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中國科學家向世界講述超凡未來——評紀錄片《超凡未來:你不瞭解的中國科學故事》

菜單

中國科學家向世界講述超凡未來——評紀錄片《超凡未來:你不瞭解的中國科學故事》

本文轉自:科普中國

《科普創作評論》2021年第4期策劃了“文藝作品中的科學家研究專題”,專題稿件近期將陸續由本公眾號推出。

近年來,我國科技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於是,鏡頭也越來越多地聚焦在展示這些成就及創造這些成就的科學家們身上,例如介紹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北斗》、講述探月工程的《飛向月球》等專題紀錄片,以科學家為核心拍攝的《科學的力量》《我是科學人》等系列紀錄片,都從不同的角度記錄了我國科學征途的星辰大海。而由中國外文局“解讀中國”工作室出品的最新系列紀錄片《超凡未來:你不瞭解的中國科學故事》(以下簡稱《超凡未來》),以不同於以往的切入視角和敘事結構,向我們全景式展現了近期中國科技發展的主要成就和十幾位中國科學家的“真”容及他們與科學共舞的動人故事。

一、從上天入海到國計民生,中國科學家探索無界

《超凡未來》系列紀錄片雖然只有五集,每集時長僅有二十多分鐘,卻涵蓋了中國在航空航天、深空與深海探索、人工智慧、生物醫學和食物能源等前沿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該片邀請了15位在宇宙學、射電天文學、高能物理、量子計算、醫藥、機器人等領域的領軍人物出鏡,將他們領先世界的研究成果和突出貢獻展現在世人面前。對應不同領域,每集設定一個主題,由3位科學家分別講述他們的科學故事。從北斗導航到嫦娥探月,《宇宙無垠》中我們跟隨北斗總設計師林寶軍、空間物理學家王赤院士、“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領略中國航天的力量;《探索無界》中我們透過鏡頭參觀王貽芳院士的地下江門中微子實驗觀測站,隨崔維成副總設計師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沉馬裡亞納海溝,聽FAST首席科學家李菂講“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建設;《技術飛躍》則展現了先進的中國製造,包括潘建偉院士研究的量子資訊科技,科大訊飛公司推出的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醫療衛生及教育領域的人工智慧產品,新松公司生產的供應全球的工業機器人;《抗疾治病》由蒲慕明、侯凡凡兩位院士及裴端卿研究員分別針對百姓關注的阿爾茨海默病、腎病和器官再造等生物醫學技術進展進行闡釋;最後《以食為天》講述了研究員高彩霞基因編輯改良農作物種類、京東科技工程師李佳隆智慧養豬及高階工程師龔化勤將“菜地”搬進實驗室的故事。從上天入海到國計民生,《超凡未來》主題清晰明瞭,覆蓋面廣,每個主題下又選取出最能代表中國走在世界前列的研究方向,以點帶面,將中國科學家們的探索與開拓推向世界。

二、國際化敘事風格,跨境展現中國科學家風采

與國內拍攝的科學紀錄片相較,《超凡未來》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一部在國際化語境下創作的紀錄片,由中外團隊聯合制作,導演是經驗豐富的英國知名科學讀物作家和紀錄片導演克里斯托弗·萊利(Christopher Riley),攝影師也來自英國。整部紀錄片具有較為鮮明的國際化敘事風格。

首先,從敘事結構來看,短小精悍。《超凡未來》與國內一些科學紀錄片的長敘事結構不同,採用了全新的敘事手法,用較為短小的篇幅勾勒出一幅中國科學的大畫卷。在紀錄片的每一集中,三位科學家的人均時長只有七八分鐘,但這種結構卻並未讓觀眾產生侷促感,反而因為每位科學家簡明扼要的自我介紹、快速清晰地進入主題而迅速吸引觀眾注意力。每位科學家敘述的內容雖然各不相同,但基本上以小見大,無論在知識的講解上還是在鮮為人知的故事背後,都是去除冗餘、精確提煉後的精華內容,讓觀眾不想錯過科學家們的每一句話。同時,以“簡短”的方式進行呈現也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國內外社交媒體及新媒體平臺的特點,有利於傳播。

其次,從敘事角度來看,以人物自述為主,自述的內容以科學家們取得的最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作為切入點,然後拓展到他們成功背後的故事和情感,最終落腳點回歸到人本身。這樣的敘事角度不僅避免了科學紀錄片的枯燥和單一,也易於引起觀眾的共鳴。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不分國界的。

最後,從敘事方式來看,該片在鏡頭運用、語言運用、實效結合方面都具有國際化的特色。該片裡每一位科學家敘述時的鏡頭都是正面近景拍攝,間或加以特寫鏡頭。這樣直接將科學家推到觀眾面前,利於細緻表現科學家的神態和情緒,增強與觀眾的對話交流感。在語言方面,大多數科學家全程使用英語受訪,提升了本片的國際感。同時,雙語字幕也為國內外觀眾觀看提供了方便。而由於科學紀錄片自身的屬性,需要講解很多深奧的知識,為了觀眾更好地理解這些知識,就要輔以動畫特效將知識點立體實時地展現。該片中,動畫特效精緻,很多與實拍相結合,二者相輔相成,為觀眾打造出一個神奇的科學世界景觀,頗有點電影大片的即視感。

中外合拍的模式不僅使本紀錄片能夠同時滿足國內外觀眾的觀影需求,也更易於與國際市場接軌,從而讓世界更多地瞭解中國科技發展的真實狀況和中國科學家的本色。目前,《超凡未來》已先後在美國探索頻道、北美電視網、阿聯酋電信網、斯洛維尼亞Pro Plus衛視、優酷等國內外媒體播出,獲得熱烈反響。

三、群“星”閃耀,科學家精神熠熠生輝

以人物為核心的科學紀錄片,成功的關鍵是不僅能夠講好科學,還要反映出人物情感和表現出人物精神。

作為一部時長短且集數少的科學紀錄片,《超凡未來》能為觀眾塑造一組科學家群像,事實上是較為少見且十分不易的。但在這部紀錄片中,卻是塑“像”成功,群“星”閃耀。片中每一位科學家的形象都是有血有肉、立體而生動的。除了科學成就,科學家們在探索之路上經歷過的淚與汗、失敗與堅守、喜悅與激盪都讓觀眾為之動容。他們所展現出的堅定信念、勇於探索創新、不懼挑戰、無畏生死的精神更是熠熠生輝。

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每一位科學家在探索前沿的道路上都遇到過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是他們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堅持不懈、迎難而上。像歐陽自遠先生經歷了35年從無到有的漫長努力,一直堅信有一天我們自己也可以成功,所以得不到月球樣本就研究隕石,沒有條件就自己創造條件建立實驗室,終於實現了“嫦娥飛天”夢;王貽芳教授在建造地下江門中微子實驗觀測站(JUNO)時遇到岩層溫度超過30oC、地下溼度超過100%的極端環境,卻仍然堅守科研陣地,連續工作12小時,要知道曾在地下室拍攝過的導演完成工作後是需要吸氧的,足見環境的艱苦程度和對人的考驗;王赤先生參加的“smile”計劃是具有很大挑戰的專案,他在鏡頭前卻說:“我喜歡挑戰。”自信、堅定且擲地有聲。

科學家的探索創新精神對推動科技乃至全人類的發展與進步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蒲慕明院士具有突破性地嘗試克隆猴以期找到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有效方法,李菂等中國科學家們用22年時間建造出的中國天眼(FAST)對來自宇宙的無線電波進行探索,還是潘建偉院士實現的量子飛躍,高彩霞利用基因編輯改良作物種類從而養活地球上80億人口,等等,每一位科學家都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不斷探索與創新的精神。而這些探索與創新所取得的成果已經顯而易見地影響和改變著社會發展的現狀。

不僅如此,中國的科學家們對科學的追求有時甚至超越生死,崔維成就是其中一個代表。在執行“蛟龍號”下潛至馬裡亞納海溝7000米任務的時候,他們的潛水器曾經陷入泥裡被卡住,遭遇危險。脫險後雖然任務被終止,但他表示依然會繼續他的旅程,“我已經到過7000米深處,我想做潛到11000米深處的少數幾人之一。”而為了探索那個未知的世界,他已做好心理準備:“我自己很早就對這個生死的概念,已經是想得很清楚了。在我的心裡面,從來沒有任何地方有害怕恐懼的心理。”

窺一斑而知全貌,《超凡未來》中雖然只有十幾位科學家登場,卻把中國科學家的實力和精神充分地展現在全世介面前。他們探索未知的勇氣和敢於創新的膽量以及不畏生死的人格魅力,已然成為一個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的視窗。

四、科學中的浪漫,科學家的人文情懷

有人說科學精神是取得科學成就的力量源泉,人文情懷則是使研究工作賦予人類價值的方向指南。在《超凡未來》中,我們的科學家們讓觀眾看到的就不僅僅是他們的科學精神,還有根植於內心的人文情懷。

限於整體篇幅,為了更充分地塑造人物,此紀錄片削減了大量畫外音,以科學家們自述為主。他們的講述時間雖短,但動人自述中展露的人文情懷給片子本身增色不少。當人心是溫暖的,機器便也不再冰冷。歐陽自遠院士在描述“嫦娥四號”落地月球背面時說:“到了100米的高空時,我們請它自己選一個地方落下去,月球背面沒有那麼多海洋、平緩的地方,都是高山峻嶺,我們懸在那兒,照相,立即判斷不行,你再挪一個地方,它又再挪、再挪,最後它自己選了一張落下去。”從這個蘊含了情感的生動敘述中,我們看到的“嫦娥四號”彷彿是帶著中國人期望去探訪月球的鮮活生命,它的行動牽動了每一個觀眾的心。

中國傳統文化對科學家們也有深刻的影響,仁義思想就已紮根在林寶軍總設計師心底。他在片中回憶:“北斗衛星收官的一發星的時候,我寫了首詩,裡面有一句話:官子破曉湛瀘劍。為什麼用湛瀘劍這個詞呢?中國的十大名劍裡,它無堅不摧,但是屬於仁者之劍,不是為了稱霸世界。我就用這個比喻北斗。”幾句話間一箇中國科學家的浪漫情懷和仁者胸懷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片中每一位科學家在追求科學發展創新道路上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都是關注全社會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解決人類面對的困難和困境。可以說,他們都是心懷天下的。與困擾人類的疾病進行鬥爭,積極找尋改善民生的方法,在技術進步中更關注人與機器的關係,在對未知的探索中帶給人類更好的未來……誠如建造了全世界最大的中微子探測器、完成了前無古人的人類工程的王貽芳院士所言:“毫無疑問,我們應該在這種純粹的科學領域去求知,這樣做也許能讓世界更美好。”希望世界更美好可以說是所有科學家們的共同心聲。

在《超凡未來》中,中國的科學家們親自向世界宣告:我們的科學是有溫度和浪漫的,我們的科學家是具有豐富的人文情懷的。

五、生動解讀,讓“高深”科學走進凡間

對於一部科學紀錄片來說,是否講好科學當然也是衡量其質量的十分重要的標準。在《超凡未來》中,科學家們在講解各自領域的知識時,語言生動有趣、通俗易懂,讓“高深”的科學走進凡間,是中國頂尖科學家們直面鏡頭做科普的典範。科學家們非常善於運用比喻、類比、擬人等手法,將一些尖端的知識通俗化地傳遞給觀眾。

例如李菂在解釋中國天眼這口巨大的“鍋”究竟有多大時舉了一個例子:“假設有一口和FAST一樣大小的‘鍋’,把它都裝上米飯,那麼全世界每個人大概可以分兩碗;如果要灌上酒呢,大概是兩個人分享一瓶酒。”用米飯和酒這兩樣人們最熟悉事物的量來比擬鍋的大小,觀眾可以在第一時間就有了一個非常直觀、具體的想象。

在發射“嫦娥一號”時,歐陽自遠講道:“有些意見說我直奔月球,又怕我們的火箭能力不夠,最後決定繞著地球飛三圈,就好像一個鏈球運動員,他把那個鏈球使勁轉,轉得非常快,最後一鬆手,高速地飛去過。”這個比喻淺顯又形象,再配合上老先生手上做出的拋擲動作,觀眾可以輕鬆地理解發射時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在片中,科學家們在不丟失專業性的前提下,用通俗的語言弱化了科技片帶給觀眾的距離感,不僅彰顯出科學本身和科學家的超凡魅力,也展現了科普的一種“正確的開啟方式”。

六、結語

《超凡未來》無疑是一部優秀的科學紀錄片,在故事架構、敘事方式、人物塑造、鏡頭運用、特效製作等方面,都表現出上乘的水準。與《我是科學人》等片相比,更利於國際傳播。可以說這是一部讓科學家走近大眾、讓尖端成果通俗化輸出、讓科學精神生動呈現,也讓世界為中國科學家驕傲的紀錄片。當然,由於篇幅結構等限制,《超凡未來》中能夠展現的內容還很有限,因此觀看本片後總會讓人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另外,在一些比較深奧難懂的知識點上,還可以進一步使用豐富的技術手段將其更為準確、直觀、立體地呈現給觀眾,這樣可以得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借用《超凡未來》開篇詞中的話作為本文的結尾,恰好能反映我看完此片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從改良農作物生產,以養活將近80億的世界人口,到攻克老年疾病,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中國正引領著科學前進的方向。從深海到外太空,中國行進在人類探索未知的前沿陣地,他們的工作成就,不僅塑造著中國的未來,更塑造著全人類的未來。中國科學家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歡迎來到東方科學家的新時代。”①

通訊作者:武丹,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大眾傳媒科技傳播、科普影視動漫。

註釋

①所示文字均為影片字幕原文,部分存在錯別字、標點誤用等問題,筆者並未修改。

(排版:張馨木 編輯:齊鈺 審定:鄒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