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這位右半結腸癌並肝轉移癌的老人,術後為何會出現腹腔膿腫感染?

菜單

這位右半結腸癌並肝轉移癌的老人,術後為何會出現腹腔膿腫感染?

這位右半結腸癌並肝轉移癌的老人,術後腹腔感染是這樣形成的。

阿姨是位69歲的老人,多年前患上了糖尿病,不幸的她,一年前又確診為升結腸癌並多發肝轉移癌。經過一年左右的化療與靶向治療轉化後,患者有幸獲得了手術切除腸癌與治療肝轉移瘤的機會。於是去年12月初,在某醫科大學一附屬醫院做了右半結腸腸癌根治+肝轉移癌部分切除+部分轉移癌射頻消融術治療。術後十多天後,患者出現了腹腔膿腫感染這一併發症,總結起來,導致她腹腔感染髮生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1、腸與肝是消化器官之一。因此,腸與肝的手術,是汙染手術,手術中切斷腸管與切除肝臟病灶時,會讓消化道內的細菌,透過手術操作而汙染腹腔,導致腹腔感染髮生。

這位右半結腸癌並肝轉移癌的老人,術後為何會出現腹腔膿腫感染?

結腸

2、同時做右半結腸癌根治術,加肝轉移瘤切除+射頻消融治療,屬於創傷大的重大手術。耗時長,會讓腸管與肝臟長時間暴露在乾燥的空氣中,減弱了腸道對細菌的屏障保護作用,導致部分腸道細菌可以從腸道移位進入腹腔創面,成為腹腔感染的細菌來源之一。

3、阿姨本身有糖尿病,加上又患有腫瘤這一消耗性疾病,進一步破壞了患者的免疫力,讓她身體抗感染能力進一步下降。因此,會導致患者自身清除細菌與抵抗細菌感染能力不足,一旦細菌透過腸道移行至腸道外的數量,超過人體自身免疫力時,則有可能導致所在部位的感染髮生。

4、手術後,巨大的手術創面,創面有少許滲血與大量組織液滲出是常有的事,而它們又是細菌最好的培養液。

5、水往低處流是永遠不變的道理。腹部創面的液體,是會在體位低處積聚的。而肝腸手術病人,臥位時肝下間隙與結腸的手術創面處往往處於最低位。一旦引流不到位,大量積聚液體的這些部位,就成了術後患者腹腔膿腫形成的部位。

術後腹腔膿腫的形成,對人體有危害,但由於它們是區域性感染,危害相對較小,多不致命,一般可治癒。並且它也是可以避免與預防的。

避免腹腔膿腫感染,我們可以這樣做:

這位右半結腸癌並肝轉移癌的老人,術後為何會出現腹腔膿腫感染?

腸道細菌

1、一是減少條件致病菌離開腸道進入腹腔的機會。

方法是:術前半小時或麻醉切皮前,採用對腸道致病菌敏感的二、三代抗生素靜脈滴注治療,手術超過3小時,術中可給予第二劑抗生素,一般預防用抗生素不超過24小時,個別人可延長至48小時。這樣就大大減少了細菌進入

手術

創面的機會,自然術後創面感染機會就少多了。因此,大家會發現現在一般的消化道手術,一般術後抗生素使用時間不會超過2天。

2、二是增加患者抗感染的能力。

對有經驗的外科醫生,針對老人或免疫力較低的患者,一是會術後馬上採取加用免疫球蛋白的做法,增加患者的抗感染能力。

3、三是減少液體在腹部的積聚。散兵遊勇是成不了事的。

方法一:醫生會在容易積聚液體的部位放置引流管,讓液體引流出來。但液體不是你想它出來就出來,這種治療方法相對比較被動。

這位右半結腸癌並肝轉移癌的老人,術後為何會出現腹腔膿腫感染?

半坐臥位

方法二:比較高明,也簡單,但病人比較難做到。手術後患者麻醉清醒回病房後,應儘早採用半坐臥位,術後第一天爭取下床活動,第二、三天下床緩慢行走。這樣一來透過水往低處流的道理,在液體由上往下經過腹腔流向盆腔過程中,腹膜強大的吸收能力,會將腹部創面的這些滲液吸收乾淨,從而避免感染髮生。

但難於做到的原因在於:患者腹部手術傷口,早期活動疼痛劇烈,一般病人是不願起床的。而家屬不知道患者病情輕重,害怕過早起床,對患者造成危害而難以配合。因此,有經驗的外科主任是這樣做的:由對大手術病情最瞭解的主刀醫生來安排落實:讓有經驗的護士長或老護士來完成,甚至是自己親自來做一切。比如幫助病人調整床位高度,讓病人半坐臥位相對舒適又引流比較好,術後第一天親自扶病人起床,在走廊上活動等等。透過自己親自的觀察,真正瞭解病人的身體耐受情況,逐步加大或調整病人的活動量,以減少病人腹部感染併發症的發生。

總之,對於老年患者來說,右半結腸癌並肝轉移癌大手術後,腹腔感染是有可能發生的術後併發症風險之一。但如果我們能夠預防到位,則基本上是可以避免腹腔膿腫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