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少年的你》下映 校園何時才能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菜單

《少年的你》下映 校園何時才能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少年的你》下映 校園何時才能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少年的你》自上映以來就取得了多方關注,不僅各路大V紛紛站臺,稱讚這是一部好電影,並且在票房上也節節攀升,最終以15。45億的成績收官,位列2019中國電影票房榜第9名。除了口碑、票房雙豐收之外,這部影片也將一個社會話題“校園霸凌”拉進了大眾視野,引發人們討論。

不少“校園霸凌”事件時有發生,最常見的往往是身體上的傷害。一份關於校園霸凌的公眾認知調查資料報告顯示:3萬6千多名受訪者中,超過一半的人親身經歷過校園霸凌,其中有1/4的人欺負過別人,而其中的絕大部分霸凌者也都被別人欺負過。

《少年的你》下映 校園何時才能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兩女生校內遭扇耳光)

《少年的你》下映 校園何時才能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7歲女孩兒眼睛被塞幾十張紙片)

《少年的你》下映 校園何時才能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女生被同桌用筆扎得滿腿是傷)

在家長們的焦慮排行榜裡,“校園安全”是近年來新的焦慮爆發點。一方面孩子發生危險的時候家長往往不在身邊,不能及時發現;另一方面採用什麼樣的解決方案才能夠讓自己的孩子獲得長期安全,不再被欺負。這些困擾著萬千家庭,也成為無法被忽視的社會問題。

校園霸凌對孩子的影響常常伴隨時間較長,對學習成績、生活質量乃至個人發展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產生抑鬱以及自傷行為,而這些影響不僅僅限於受害者,施暴者同樣也受其所累。澳大利亞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既是受害者又是施暴者的青少年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最大,這其中包括自傷行為和自殺念頭。

那麼,作為與孩子保有最親密關係的家長該怎麼去保護孩子?又該如何規避孩子的暴力行為呢?

01

01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校園霸凌”一般包括“拳打腳踢扇耳光”、“恐嚇威脅”、“下跪扒衣“等侮辱行為。然而霸凌在學術上的定義更為廣泛,例如關係霸凌、言語霸凌、網路霸凌、反擊型霸凌也涵蓋在內,大眾往往並不容易透過這些標準直接識別出霸凌行為,所以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言論,“小朋友鬧著玩兒,別在意”、“他們同學之間開玩笑,不打緊”……

孩子看待世界的比例和成人並不相同,“一顆糖”、“一個玩具”對於孩子來說並不亞於房子、股票對於成年人的價值,所以對於孩子遇到的問題用成年人的眼光來“大事化小”並不恰當。不管是孩子受了欺負還是欺負了別人,不管嚴重程度如何,都需要引起重視,瞭解來龍去脈。

《少年的你》下映 校園何時才能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分辨並識別攻擊行為

分辨並識別攻擊行為

不管是施暴者還是受害者,一旦發生“校園霸凌”情況,家長要儘可能地調節自己的情緒,以免使事態惡化。切忌使用羞辱性字眼,比如“你怎麼這麼慫,為什麼不打回去!”“你打人家了,小兔崽子長本事了!”同時更要警惕在情緒支配下做出過激行為,對孩子大打出手。這不僅不利於解決問題,還會給孩子錯位的示範。如果家長都做不到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孩子很難不被原生家庭影響。

《少年的你》下映 校園何時才能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分辨並識別攻擊行為

分辨並識別攻擊行為

在心理學界對於“校園霸凌”有一個普遍共識,那就是施暴者往往比較缺乏同理心,所以同理心的建立對於減少校園暴力事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參加社會活動,在具有共同目標的團隊中與同伴共同協作、互幫互助,即使遇到問題、困難、意見不一,也可以透過協商來解決,讓孩子透過活動感知到合作以及幫助他人的快樂與能量。

《少年的你》下映 校園何時才能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02

02

不少小朋友喜歡看電視、玩兒遊戲,在內容選擇上家長要承擔起篩選的責任。心理學實驗已經證明觀看暴力場面與實施暴力行為存在一定相關性。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曾強調透過觀察和模仿,孩子就能學會攻擊行為。

家長需要對孩子接觸到的資訊進行把控,雖然養育孩子需要給予自由的環境,但合理的約束就像一把保護傘,幫助孩子在探知世界的悠悠未來裡,明白有些邊界是可以去求索的,而有些邊界是需要捍衛的。

《少年的你》下映 校園何時才能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在應對“校園霸凌”這個千古難題上,不少研究者、政府部門都在不斷探索解決方案,在攻克這個難題的過程中,家庭、學校、社會都需要付出努力,才有可能讓“校園”真正成為孩子們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