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太極第一講太極拳的起源與發展

菜單

太極第一講太極拳的起源與發展

太極第一講太極拳的起源與發展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

無極是一種空洞混濁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陰陽具可包溶,由無極而至有極的過程是陰陽分開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動靜開合,也就是太極。太極圖中陰中有陽,陽內含陰,陰陽互換,生生不息,太極拳就是借鑑於此,取法於陰陽動靜之理,盈虛消長之機,附以武術技巧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它與憑藉外力制敵的外家拳種不同,是一種養練結合的內家拳!

關於太極拳的起源和創始人,一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致有唐朝許宣平創拳說;宋朝張三丰創拳說;明朝張三丰創拳說;王宗嶽創拳說等眾多說法,其中以武史家唐豪先生考證的陳王庭創拳說流傳最廣,現對各主要說法略作介紹。

關於唐朝許宣平的太極功三十七勢的記載,見於宋遠橋所著的《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及支派考》:許宣平,唐代江南徽州府人,隱城陽山,結簷南陽,辟穀,身長七尺六,鬢長至臍,髮長至足,行及奔馬,每負薪賣於市口,獨吟曰:“負薪朝出賣,濁酒日夕歸,借問家何處,穿雲入翠微。”李白訪之不遇,題詩望仙橋而回。其所傳太極功,是受業於歡子,名三世七,因共三十七式而名之,又名長拳。長拳者,因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無間斷也,總名三十七勢.以之鍛鍊腰腿,舒展血脈,其鍛鍊之法為單式練習,一手練成再練一手,而所練之手,亦不固定次序,惟在練者自擇,自三十七勢逐一用成,則自然貫中,能呵成一氣,故又名長拳也!

張三丰創拳說:持此觀點的近來頗多,張三丰的歷史也是傳說不一,據清代黃黎州所撰《王徵南墓誌銘》載: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故別於少林為內家,蓋起於張三丰。

據《明史》記載:張三丰,名全一,一名君實,字元元,三豐為其道號,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生有異質,龜形鶴骨,大耳圓目,身高七尺,修鬢如戟,寒暑一笠一衲,不修邊幅,所啖升斗輒盡,或數月一食,書過目不忘。流處無恆,或雲一日千里。洪武初年,至蜀太和山,結庵玉虛宮,自行修煉。洪武二十七年,復入武當山,與鄉人論經典,娓娓不倦。一日在室讀經,有鵲在庭,其鳴如爭論,真人由窗視之,鵲在樹,注目下睹,地上有一長蛇,蟠結仰顧,少頃,鵲鳴自上而下,展翅相擊,長蛇採首微閃,躲過鵲翅,鵲自下覆上,俄時性燥,又飛下翅擊,蛇亦蜿蜒,輕身閃過,仍著盤形。如是多次,真人出,鵲飛蛇走。真人由此悟以柔克剛之理。因按太極變化而成太極拳,動靜消長,通於易理,故傳之久遠而功效愈著。

民國人唐豪,字範生,專門研究中國武術史,長達二三十年之久,考證周詳,曾於30年代親到陳家溝考查,經其分析研究,提出太極拳乃是明末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九世陳王廷所創。陳氏家譜在其九世祖王廷旁註:“又名奏廷,明末武氧生,在山東稱名手,掃蕩群匪千餘人,陳氏拳手刀槍創始之人也。天生豪傑,有戰大刀可考。

陳王廷依據明代將領戚繼光所傳《拳經》上的某些拳式,並以多年積累心得,結合導引術,以“纏絲動”這一精髓要求寓其中,寓陰陽動靜,方圓相生於渾然一體之中,而名之曰太極拳。此後,陳氏門中名手輩出,代有傳人。現在我國廣為流傳的陳.楊.吳.武.孫.五大流派的太極拳,溯源都出自河南溫縣陳家溝。

楊式太極拳是我國太極拳主要流派之一,其創始人為楊露禪。楊福魁字露禪(1799——1872),河北省永年縣人,就學於陳氏十四世陳長興(1771——1853)。返回永年縣以授拳為生,後北遊京城,設館授徒,由其族人武汝清之推薦任旗營武術教師,因武藝絕倫,被譽為“楊無敵”。楊露禪為適應當時環境需要逐步改易了原陳式太極拳中的如朝天蹬,七寸靠等高難動作。後又經其子楊班侯(1837——1892),

楊健侯(1839——1917

,孫楊澄甫(1883——1936),一再修訂,經楊氏三代人的努力,在陳長興所傳的基礎上逐漸演變為動作輕柔緩慢,速度均勻的楊式太極拳,其架勢舒展大方,綿綿不斷,有如行雲流水,深為廣大學者所愛好。

滿族人全佑,從楊班侯學拳,盡得所學,全佑傳其子吳鑑泉(1870——1942

,鑑泉拳架自始至終速度均勻,緊湊圓活而又舒展,逐漸形成了以柔化見長的吳式太極拳。

武禹襄(1812——1880),河北人,先學於楊露禪,又師從於陳氏十五世陳青萍,後創武式太極拳。其特點按起承開合節序編排運動要領,基本與其它太極拳各流派之立身中正,氣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肩墜肘等要求相同。在步法上要求虛實分清而寓“騰挪”之意。武禹襄傳其甥李亦

,李傳郝為真,郝深的武士之精髓,故亦有郝式太極拳之稱。

孫祿堂(1860——1930),河北完縣人,技擊名家,精形意拳,八卦掌,箸有《形意拳學》,《拳意述真》,後師從郝為真,集三家精要於一爐,而創孫式太極拳。其動作進退相隨,架高步活,進步必跟,退步必隨,一進一退,一開一合,節序分明,亦稱開合太極拳。

綜上所述是現在流傳的五大宗派太極拳,雖然它們風格各有異同,但拳理則一致,各有側重,異曲同工,都為太極拳發展而作出了重要貢獻。

太極第一講太極拳的起源與發展

太極第一講太極拳的起源與發展

太極第一講太極拳的起源與發展