繩的質量如何並不是最主要的問題,“繩子可以承受幾噸的拉力,但是如果幾個地勤一起向下跳,氣球上升產生的力瞬間將繩子繃緊,再好的繩子都有可能崩斷。”

而湖南株洲相關事件中,熱氣球繫繩未出現意外斷裂,地勤人員仍然被帶至高空後墜落。據劉翔瞭解,事發當天的飛行員沒有飛行執照,“如果有資質,按流程要求,飛行員是有可能抓住被帶離升空的地勤人員的。”

“我們業內有過繫留飛的繩子斷裂變為自由飛的情況,但是如果有專業飛行員在熱氣球的吊籃裡駕駛,基本都會安全著落。”劉翔強調。

事實上,除了飛行員資質外,地勤人員的培訓同樣重要。

“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繫留熱氣球。受訪人供圖

據劉翔瞭解,騰衝的俱樂部每天都要對地勤人員進行總結教育。事件發生後,他曾與該俱樂部的負責人透過電話。該負責人告訴他,在出事早晨提醒過地勤,一旦熱氣球飛了一定要放手,結果悲劇還是發生了。“業內人士聽說這個事情都覺得不可思議。”

據劉翔所知,今年因為騰衝火山景區熱氣球業務量增長,該俱樂部又新僱傭了一些地勤人員,“墜亡的地勤是今年新僱傭的”。

此前湖南株洲熱氣球事件發生後,涉事俱樂部負責人曾對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在兼職大學生上崗之前,俱樂部已對他們進行過1個小時的培訓。“我們對他們進行培訓時就教授了這個過程(的應對處理),但他沒有按培訓的方法辦,就是說當時大家都沒有壓籃子、都鬆手了,但他好像沒注意,還抓住這個籃子,然後跟著熱氣球升上去了。”

據劉翔介紹,十多年前編寫的熱氣球培訓飛行員教材就已經寫明瞭安全程式,包括繫留熱氣球操作規範。根據教材所示,如果地勤人員被帶上空中,應該立即鬆手;如果地勤爬進了熱氣球的吊籃裡,也不會出現高空墜落的情況。

劉翔指出,問題在於,只有真正透過正規程式學習飛行駕駛的人才會接觸到這些教材。在熱氣球載客市場迅速擴張的過程中,那些僅僅接受幾個小時培訓就上崗的地勤人員很難理解、消化這些知識。

《熱氣球載客安全執行指南》正在編寫

載人熱氣球飛行有望正規化

一位資深熱氣球飛行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由持有飛行駕照的駕駛員帶人一起飛熱氣球往往會“很貴”,“飛一次成本可能要上萬元”。但是現在景區因為有完整的運營系統,每個乘客的收費並不高——因為並不是專為某個人服務。這類似於一輛大巴車滿載乘客和搭載一名乘客的區別。

據劉翔介紹,騰衝的熱氣球專案在全國已經做得很成熟。遊客量很大,每天都有固定飛行。即便按最便宜的價格來算——比如每位遊客只需花200多元就可以乘坐熱氣球——全年下來,單是熱氣球專案就能營收幾百萬元。

“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自由飛熱氣球。受訪人供圖

“當你一直都飛得很順、飛行成為了自然而然的時候,有時候一些細節會忽略,一旦忽略就可能釀成大禍。”據劉翔介紹,他在柬埔寨經營的公司,每年乘坐自由飛熱氣球的客人能有幾千人,而3月下旬往往是“小問題頻發”時段,因為這時候是他們公司管理的疲憊期。

“每年12月開始大批遊客到達,次年3月中旬後客人逐漸減少,這時候大家就可能在心理上懈怠了。有時候,降落的位置會有些急躁,有時候容易走神放鬆。”

劉翔和前述飛行員都認為,熱氣球本身並不危險,大部分事故都是人為操作、管理不當造成的。現在整個行業都處於上升過渡期,今年國內的熱氣球觀光旅遊發展迅速,然而相關行業規範卻沒有及時跟上。

一位在騰衝熱氣球事故發生當天身處火山景區的旅行博主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看到該景區的熱氣球后,她“沒敢上去坐”:“我在非洲坐過熱氣球,那裡的管理方式和安全措施相對更成熟。有30分鐘到1小時來告訴乘客飛行路線、安全須知,登記報名熱氣球時要問體重,以便合理分配人員。”

“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熱氣球地勤工作人員。圖據東方IC

“不出事則已,一出事則會導致行業的震動”。用上述飛行員的話來說,“出一次事故,整個國內熱氣球行業倒退幾年,因為人們害怕了,不相信熱氣球了。”

在今年10月的兩起熱氣球事故發生後,受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委託,劉翔正在編寫《熱氣球載客安全執行指南》以供參考——此前熱氣球載客,尤其是繫留熱氣球載客數量並不多,但是從今年開始,很多俱樂部從事繫留載客,就有了編寫相關指南的必要。

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指南會對繫留熱氣球和自由飛熱氣球載客分別做指導,並要求熱氣球經營者一定要提前做熱氣球乘客教育。“我們需要提前二、三十分鐘就告訴乘客們,一會兒他們會經歷什麼。比如落地的時候要先上後下,要聽飛行員指揮,防止剩餘升力將熱氣球帶離地面。”

同時,指南中也會要求無論是繫留飛還是自由飛的載人熱氣球,飛行員都應具備飛行執照,熱氣球也應具有《國籍登記證》和《標準適航證》。劉翔認為,載人熱氣球的要求甚至應當比運動、比賽的要求還嚴格。

紅星新聞記者 藍婧 實習記者 郭懿萌

編輯 李彬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