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輸液能不能“通血管”?輸液的3大原則、8項關注,需要記住

菜單

輸液能不能“通血管”?輸液的3大原則、8項關注,需要記住

輸液是透過靜脈滴注方式,向體內輸入大量醫用液體的統稱,民間有很多別稱,如打吊瓶、吊針、掛水、點滴等等。

輸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50

年前,在對付霍亂傳染時發明,裝置非常簡陋,但開創了先河。經過科學家的改良,各方面輸液技術有了很大改進,挽救了大量生命。

輸液、口服藥物、打針三種方式,都是讓藥物進入體內,吸收之後治病,從起效快慢來看,輸液最快,藥物損耗相對少,打針次之,口服最慢,一般要半小時後才有效果。雖然輸液起效快,但並不是人人適合,什麼病都能用,國家就明確

53

種不用輸液的疾病情形。

輸液能不能“通血管”?輸液的3大原則、8項關注,需要記住

人體血管時間一長,會有一些

“垃圾”,以慢病造成的居多,比如血栓。既然輸液直接是靜脈滴注,那麼這些慢病垃圾,能不能透過輸液來沖洗,達到“通血管”的目的?很多小診所流行這樣的說法,有的中老年人一段時間就輸一次液“通血管”,這樣做行不行?

輸液通血管,用什麼來通?大部分是生理鹽水、葡萄糖,有的可能加有激素、抗生素,使用後確實有

“一身輕”、“全身松”的感覺。

輸液後能不能通血管?答案是:不能!而且伴隨年齡增長,可能還會有危險。

醫學上有透過輸液來

“溶栓”的說法,但這是個別案例,且只會在幾小時內有效,所以定期輸液通血管,不靠譜,而且有可能引起併發症。

輸液能不能“通血管”?輸液的3大原則、8項關注,需要記住

血管中的血栓形成後,很難清除,目前只能透過手術、支架等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疏通,長久來看,必須靠預防,靠自我管理,即控血壓、血糖、血脂,減肥、禁酒、戒菸,遵醫囑服用一些心血管藥物等。

既然透過輸液來

“通血管”不可信、不可行,那麼,輸液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和醫院都很重視這個問題,具體有“三大原則、八項關注”:

三大原則

1

、健康教育一定要先行,輸液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輸液雖然見效快,但一些潛在問題要引起重視。

輸液能不能“通血管”?輸液的3大原則、8項關注,需要記住

2

、可以自愈的不用藥,可以吃藥的不打針,可以打針的不輸液。輸液是最後的手段,不是最先的選擇。

3

、確實要輸液了,不可自行調整輸液速度快慢,要由醫療人員完成。某些藥物輸液,速度過快易加重心臟負擔,心肺復甦受損等,有的則要適當加快輸液速度,如降顱壓的藥物。兒童、老人的輸液速度要慢一些。

八項關注

1

、可能存在心血管的損害,心臟其實如同工廠的水泵,如果靜脈輸液使血管內總液量增加,水泵就要額外用力了,超負荷運轉,有的人輸液覺得心累、心發沉,就是這個意思。

輸液能不能“通血管”?輸液的3大原則、8項關注,需要記住

2

、大病小病都輸液,會降低人體免疫力,本來人體免疫細胞正準備動手收拾病菌,但卻讓輸液搶了先,時間一長,免疫就會遲鈍、偷懶,這不是好事。

3

、輸液的物件因人而異,有可能會產生異常反應,如血壓下降、噁心、發熱、顫抖、過敏等問題。

4

、長期經常輸液,血管會變脆,柔韌度變差,中老年人的血管因為輸液變差,易出現心腦血管問題。

5

、輸液會產生一定的肝腎毒副作用,肝腎功能不好的患者要提高警惕。

輸液能不能“通血管”?輸液的3大原則、8項關注,需要記住

6

、人體內部有各種有益、有害的菌群,相互達到一個平衡狀態,輸液的藥物是不分你我的,在收拾有害菌的同時,同步把有益菌也幹掉了,造成菌群失調。

7

、經常輸液解決病情,可能會讓病菌發生耐藥,不小心再出現類似問題,會發現打針、吃藥已經不管用了。

8

、如果輸液出現不良反應,可能救治起來更復雜、難辦一些,費用反而更多了。

總的來說,輸液看起來操作簡單,但很多細節要關注,能不輸液還是選擇不輸液。如果是很急、必須輸液的病症,像心臟驟停、突然暈厥、切除重要消化器官不能進食等,那就不要考慮負面影響了,救命要緊。關鍵是把握好什麼時候該輸液,什麼時候不要輸液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